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當大部分電視機生產企業都放棄等離子(PDP)轉向液晶(LED)時,長虹在推進PDP生產線建設上卻越走越遠。</p>
<p>
12月28日,據接近長虹方面的政府知情人士透露,位于中部省份安徽鑫昊等離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下稱鑫昊)的PDP生產線是與四川長虹合作開發。</p>
<p>
鑫昊于2009年就開始建設,投資規模巨大,但外界從未聽說過其和長虹有過合作,此前長虹在2007年中期通過并購一家韓國企業成為國內第一個擁有等離子技術的生產廠家。</p>
<p>
多方消息證實,鑫昊實為四川長虹與安徽當地國企共同出資合作的第二條PDP生產線,長虹參與前期購買日立技術的談判、出人、出技術,并占有股份,并購買鑫昊生產出來的PDP產品,而安徽方面主要負責出資,成立公司并購買日立方面的設備。</p>
<p>
長虹企劃部部長、新聞發言人劉海中回應稱,的確與鑫昊有合作,并稱這樣的合作旨在做大做強產業鏈,“我們合肥有工廠,有電視機生產基地,鑫昊可以給我們配套”。但他拒絕透露雙方股權比例。</p>
<p>
事實上,鑫昊和長虹之間的關系在企業內部早已不是秘密。鑫昊所在的開發區一位官員則向本報記者坦承,“鑫昊是長虹引進的”。</p>
<p>
記者掌握的信息顯示,鑫昊出資20億元購買日立的生產設備和技術,長虹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不僅如此,鑫昊PDP屏目前幾乎全部為長虹配套,主要客戶是長虹在合肥的整機生產廠。</p>
<p>
一個較為明顯的例子是,鑫昊剛成立時總經理是田小紅,而鑫昊收購日立PDP項目的協議書就是田小紅簽署的。</p>
<p>
資料顯示,田小紅同是此前四川世紀雙虹顯示器件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世紀雙虹是長虹和彩虹集團2006年成立的合資企業,是長虹聲稱的國內第一家國產PDP生產企業。</p>
<p>
進一步調查顯示,長虹在鑫昊則擁有股份。一份由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編號為聯合(2011)448號跟蹤評級公告顯示,雙方在鑫昊尚處于建設期間就存在資金往來。</p>
<p>
“截至2010年底,公司其他應收款余額16.51億元,同比增長101.07%,主要是成都火控中心和四川省國有資產經營投資管理公司欠款、安徽鑫昊等離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應收補貼款等。”</p>
<p>
評級公告顯示2010年年底安徽鑫昊就欠長虹的資金,事實上,安徽鑫昊2009年9月動工的,到了2011年年初還處于建設階段,尚未進行生產。此時就有資金往來,顯示出雙方不為人知的合作關系。</p>
<p>
長虹方面一位內部人士接受本報采訪時直接表示:“我們在鑫昊有股份。”</p>
<p>
獨押等離子</p>
<p>
中國家電行業咨詢人士劉步成認為,合肥之所以想做PDP產業,是因為“其希望能夠承接中國沿海地區的家電產業轉移,所以需要在面板產業上有所布局”。</p>
<p>
這一點得到劉海中的認同,他認為合肥“有遠見去布局家電產業,且產業鏈較為齊全”。</p>
<p>
但合肥在LCD和等離子上都沒有技術能力,必須依靠其他家電企業。長虹一位主管表示:“我們雙方都想合作,是合肥先找我們的。”</p>
<p>
長虹選擇合肥也并非一時沖動。資料顯示,長虹在安徽勢力龐大,除了平板電視生產基地合肥長虹實業公司之外,合肥美菱電器也是長虹收購美菱的產物。劉海中表示:“主要是考慮到長虹在合肥有自己的廠,可以買鑫昊的屏幕,成本可以降低很多。”</p>
<p>
盡管成本有望降低,但長虹獨撐等離子的局面,并未因參股鑫昊而有所改變。</p>
<p>
劉步成表示:“到現在為止,做等離子的只剩下松下和中國的長虹。現在實際上松下也傳出要賣掉等離子業務,那全球只剩下長虹一家了。”</p>
<p>
長虹一直堅信PDP的前景光明,劉海中透露,現在長虹旗下的兩條等離子生產線已經實現100萬量產量,包含3D等離子產品。</p>
<p>
長虹對外宣稱,等離子在大屏和3D方面的技術優勢明顯,“國內即將開通3D電視頻道,加上明年的倫敦奧運會直播已要求,一定要提供3D頻道,這些都是等離子電視市場的利好消息。”</p>
<p>
長虹顯然試圖抓住3D產業機會。長虹多媒體產業集團副總經理徐明指出,“與LED液晶相比,等離子電視的利潤至少要高出一倍,所以等離子電視已經成為長虹彩電最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