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投票表決系統設計方案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追憶 2015-06-06 11:46:39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一、會議系統總體設計
1.1 設計說明
為體現人民民主進步,體現人民代表大會與時俱進的要求,**市人大常委會將電子投票表決系統引入人大會議中,為會議提供優質的技術保障和服務。
電子表決方式解決了以往舉手表決所帶來的弊端,使參會人員的意愿更加真實獨立,即是對參會人員職權的尊重,又是對民主和法制的尊重。同時,電子表決結果自動生成,節省了會議時間和人力,提高了會議效率。
要滿足**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室系統在重要政治會議上的使用要求,我們認為應充分考慮系統的重要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同時考慮各功能在其他情況下使用的兼容性和今后升級的可擴展性等因素,我們在設備選型時選用了高度智能化、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系統采用開放式結構,采用標準化的模塊式設計手法,以便于系統以后的維護,并能在較長時間內仍具有較強的先進性。
1.2 工程概況
1、項目名稱:**市人民代表大會電子表決系統(含顯示系統)租賃服務采購
2、工程地點:
3、采購單位:**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4、工程內容及范圍:無線表決系統設備提供及安裝調試和現場服務
1.3 設計標準 及規范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
《智能建筑設計規范》GB50045-95
《工業企業通訊設計規范》GBJ42-81
《工業企業通信接地設計規范》GBJ115-87
《廳堂擴聲系統聲學特性指標》GYJ25-86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37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T/T 50311-2000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范》GB/T50311–2000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GB/T50312–2000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范》CECS 72:97
《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YD/T 926.1–97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J50116-98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J50166-92
《電信走道和空間的商用建筑標準》ANSI/EIA/TIA-569
《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GB/T50174-93
《電器接線端子的識別和用字母、數字符號標志接線端子的通則》GB-4026-83
《電氣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92
《電氣安裝工程低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4-96
《電氣安裝工程1kV以下配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8-96
《會議系統電及音頻性能要求》GB/T15381-94
