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季度市場顯示出的中國電視新面貌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唐人 2016-05-04 09:30:08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休完五一小長假,2016年又流走了三分之一了。我們的彩電市場第一季度銷售競爭顯示的市場規律和競爭格局已經出爐,2016年一開始,電視市場就顯示出白熱化的市場競爭和低迷的市場需求,各大廠商都卯足了勁在產品和營銷上發力。
根據已經結束的2016年第一季度彩電市場發展可以看出,雖然下跌的市場和低迷的銷售是事實,但是領軍企業帶動的圍繞技術、產品迭代和市場創新一系列的市場變革和發展也在同步進行。
從今年的第一季度的彩電市場發展可以看出,電視企業在競爭上有回到了畫質競爭的本質,整個廠商在畫質競爭上都取得了技術突破,在HDR技術上雖然行業標準并不明確,但是各家企業都創新突破,就算日后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也能綜合優勢。同時,在電視銷售布局上,中國電視企業正在掀起新一輪的自主品牌擴張熱潮,并成功的打響在大屏等高端細分市場上的爭奪戰。
自主技術創新,企業競爭有底氣
在液晶電視發展時代,中國電視面臨了“缺芯少屏”的尷尬,缺芯,內在的畫質顯示芯片,少屏,屏幕技術。然而,現如今,在國內領軍企業的帶領下,中國彩電企業已經走出了一條自主發展驅動改革的新道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就是海信。
2016年開始,海信就在全球市場公開拋出“電視看海信”的口號,這充分顯示了海信在電視領域的雄心與成績。海信在電視畫質技術上,自主研發的ULED畫質技術,畫質芯片“信芯”都從根本上保障了自己在行業的地位,從2014到2016年,海信ULED技術不斷迭代,并發展到3.0版本,可實現與HDR、量子點等技術的融合,色域比OLED還廣,對比度比OLED還高,絲毫不遜色OLED電視。另外,海信并不是單一的產品線,在8K顯示上也走在市場前列,還有海信的激光影院,在大尺寸電視補位陣營堅實的打牢了市場,在今年6月,海信還將要發布4K 激光電視。
縱觀電視發展可以看出,誰掌握了顯示技術,誰就掌握了電視發展的核心,誰在行業就有相應的發言權。在顯像管時代,索尼憑借一項特麗瓏技術稱霸了全球市場;在液晶時代,三星和LG憑借LCD顯示技術領跑全球10多年。現在,電視發展進入后液晶顯示時代,OLED、量子點、激光全面開花,日韓企業日漸衰落,中國在全球顯示技術上強勢逆襲,海信的ULED和激光、創維的OLED都已經具有很好的競爭優勢。
數據說話 優勢漸顯
來自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WitsView最新報告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液晶電視總出貨約4,832萬臺,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6.3%。海信去年對海外市場積極布局,成效已經顯現,第一季度以347萬臺的出貨量繼續位居全球第三。此前中怡康發布中國彩電市場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海信電視零售量、零售額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17.62%、18.17%,連續13年居中國市場第一并繼續擴大領先優勢。
繼去年成功超越索尼躋身全球彩電行業前三強之后,今年一季度海信再度穩居全球第三,進一步夯實在全球市場上的領先優勢。與此同時,由海信自主研發的ULED電視還在今年首次完成了在全球67個國家的同步上市推廣,全面打響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的一輪自主擴張戰役。
不僅僅是海信,包括TCL、長虹、創維等一大批中國彩電企業紛紛啟動了新一輪海外市場擴張大幕,建立起中國、海外兩個戰略級市場發展擴張的布局。去年,海信在收購夏普美洲業務之后,還成為歐洲杯賽場上第一個來自中國的頂級贊助商,加速中國彩電產業從過去的制造制勝到品牌領跑轉型步伐。
大屏高端之爭才是戰略的根本
大屏和高端是整個電視發展中中外彩電巨頭爭搶的戰略布局的高地。中國家庭消費水平的升級和產品品質的提高已經將大屏和高端定義為主流,價格戰等短時間的利益只能將企業帶入歧途,所以高端市場背后的剛性需求和帶來的營銷利潤才是中國企業應該爭奪的市場高地。
今年以來,55英寸尺寸已經成為市場主流,65英寸尺寸已經成為下一個主流。從前的大屏高端市場一直都是三星、LG、索尼等外資企業的天下,中國企業總是落后一截,如今中國企業已經開始占據市場主動權。來自第三方研究機構中怡康的周監測報告顯示,在2月22日至4月17日的最近8周里,在國內市場,三星和海信的55英寸及以上電視銷售額占比交替領先,互不相讓,在整個8周的時間里,海信最終以5:3戰勝三星。
業內人士也表示,55英寸電視堪稱是彩電業的兵家必爭之地,55英寸以上電視是未來大屏化的趨勢。誰掌握了55英寸及以上尺寸,誰將提前取得優勢。而在高端電視布局上,中外電視企業的正面對決將決定誰能掌握全球話語權的關鍵。
整體看來,中國電視企業在全球市場上已經取得了主動權和話語權,雖說目前的低迷帶來了一定的負面情緒,但是整體的發展正在大步向前,蓬勃發展也會制造出無限生機。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