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新規接連出臺 電子政務會議平臺面臨哪些新機遇?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杜鑫 2018-01-17 17:07:39 加入收藏
繼兩個多月前“87號令”新政落地后,《政務信息系統政府采購管理暫行辦法》也在近日施行;新發布的94號令,也即將在3月1日起施行……一個個政府采購規章、規范性文件緊鑼密鼓地出臺,將為電子政務會議平臺帶來什么新機遇?
趨勢關鍵詞:
提升效率、監管審查、強調責任
接二連三發布的新政背后,反映了三個趨勢。以87號令修訂內容為例,一是提高政府采購的辦事效率;二是對監管審查機制的不斷完善; 三是強調采購人的主體責任。
例如,實現交易全過程電子化,滿足電子開評標及競價、遠程異地評標等需求,提升政府采購辦事效率;推動電子在線監督建設,不斷完善監管審查機制;對招標、采購人員開展專題培訓,圍繞87號令等新政重點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和說明,提升業務能力,確保相關文件能夠及時貫徹到位……
那么,這些政府采購改革方向將帶來什么影響與機遇?
機遇關鍵詞:
電子會議平臺,無紙化招投標,遠程評標
現場開標、遠程評標、采購培訓……這些工作都離不開政府采購的會議場景。推動電子開評標、視頻會議系統建設,提升政府采購業務培訓成效等工作成為關注重點。
一、電子政務會議平臺:
無紙化招投標,減成本提效率
以近年來興起的多功能集成電子政務會議平臺為例,既滿足電子開評標、遠程異地評標、電子在線監督等需求,也幫助提升采購辦事效率。
比如,在以往很多開標室內至少需要各配置一個麥克風,一個投影儀+幕布,一臺電視和時間顯示器等設備,種類繁多、操作流程復雜。而設備一體化、操作智能化的電子政務會議平臺,就包含了無線投屏顯示,智能書寫等所有功能。
在招投標相關會議上,招投標文件可以一鍵傳屏到高清電子大屏上,與會人員現場對文件進行電子批注,討論分析等,手機掃碼后還能加密分發會議批注內容,省卻了制作、打印和裝訂一大疊投標文件和相關材料原件的人力物力,更推進無紙化招投標進程,大大提升效率。
二、幫助破解遠程異地評標工作難點
在招投標工作中,存在著評標專家資源分布不均衡現象。如水利項目招標,專家資源相對集中在沿江流域省份,內地城市則可能面臨該領域專家資源不足等難題。電子政務會議平臺通過遠程會面、多終端設備信息共享等功能,有效推動遠程評標工作,幫助改善評標專家人手不足,資源有限難題。
遠程異地評標,就是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讓身在不同地點的專家通過專門研發的在線評標系統,能同時開始、在線討論,遠程完成評標工作。例如電子政務會議平臺MAXHUB,支持語音、圖像、文本之間的跨地域傳遞,不僅可以讓評標專家等相關方人員,千里之外進行“面對面”的意見討論,還能同時實現4K高清大屏桌面畫面共享,語音溝通結合書寫內容實時同步,打通遠程評標信息傳遞環節。
三、兼容招投標系統軟件,
打造開放政務會議平臺
幾天前剛出臺的《政務信息系統政府采購管理暫行辦法》就有提到,采購需求應當落實國家支持云計算的政策要求,推動政務服務平臺集約化建設管理。
而要實現政務信息系統的整合共享,采購單位需引進兼容性強,延展性高的開放政務平臺,這對設備配置提出了較高的要求。MAXHUB支持配置安卓與Windows系統,保障系統穩定流暢運行同時,更能靈活適應采購單位兼容多種信息系統的需求。
四、助建智慧化培訓平臺,
督促采購人責任落實
一連串的政府采購規章、規范性文件緊鑼密鼓地出臺,如果采購人專業度不足、履職不到位、責任不落實,采購項目將難以實施。因此,建立一個智慧化的培訓平臺,對招標、采購人員開展專題培訓,確保相關文件能夠及時貫徹到位,尤為重要。
對于新法令法規,信息量龐大,解讀專家經常需要實時批注文件,讓流程示意與重點條例一看就懂。通過MAXHUB高質量顯示、觸摸書寫、文件資料一鍵投屏等功能,講解者通過智能書寫、觸屏翻頁,可以快速、直觀地圈選和展示政采法規學習重難點,有效改善單向灌輸模式,提升采購業務培訓成效。
電子政務平臺化建設的需求,實質是現代高效政務的必然要求。推廣“降成本、提效率”的電子政務信息化平臺,對深入推動“放管服”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如今,廣東省政府采購中心以及多地公安、檢察院、法院等政企機構,也已引進了MAXHUB高效政務會議平臺。
為助力謀劃政府采購工作新局面,MAXHUB積極響應改革號召,特開啟免費體驗活動,助力提升全國各地政務組織效能。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