《國家公共安全行業標準》GA/T74-94
《電聲學術語》SJ/T10444-93
《聲系統設備亙連用連接器的應用》GB/T14197-93
《聲系統設備亙連的優選配接值》GB/T14947-94
《聲系統設備一般8術語解釋和計算方法》GB12060-89
《電聲產品聲音質量主觀評價用節目源編輯制作規范GB10240-88
《檢測驗收用節目源》GB6278-86
《廣播及類似用途聲系統設備亙連用連接器的應用》GB/T15135-94
《聲系統設備一般術語解釋和計算方法》GB/12060-89
《商用建筑物電信設備的管理標準》ANSI/EIA/TIA-606
《建筑通用布線標準》ISO11801
《中國工業企業通信設計規范》GBJ42-81
《廳堂擴聲特性測量法》GB/T4959-1995
《客觀評價廳堂語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
《歌舞廳擴聲系統的聲學特性指標與測量方法》WH0301-93
1.4 系統設計原則
1.4.1 系統設計指導思想和原則
先進型原則
采用的是最先進、開放的體系結構,整個系統能體現當今會議技術的發展水平,具備安全性、保密及抗干擾性、穩定性、準確性等先進特性。對于任何一場會議而言,保證每一位出席會議的代表的安全是首要的條件;許多會議都涉及到國家或各地的重大決策,對保密及抗干擾性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對于每一場會議而言,會議系統的穩定、成熟是會議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
實用性原則
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實際工作的要求,把滿足用戶的業務管理作為第一要素進行考慮,采用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基礎上人性化操作方便、維護簡單、管理簡便。安裝簡便:系統采用2.4G無線射頻加密傳輸方式,安全可靠,連接方便,簡化了施工難度降低工程成本;操作簡便:一人一機,代表只需輕按一下按鍵便可以實現簽到、投票、表決、選舉、評價等會議議程,軟件實時統計結果,最快只需要1秒種便可統計出來,并顯示到大屏幕和各單元顯示屏上,充分體現了實用性強等功能。
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則
由于人大會議的重要性,許多會議都涉及到國家或各地的重大決策,對會議過程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都非常嚴格。表決系統采用一臺系統主機,一臺副機,工作時由主機控制,主機工作時所有數據會自動備份到副機內,即使主機遇到突發狀況或損壞,數據也不會丟失,保證會議內容的安全,充分體現了系統的安全性;表決系統采用無線2.4G射頻技術傳輸,傳輸過程中信號經過多層加密壓縮與解壓縮,使信號不會被盜取,使會議內容不被泄露,體現了系統的保密性。
可擴充性、可維護性原則
要為系統以后的升級預留空間,系統維護是整個系統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要充分考慮結構設計的合理、規范對系統的維護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在實際過程中周密考慮系統結構合理,擴展性強等因素,比如系統可以隨時增加更多的表決單元便可以滿足更多人員參加會議,無需另外增加設備,體現了系統的可擴展性;由于采用無線傳輸方式,不僅減少施工難度,降低故障率,而且便于系統維護,很容易診斷和定位故障,及時修復;獨有的系統檢測功能,可自動定位故障部位,提供故障分析報表,幫助快速修復。
經濟性原則
在保證系統先進、可靠和高性能的前提下,通過最優化設計達到最經濟性的目標,以較高的性能價格比構建本會議系統,使資金的產出投入比達到最大值;以較低的成本、較少的人員投入來維持系統運轉,提供高效能與高效益,綜合實現優化配置最佳法。
1.4.2 系統設備選型原則
用國內外知名的器材,以及有雄厚實力和絕對優秀技術支持能力的工程商、代理商,以保證設計指標的實現和系統工作的可靠性穩定性。
