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視科普】淺談視頻編解碼技術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胡燕 2017-12-04 09:27:2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近年來,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有了網絡這個便利的載體,多媒體技術也得到了日新月異的進步,作為多媒體技術的核心及關鍵,多媒體視頻編解碼近年來在技術及應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首先,為什么要進行視頻編碼,視頻編碼的主要作用是將視頻像素數據(RGB,YUV等)壓縮成為視頻碼流,從而降低視頻的數據量。如果視頻不經過壓縮編碼的話,信息數據量通常是非常大的,一張DVD只能存儲幾秒鐘沒有壓縮的數字視頻,1兆帶寬傳輸一幀畫面需要大約4分鐘,由此可見,存儲和傳輸都極為不便。為什么視頻可以進行編碼壓縮呢?
一 是因為圖像各像素點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相關性,消除這些數據的冗余并不會導致信息損失;
二 是因為人眼的一些特性比如亮度辨別閾值,視覺閾值,對亮度和色度的敏感度不同,使得在編碼的時候引入適量的誤差,也不會被察覺出來。利用人眼的視覺特性,以一定的客觀失真換取數據壓縮。
數字視頻信號的壓縮正是基于上述兩種條件,使得視頻數據量得以極大地壓縮,有利于傳輸和存儲。
01、 視頻編碼技術
預測編碼
預測編碼是基于圖像相關性進行數據壓縮的一種方式。在圖像傳輸過程中,幀與幀的圖像之間相關性強,差別不大。利用這個特性,可以首先將一幅完整的圖像傳給對方,后續發送的每幀畫面,可以只對有變化的內容進行編碼壓縮,這樣一來傳輸的碼率就得到了下降。
變換編碼
變換編碼是一種間接的編碼方法,它不是直接對空域圖像信號進行編碼,而是首先將空域圖像信號映射變換到另外一個矢量空間,這個過程會產生一系列的變換系數,然后對這些變換系數進行編碼處理。由于圖像數據之間相關性強,經過變換之后,可以將這些冗余去除,留下較少的獨立數據參數,這樣再經過量化,編碼就能得到較大的壓縮比。典型的變換有DCT(離散余弦變換)、DFT(離散傅里葉變換)、WHT(Walsh Hadama 變換)、HrT(Haar 變換)等。其中,最常用的是離散余弦變換。
混合編碼
所謂的混合編碼,其實就是將預測編碼與變換編碼結合起來的編碼方法。這樣一來就同時得到了兩種編碼方式的優點,從而得到對圖像的更高的壓縮效率。像H261、H.263、MPEG-1、MPEG-2等標準都是采用這樣的混合編碼模型來實現的。
02、 視頻編碼標準
MPEG-1
該標準于1992年正式出版,它的成功制定,使得以VCD和MP3為代表的MPEG-1產品迅速在世界范圍內普及。該標準的優點是壓縮方式相對時域壓縮技術而言要復雜得多,同時編碼效率、聲音質量也大幅提高,編碼延時相應增加。缺點是頻寬要求較高。
MPEG-2
該標準于1994年公布,相較于MPEG-1,MPEG-2標準具有更高的圖像質量、更多的圖像格式和傳輸碼率的圖像壓縮標準。MPEG-2所能提供的傳輸率在3-10Mbits/sec間,其在NTSC制式下的分辨率可達720X486。同時,由于MPEG-2的出色性能表現,已能適用于HDTV,使得原打算為HDTV設計的MPEG-3,還沒出世就被拋棄了。(MPEG-3要求傳輸速率在20Mbits/sec-40Mbits/sec間,但這將使畫面有輕度扭曲)。除了做為DVD的指定標準外,MPEG-2還可為廣播,有線電視網,電纜網絡以及衛星直播提供廣播級的數字視頻。
MPEG-4
1999年,MPEG-4標準的第一版出臺,由于它提供了低碼率、高質量的音視頻壓縮、編碼方案,推動了網絡視頻的進一步發展,MPEG-4利用很窄的帶寬,通過幀重建技術、數據壓縮,以求用最少的數據獲得最佳的圖像質量。利用MPEG-4的高壓縮率和高的圖像還原質量可以把DVD里面的MPEG-2視頻文件轉換為體積更小的視頻文件。經過這樣處理,圖像的視頻質量下降不大但體積卻可縮小幾倍。另外,MPEG-4在家庭攝影錄像、網絡實時影像播放中也大有用武之地。
H.264
H.264是ITU-T國際電聯與ISO國際標準化組織聯合制定的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它同時也是MPEG-4標準的第十部分。H.264最大的優勢是具有很高的數據壓縮比率,在同等圖像質量的條件下,H.264的壓縮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一個原始文件是102G大小的視頻,經過H.264編碼后變成了1個G,壓縮比達到了102:1。在技術方面,高精度、多模式的位移估計,基于4*4塊的整數變換、分層的編碼語法等內容都使得H.264算法具有很高的編碼效率,同時,H.264的碼流結構網絡適應性強,能夠很好地適應IP和無線網絡的應用。
H.265
H.265標準圍繞著現有的視頻編碼標準H.264,保留其原來的某些技術,同時對一些相關的技術加以改進。新技術使用先進的技術用以改善碼流、編碼質量、延時和算法復雜度之間的關系,達到最優化設置。H264由于算法優化,可以低于1Mbps的速度實現標清數字圖像傳送;H265則可以實現利用1~2Mbps的傳輸速度傳送720P(分辨率1280*720)普通高清音視頻。
隨著人類生活需求日新月異地提高,視頻編碼技術也在向一個新的高度發展,相信在未來的不久,還會有更先進的技術被發掘出來,從而造福人類。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