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說】晶臺邵鵬睿:Mini/Micro LED顯示的規模未來幾年會呈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來源:晶臺 編輯:lsy631994092 2021-09-01 10:58:40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分會(CMMA)指導,舜聯智庫、Omdia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全球Mini/Micro LED TechDays顯示技術周”與UDE2021同期舉辦,并于8月1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完美落幕。
作為一年一度的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全球最高規格盛會,本次活動參與的中外企業超過200家。27位來自頭部標桿企業的專家和領導蒞臨TechDays 顯示技術周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領袖峰會并發表精彩演講。本次峰會為期2天,內容涉及到材料技術、巨量轉移、固晶技術、封裝和檢測技術、基板、產業標準和規范、終端應用等各個方面,全方位透視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現場座無虛席。
在7月31日的Micro LED專題會場,晶臺研究院院長&背光事業部總經理邵鵬睿發表了題目為《Mini/MicroLED封裝技術應用分析》的主題演講,以下是演講的部分內容。
「Mini/Micro LED直顯趨勢及封裝分析」
各位嘉賓下午好,我是晶臺股份邵鵬睿,今天我主要給大家分享一下Mini/Micro LED封裝技術的應用分析。
根據行業機構市場預測,小間距市場規模差不多561億。結合目前集成封裝的優勢,我個人的判斷很大一部分的市場會被集成的顯示封裝產品取代,預計將會有40%以上取代率。按照目前市場的規模,差不多有224億的市場規模。
Mini/Micro COB 2019大概是6個億,2020年是10個億,到今年大概是25個億,每年都在翻番。小間距真正放量從2015年到2020年,差不多市場容量增加了20倍。從COB的角度來講我覺得它的容量會更多,未來幾年會呈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還有一個是從大尺寸商業LED直顯的角度來講,由于市場的競爭比較充分,剛才講了產業的合作模式的創新,像我們剛才講了它在不斷地發展。早期有渠道的這種銷售模式,渠道為主銷售模式逐漸取代工程為主業務模式,未來的銷售模式還是以渠道為主的銷售模式來做。
這個模式的發展會帶來什么問題呢?我們看一下Mini/Micro 的LED顯示,它可以進入消費級市場,目前的消費市場主要靠品牌的推動、渠道的推動。那Mini/Micro 的快速發展,它一定要具有這種銷售為主的模式來做。
第二個我們講顯示的話,一定要講分辨率,其實最核心的是什么?顯示的內容、顯示的質量。顯示的質量我們叫顯示的畫質,高顯示質量的畫質不斷地取代高分辨率的需求。可能大家不會講你多少分辨率,只會講我要什么樣的顯示效果,這是我們重點要追求的。
所以更小的間距肯定不是以消費者為目標的,視覺效果的真實體驗才是真正的顯示價值。我知道下來的Mini背光的顯示,為什么加背光?因為它具有很好的顯示效果,那直顯也是這個邏輯的。
第三個就是小尺寸消費級商業規格增量明顯,超大尺面積工程化規格增量有限。這種COB的出現,會導致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出現。就要剛才我們張總講的最后一句話,細分的精確定位,多元化的應用場景會出現,會出現這個情況。
從市場來判斷,Mini/Micro COB的顯示終端封裝需求具有迫切性,這不僅是技術發展的結果,也是市場演變發展的結果。我們看常態的分立器件的大器件封裝,比如說戶外大屏顯示,屬于是比較大的,比如說剛才講3毫米×3毫米,現在最小的1.5毫米。那它間距在P2.5到P10,小間距一般在P1.0到P0.5之間比較多。包括現在出現比較多的是SMD是多合一的封裝,主要集中在0.7到2.0。
這里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呢?它都是有分區的器件封裝,都是經過SMD的工藝封裝的,它的像素的顆粒感還是比較明顯的。到封裝微小的消費級,客戶的體驗感,要真正的平板(跟液晶面板來比的話)。所以在這個角度來講,那COB就來了。