基本上選用同類產品中技術最成熟、性能最先進、使用最可靠的產品型號系列,以保證器材和系統的先進性和成熟性。
選用高度智能化、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建立系統開放式的架構,以標準化、模塊化和數字化為設計要求,既便于系統的管理和維護使用,又可保持系統較長時間的先進性。
二、表決系統 產品說明
2.1 表決系統概要
電子表決系統是電子會議系統的核心子系統,它通過每一個會議單元的按鍵情況,采集、整理、發布會議相關數據,完成會議要求的議案議程表決功能;同時,通過會議管理軟件的管理與控制,協調各子系統的運行,使整個電子會議系統成為一個功能全面的、切實符合我國政治會議流程的、穩定性強、安全性高的綜合會議信息管理系統。
考慮到安裝便捷性,減少施工難度,降低故障率所以配置無線表決系統。
2.2 方案設計
根據會議需求,我們配置了國產知名品牌雷蒙(RESTMOMENT)牌無線電子表決系統。雷蒙(RESTMOMENT)是國內最早生產會議產品的廠家,是國內少有的幾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能自主研發芯片的廠商之一,其成立十多年來,在國內外都取得成功,廣受各大用戶好評,此次表決會議設備主要包括無線表決主機、數據備份主機、數據采集器、表決單元、表決管理軟件等設備,具體功能參數如下:
2.3 產品介紹
2.3.1 無線表決主機
主要功能與特點
采用全數字會議技術,符合IEC60194國際標準
主機外殼采用金屬材料,線路與外殼都加強了與地線的連接,保證具備抗8000V靜電干擾,符合GB/T17618-1998國家標準
采用2.4G無線全數字射頻通訊技術,實行多級加密擾碼和糾錯,安全性、保密性極高
通過無線表決主機面板導航鍵盤可對所有表決會議功能進行集中控制
采用高速RISC嵌入式數字處理硬件架構,使系統運行速度和穩定性達到了空前水平
數據自動備份功能,系統采用一臺備份主機與系統主機連接,主機工作時數據將自動備份至副機,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配備2.8英寸LCD,中、英文菜單顯示,可按需訂購任意語言
可直接在無線表決主機上發起簽到、投票表決功能,結果可顯示在所有設備的LCD上
可選擇記名或不記名投票,所有資料均可隨意導出并支持圖文方式打印
支持按鍵簽到、補簽到功能,簽到情況實時動態顯示
系統表決結果只需1秒鐘便可以統計完成并顯示出來
可自行設置表決倒計時
具備四路無線數據采集器的通訊接口,采用485通訊協議
與表決器采用雙向身份驗證機制,數據多重校驗,準確可靠
具備系統自檢功能,可以在線檢測系統設備的工作狀況,并可定位故障位置
無線表決主機與無線數據采集器的連接距離最高可達1.2KM
主機與電腦的連接采用RS232協議,信號傳輸安全穩定
設計按照抵抗1.5米自由落體震動的工業級抗震標準
采用2U標準機箱設計,可安裝在19英寸標準機柜上
配合無線表決會議管理軟件可實現更多增值功能,使操作更簡便、更高效、更人性化
無線表決主機技術參數
型號 | RX-M2813 |
工作電源 | AC100~120V,8A/AC220~240V,4A;50-60Hz |
調制方式 | Digitai Wireless Data |
載波頻率 | 2.4G-2.48G |
LCD顯示屏 | 2.8英寸 |
通訊協議 | RS-232/RS-485 |
表決方式 | 3鍵表決 |
功耗 | 視連接數據采集器數量,最大420W |
控制類型 | USB/RJ-45 |
數據采集器連接 | RJ-45 |
單元傳輸方式 | 2.4G無線傳輸 |
顏色 | 深灰色 |
凈重 | 8KG |
尺寸 | 432 × 90 ×350 mm |
安裝 | 適用19英寸標準機架 |
2.3.2 數據備份主機
具有與無線表決主機同等功能,在表決主機工作時,主要用于數據備份,當系統主機主現突發狀況時,該主機自動介入工作,在不影響會議進程的同時,也保證所有會議數據不丟失。
2.3.3 數據采集器
主要功能與特點
外觀設計簡潔精美,符合人體工程學
采用2.4G無線通訊技術,360度全方位通訊
系統具有無線接收/發射雙向收發功能
采用RJ45通用線纜與無線表決主機并聯連接
采用RS-485通訊協議,無須考慮通訊距離
