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安依托“雪亮工程” 用視頻大數據賦能實戰
來源:浙江省公安廳 編輯:QQ123 2021-05-18 13:12:08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2019年以來,浙江公安堅持科技興警,充分發揮數字浙江的優勢,深入實施“云上公安、智慧警務”大數據應用,不斷提升警隊核心戰斗力。
3月30日,浙江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王雙全在全省公安機關數字化改革推進會強調,要以數字化改革撬動公安全領域系統性改革,全力打造公安數字化改革標志性品牌,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貢獻更多的公安智慧和力量。
與大數據時代同頻共振
理念引導行動,方向決定出路。浙江公安牢牢把握科技發展大勢,牢固樹立科技是核心戰斗力的思想,堅持改革與創新雙輪驅動,有序推進科技興警——
2017年,省公安廳出臺了浙江公安大數據戰略的三年規劃,確立建設全省公安“一朵云”,完成符合警務大數據發展的新一輪公安信息化建設頂層設計。
“十三五”期間,省公安廳推動建立健全公安大數據平臺、公安大數據服務體系,深化公安云平臺基礎設施建設,迭代完善浙江公安云資源管理平臺,實現云資源管理集約化、服務支撐集成化。大力推進“天網”“天算”“天智”工程建設,積極開展警務大數據應用,夯實了大數據智能應用大基座。全警、全量、全時空實時采集云的數據資源為公安業務提供了豐富維度,為實戰應用提供了數據資源保障,成為全省公安機關打防管控和服務民生的重要支撐力量。
目前,浙江省公安云平臺集各類基礎信息2.6萬億條,并以每天25億多條的數量持續增加。通過海量基礎信息的梳理整合、并聯分析,浙江公安整合了集各類時空維度一體的時空數據庫;完成了視頻監控、車輛卡口、人像卡口、無線射頻等物聯智能感知前端設備的物理整合,最大限度地獲取和感知人、車、物等動態信息,有力支撐了G20杭州峰會安保、世界互聯網大會、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安保和日常警務工作。
尤其是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浙江公安依托“云上公安、智慧警務”大數據應用,創新建立的“大數據+情指行一體化+網格化”精密智控體系,全力守好大中小門,服務打贏“兩戰”。精密智控體系,是浙江公安應對疫情的一個“殺手锏”,也是構建現代警務模式的一個標志性成果。
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戰斗力
科技興則國家興,科技強則警隊強。在杭州,城市大腦為社會治理裝上數字“引擎”。2019年4月,杭州市公安局啟動“城市大腦警務操作系統”建設,依托科技賦能、數字治理,推進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為幸福架橋、為平安添力。
在嘉興嘉善,覆蓋全縣域的“智安小區”給小區居民滿滿的安心——小區配備著電子識別、車牌識別、電動車防盜識別等8大智能防控模塊,實現了智能化安全防范,構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如今,“智安小區”建設在全省如火如荼地鋪開。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建成“智安小區”9605個、“智安單位”4992個,其中4384個小區實現刑事零發案。
在紹興,五一假期的魯迅故里景區游客如織,紹興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利用無人機開展空中巡邏防控,通過無人機搭載喊話器進行高空宣傳,對游客進行反詐提醒,利用無人機收集景區周邊交通及人流分布情況,助力交警部門開展交通引導分流。
從“人海戰術”到“智慧警務”,科技賦能的智慧因子奔涌在浙江大地。兩年來,省公安廳以“智治”科技賦能,不斷深化公安大數據智能化應用,做優做強“浙警云端”,在全國率先建成全省統一的移動警務平臺,上線智慧警眼、指尖云搜、公安頭條等440個應用,實戰成效顯著,深受一線民警歡迎,有力推動警務工作“掌上辦”,為公安工作現代化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此外,浙江公安依托“雪亮工程”,密布“天網”“天眼”,使視頻大數據賦能實戰、服務基層,成為公安機關打擊防范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的“核心”。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隨著科技興警的推進,群眾也越來越多地享受到成果紅利。浙江公安全面啟動政務服務2.0建設,推出民生事項“一證通辦”,實現戶籍、出入境、車駕管等5大類144個高頻民生事項“僅憑一張身份證可辦”,73個高頻民生事項全流程“零跑腿”,群眾只需通過手機就能全流程辦結。出入境、車駕管、戶籍三類民生事項“一次辦”實現率96.4%,滿意率97.5%,位居全省前列。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