Mini/Micro COB 它真正的意義在板面直接做切裝,然后再進行封裝,它類似于液晶面板的模式。這樣的話,進入到消費級或者是體驗感更高,所以這一點對客戶的黏性是最高的。
第二個從分立器件到它的可靠性,基本上可以提高一個數量級,這樣才能夠實現更低的社會成本。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它真正容易清潔、客戶體驗更好,它具有市場的迫切性。這會導致產業變革升級的到來,所以這叫產業鏈的創新的合作模式,怎么去合作,這是不斷在整合的。
根據研究,各種芯片要5mil×10mil、4mil×8mil、4mil×6mil的芯片,下面每一片算出來,大概會產到多少微米。5mil×10mil的兩個芯片正負極的間距是80微米,4×8的是75微米。3mil×5mil的芯片芯片正負極間距達到50微米。而60微米以下由于現有基板加工精度問題很難大批量量產。從這個角度上來講,3×5的芯片需要應用的周期還是比較長,還是比較難,當前主要是4×8的芯片。
我們把這個結論得出來,主要跟它的成本有關系。如果前面那個結論成立的話,銷售的價格5mil×10mil的芯片是100%,到4mil×8mil的芯片就是66%,到4mil×6mil只有它的一半價格。那如果說51%來講價格就差了16%,其實相似度差別沒有那么大。從這個角度來講,它的芯片價格在1年或者2年不會大面積下降,它是趨于一個穩定下降的態勢。
從2019年到現在,芯片就降了一半。但是后面再降價的空間有限,從整機的角度來講降價的空間主要在哪里?主要在良率和制備工藝。
從芯片來講,PCB板封裝的工藝是怎么樣呢?COB最大的難點就是在工藝技術。
現在階段工藝技術相對比較成熟,具有大規模量產能力,COB封裝工藝中的芯片、膠水、焊接及轉移方式已基本定型,因此工藝技術路線都基本確定。同時還有巨量轉移工藝技術路線,這兩個我認為會長期并行一段時間,但是最終的PK的結果,只有一個判斷標準,就是一個投資回報率是怎么樣的。誰的投資回報率最高,那誰就勝出這一塊,這是我個人的判斷。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傳統的這種整個的良率是比較高的,我的理解常規固晶轉移技術比巨量轉移的良率要高出一個數量級,所以后面的整個制造費用成本大幅降低,這是封裝技術的方案。所以從前面的判斷來講,COB顯示封裝的高速增長期已經來了,到2030年判斷至少有100倍左右的增長,它的規模差不多在1500億左右。
那晶臺做什么呢?晶臺Mini/Micro COB的顯示模塊,我們將其命名為“積幕”。就像玩的積木一樣拼在一起,可無限拼接,具有寬色域、全倒裝、飽滿黑色等超高對比度優勢。
晶臺的商業模式是什么?晶臺只生產集成顯示封裝模塊,不生產整屏。基于這種模式我們做什么?如液晶行業面板廠商做面板,終端電視機企業的做電視機,各有分工。晶臺就是做LED的顯示面板模塊,不做整屏,為顯示屏企業提供封裝技術和產品,這是我們的商業模式的定位,這是講了一個直顯。
「Mini LED背光封裝技術分析」
那Mini LED背光的封裝呢?這個我簡單用三張PPT講一下我個人的觀點,一般Mini LED背光是指藍光+QD膜。
這有兩個技術路線,一個COB的,一個POB的。到底哪一種技術路線會最終勝出呢?其實大家都一直很糾結。整個Mini背光從2018年到現在有3、4年了,從市場的角度來講,只有一個條件可以決定誰會勝出,成本和價格。
成本和價格來講我列了一個表,我們可以看一下整個的背景,以PCB板為基礎的COB的角度來講,它的精度要求是比較高的,良率和成本、價格是偏高的。還有POB的方案,因為做成器件,整個相關精度要求沒那么高的,整個成本降低。假如COB的良率在70%,那POB方案的PCB良率基本上可以做到99%以上。
芯片的大規模生產的模式區別,一臺mini背光電視要用5K Mini LED的芯片,1000萬臺Mini的電視,這個市場規模又需要多少燈珠呢?5萬KK,POB方案完全可以用圓片的方式生產,成本最優,而COB的方案只能采用分選后的LED芯片生產,成本上也不占據優勢。
投資的規模呢,背光COB的投資規模一定需要二次投資,為什么?因為目前整個封裝設備都是實際規格的大小,但是在Mini背光上面,它需要的PCB板的規格都是大尺寸的,一般這種在13.3寸以上。
目前的設備,常規的設備滿足不了現有的生產條件,只能二次投資。那么POB我們采用現有的生產線,不需要大規模的投資,設備和投資少。第三產業鏈是比較成熟,從這個方面POB是比較有優勢的。晶臺主推POB的方案,可以轉換成6000KK的規模產能,工藝比較成熟,結合幾十年的顯示封裝經驗,有著很強的研發和制造優勢。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