具有無線傳輸及處理簽到、投票表決等功能
無線表決會議主機可自動檢測設備連接狀態
無線信號收發范圍為半徑50米
可掛墻式或天花嵌入式安裝
數據采集器技術參數
型號 | RX-HE2813 |
電源 | 24V 1A(通過無線表決會議主機供電) |
頻道數量 | 8/16/32/64/128 |
工作頻率 | 2400MHz~2524MHz |
調制方式 | GMSK |
穩頻方式 | PLL(鎖相環) |
最大發生功率 | +10dBm @400Ω |
接收靈敏度 | -90dBm @ 0.1% BER 250Kbit/s |
最高通訊速率 | 1000Kbit/s |
工作電流(峰值) | 40mA |
接收/發射天線 | 內置 |
接口 | RJ-45 |
連接線 | 自帶2米專用網線接口 |
安裝方式 | 可掛墻式或天花嵌入式安裝 |
安裝高度 | 3-7米 |
顏色 | 銀白色 |
2.3.4 無線表決單元
主要功能與特點
采用2.4G數據射頻通訊技術,實行多級加密和糾錯,安全性極高
表決器與主機通訊采用雙向身份驗證機制,數據多重校驗,準確可靠
元件采用SMD(貼片焊接工藝),設計抵抗1.5米自由落體震動的工業級抗震標準
數據傳輸速率高達10MBPS運算更快、更穩定
采用先進的射頻(PHSS)技術,抗干擾性強,保密性更高
每臺表決器都有唯一的IP地址,保證設備系統的穩定性
內置高性能鋰電池,超低功耗,每次充滿電后連續工作時間不少于10小時
液晶顯示器,可顯示系統狀態及操作指令,簡單易用
操作簡單,只須輕按一個鍵可以簽到和表決
表決單元按鍵功能類別以不同顏色表決,清晰明了
配合相應的軟件可實行以下功能:
系統檢測功能:可以在線檢測每一個單元的工作狀態,并能夠準確定位故障單元
系統修復功能:當系統出現錯誤時,通過系統恢復功能,恢復原出廠設置
投票表決功能:
表決模式:贊成/反對/棄權,顯示的文字可以任意修改。
表決結果可顯示未按鍵人數和缺席人數
可設置每個表決單元的表決權值
可選擇記名簽到和不記名簽到
可選擇記名投票和不記名投票,確保投票的保密性
可組織多種直觀清晰的表決結果顯示畫面
可以設置簽到和表決到計時間
簽到和表決結果可在數秒內顯示出來,并自動轉存到系統數據庫
表決結果不可以修改,但同一議案可進行多次表決
結果顯示方式可選擇:柱形圖、餅形圖、數字文本
表決控制系統支持多窗口運行,在會議進行期間可以對議案、議程和其它與會議相關的內容進行現場修改。
所以資料可以另存為文本格式保存或以圖文方式打印存檔
外型尺寸(長×寬×高):145×66×24MM
顏色:灰藍色
無線表決單元技術參數
型號 | RX-D2813 ( 3 鍵表決) |
頻道數量 | 8/16/32/64/128 |
工作頻率 | 2400MHz~2524MHz |
調制方式 | GMSK |
穩頻方式 | PLL(鎖相環) |
最大發射功率 | +10dBm @400Ω |
接收靈敏度 | -90dBm @ 0.1% BER 250Kbit/s |
最高通訊速率 | 1000Kbit/s |
工作電壓 | 4~6V |
關機漏電流 | 20~40mA |
工作時間 | 30小時 |
使用溫度范圍 | -10 ~ +60°C |
電池低壓警告 | 內置 |
外型尺寸 | 145 × 65 ×23 mm |
重量 | 127g |
顏色 | 深藍色 |
2.3.5 表決管理軟件
管理軟件包括以下功能:人員檔案、議程管理、屏幕信息、系統檢測、密碼設置、系統操作、系統幫助、系統退出八大功能模塊,系統界面設計直觀、清晰、操作簡便,系統配置管理、維護操作靈活易用,軟件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界面友好,可提供多語言版本。除此之外,還包括以下功能:
會前準備 可完成單元編號、狀態查詢、席位布局、大屏顯示定制、代表數據庫、會議議程準備、與會人員培訓及其坐席分配等功能。
單元狀態查詢功能: 可以使用戶實時查詢設備的工作狀態,及時發現系統中工作狀態不正常的表決器單元。
席位布局繪制功能: 用戶可根據會場情況,在軟件內繪制相近的座位布局圖,方便管理。
大屏顯示定制功能: 在表決過程中產生的數據結果,用戶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輸出
