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ED—下一代LED顯示技術
來源:BOE晶芯科技 編輯:lsy631994092 2022-03-18 15:36:38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MLED,是Micro LED及Mini LED 的統稱,被認為是下一代,甚至是終極的屏幕方案。MLED為什么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前幾代顯示技術都是什么呢? 早在19世紀初,英國、德國、俄國等歐洲科學家完成了對CRT(顯像管)的原理發現和技術發明。1929-1939年,美國RCA(美國無線電公司)用了十年的時間發明了電視,完成了顯像管這項實驗室技術的產業化。此次技術變革不僅發明并制造顯像管,也定義和制造電視終端,甚至推動建立電視廣播系統。
然而,幾乎所有消費級顯示設備都會朝著更輕薄的方向發展,因此,在上世紀50年代,RCA、西屋電氣等美國顯示先驅開始推動液晶產業化。到了70年代,日本承接了美國成熟的顯像管技術轉移,搭建了本土顯示供應鏈,并在80年代取得一系列工藝、技術突破,最終實現了液晶產業化。直到 2000 年,日本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液晶屏幕產地。
隨后在21世紀伊始,日本公司首先開始嘗試OLED產業化,但中途放棄;最終由韓國三星最終實現OLED產品化。OLED具備重量輕、厚度小、光效高、易實現彩色顯示、可實現柔軟顯示等一系列優點,再一次實現顯示技術上的突破。
而MLED之所以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主要是因為目前最主流的液晶顯示技術和OLED技術存在自身缺陷。首先,LCD采用的是被動發光的模式,高亮度通常只能實現千級對比度,對于高對比的表現存在不足;OLED則采用有機發光材料繪制單個像素點,讓像素實現“自發光”,但由于成本高、有機發光材料會衰減、不穩定,導致壽命短,使用場景受限,在平板、電腦、電視等場景的滲透率并不高。
若使用MLED的背光,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液晶顯示的亮度和對比度,甚至可以媲美OLED的顯示效果;同時,MLED技術通過一顆顆小尺寸的LED,即發光二極管自發光,可實現MLED直接顯示,每顆 LED 都能被單獨控制,LED的光效壽命均優于OLED,另外,MLED技術解決了OLED應用場景受限和燒屏等問題,將給整個顯示設備上帶來質的飛躍,性能指標整個拉滿。
因此,由于色彩保真、壽命長、穩定性好,MLED被視為下一代乃至終極的顯示方案,在大屏商顯、可穿戴設備、車載屏幕、電影院屏幕和AR眼鏡上都可應用。目前,MLED技術在顯示領域的應用已趨向成熟,因為小尺寸發光芯片能夠在更小巧且更廣泛的應用上直接發射顯示,其精細與靈活程度是傳統顯示產品無法比擬的。
京東方重磅發布中國半導體顯示首個技術品牌,開啟見·所未見新視界。α-MLED子品牌代表京東方首創的、領先行業的玻璃基新型LED顯示系統及解決方案,具有超高亮度、超高對比度、超廣色域與極低頻閃等特點,為用戶呈現全場景無邊界的極致沉浸式體驗。在α-MLED領域,京東方發布了Mini LED技術規范標準,持續引領MLED產業高質量發展。
MLED事業作為BOE“1+4+N”航母事業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撐BOE物聯網轉型。京東方MLED依托于半導體顯示技術、高效轉印技術和獨有的驅動架構技術,將以一貫的匠心精神深耕MLED直顯和背光產品,精進玻璃基工藝,持續為MLED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作出貢獻,回饋社會更多元的產品和更優質的服務。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