<p>
步入4G時代,帶寬數十倍擴大,讓家電互聯從構想變為現實。在“互聯網思維”的感召下,家電智能化是大勢所趨。奧維咨詢預測,到2020年,中國智能家電上下游產業鏈的整體產值將達到10000億元。</p>
<p>
在互聯網對家電行業的快速滲透下,傳統企業紛紛加快向智能化轉型的步伐,爭奪智能家居市場蛋糕。目前,國內傳統家電企業中,已經有長虹、海爾、海信、TCL、美的五大家電綜合性集團,先后發布了擁抱互聯網的智能化戰略。</p>
<p>
智能化迅速蔓延至整個行業。海爾U+智能家電操作系統、美的和阿里合作的物聯網空調、小天鵝自動投放洗滌劑洗衣機、海信智能冰箱、老板智能油煙機、艾美特智能電風扇……似乎一夜之間,所有家電都“智能”起來。</p>
<p align="center">
<img align="" alt="" src="http://img.dav01.com/e/2014/3/27/davinfo_51671_1395888907149_172900047.pn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43px; " /></p>
<p>
然而,智能家電的核心應當是圍繞用戶的體驗,產品能真正為消費者所用,為用戶創造更便捷的生活方式,才是衡量家電是否只能得標準和門檻。但從目前市場推出的產品來看,達到這個標準的不多。以智能電視為例,目前智能電視的銷售占到所有電視銷售量的50%以上,但是由于產品操作人性化等方面的缺憾,真正使用智能電視的智能功能的用戶只占到購買比例的不到25%。</p>
<p>
智能電器落地后,更為關鍵的是如何構建清晰的商業模式以及提升用戶體驗實現真正落地?作為首個提出智能家電發展戰略的企業,也是第一個智能產品落地的企業,長虹無疑打開了智能家電領域的大門;與此同時,質疑聲不斷,產品的落地和市場化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距,長虹該如何實現智能家電的市場化,又該如何提升用戶的智能體驗?</p>
<p>
長虹堅持“以人為中心”的產品發展戰略,直擊用戶使用痛點。以美菱CHiQ冰箱為例,它的云圖像識別功能的應用能夠將冰箱內食物的情況實時發送到用戶的手機上,實現食物保鮮情況隨時了解,還有自動推薦菜譜,自控調節保鮮溫度、健康球、省錢寶等功能;同時,長虹CHiQ電視也進行了迭代升級公測,不僅成功發布了IOS系統測試版APP,還對“帶走看、分類看、多屏看、隨時看”等功能進行優化,升級了用戶智能體驗。</p>
<p>
從家庭互聯網發展的角度來看,長虹智能化戰略最大的創新在于,打造了“終端+平臺+內容+服務”的新商業模式。長虹通過整合多方優勢資源,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通過每個智能終端數據接口,構建大數據產業鏈條,從而實現經營終端向數據終端的轉型,帶動產業、產品變革,使智能電器真正市場化,真正為消費者所用。</p>
<p>
家電的智能化轉型能否轉化為實際購買力,是家電企業關注的首要問題。長虹相關負責人表示:長虹注重突出產品的差異化終端價值,改善了產品用戶體驗,為消費者創造越來越自在、越來越舒適、越來越簡單的家庭生活。而隨著CHiQ系列產品的發布,長虹股票一路走高,股價上漲,則充分證實了市場的認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