表決議程管理功能: 支持一次按鍵有效和最后一次按鍵有效兩種方式。支持限時表決功能,時間到系統自動終止表決。支持以動態方式顯示表決過程中的贊成、反對、棄權、未按人數,支持保密表決和公開表決兩種方式。表決結果顯示內容能由操作員自定義,顯示內容應包括:應到人數、已到人數、贊成、反對、棄權、未按鍵人數,
會后整理
可將結束后的會議數據保存整理、結果查詢及自定義數據圖文方式打印等功能。
會議數據保存: 能保存每次會議的所有數據,包括議題、出勤、表決等資料。數據能按會議名稱查詢,能導入導出。
結果查詢及自定義報表打印: 能實現會后數據的打印,管理員對各報表能進行自定義。同時也可以將各報表導出到EXCEL表中。
雷蒙2813表決軟件具體模塊功能介紹:
系統設置模塊
包括系統檢測、系統操作、密碼設置、退出、語言選擇等功能。
會議基礎模塊
包括會場設計和會議選擇功能。
與會人員檔案模塊
包括黨派、人員檔案、與會人員等功能。
議程管理模塊
包括議程制作、議程查詢和第二屏幕等功能。
座位模塊
含有座位管理。
其它模塊
包括屏幕信息、備份和回復、軟件版本等功能。
現在,我們對上述各模塊做個大致的介紹。
7系統設置模塊
包括系統檢測、系統操作(包括單元總數、自動編號、手動編號、系統控制)、密碼設置、退出、語言選擇等功能。
系統檢測功能
方便快捷的在線檢測功能,能夠對開啟的表決單元進行快速檢測,并顯示總的表決單元數量及在線單元數。
系統編號功能
通過兩種方式可以對所有的表決系統進行編號:自動編號和手動編號。
密碼設置功能
通過密碼設置功能,可以設置軟件的密碼。
7.2會議基礎模塊
會場設計: 在會議開始之前,先進行會場設計,可以設計多個會場
會議選擇: 新建一個會議或在多個會議的情況,選擇某個會議作為當前會議
7.3與會人員檔案模塊
組別和黨派管理: 其中黨派可以設置不同的顏色來表示。這將在座位管理中可以辨別此人員屬于哪個組和黨派
人員檔案: 可以在此輸入與會者的詳細信息,如:姓名、身份、性別、黨派、籍貫、職務等。
7.4議程管理模塊
會議的表決和選舉過程分為三部分:議程制作(會前準備)、議程執行和議程查詢。
議程制作: 包括簽到、表決和選舉。在此界面可以完成上述三項議程的制作。
簽到:可以選擇記名或不記名投票,選擇議程執行的時間、是否允許補簽到等。
表決:可以定義按鍵,未按鍵的處理方式,通過方式:按人數還是百分比計算。
選舉:在選擇類型的下拉菜單處,可以做三選二、三選一或二選一的選擇。
議程執行: 選擇簽到、表決或選舉的某個議程,按執行議程鍵,則被選議程被執行。
議程查詢: 各議程的結果可以文本或圖表的形式顯示出來,并可以導出或打印。
第二屏幕: 很多時候,后臺的操作不想讓會場的人看到,這里就涉及到副屏的一些設置,通過對副屏的編輯,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以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要求。這里可以自由的設計背景顏色和文字的大小及擺放位置等。
7.5座位模塊
選中單元,雙擊鼠標左鍵,選擇相對應的人名,最后選擇保存名字。我們就能一目了然各位置的人員情況。
7.6其他模塊
屏幕信息: 可以輸入屏幕信息、導入圖片及文檔等。
備份和回復: 可以備份和恢復本次會議的數據。
軟件版本: 顯示本軟件的版本號。
2.4 系統連接圖
三、視頻顯示系統
3.1 需求分析
召開會議時,需要有顯示載體提供主持人、主席臺人員和場內與會人員觀看會議信息:會標、會議報到情況、報到結果、會議逐項議題、議題議案的表決結果以及多媒體投影顯示。
3.2 設備數量配置及說明
根據會場現場情況,我們在主會場兩側配備了2臺2M*3M的LED(P4級)屏幕墻,主席臺前配備2臺60寸液晶電視共同組成了會場視頻顯示系統。
具體點位分布如下:
主席臺第一排兩邊位置擺放2臺主席屏液晶顯示器,供會議執行主席在會議的完整過程中了解會議報到情況、表決情況等信息;會場兩側墻放置2臺2M*3M的電視墻,主要顯示會議標題,會議進程以及表決結果等信息,供現場參會人員觀看。
3.3 視頻系統基本功能
所有顯示界面的文字字體大小等格式可以變換,字幕背景有多種顏色、形式可供選擇。
表決數據可通過視頻轉換傳送到大屏幕電視顯示,使與會人員能夠盡快接收到最新的會議信息。
3.4 顯示器基本參數
3.4.1 屏幕墻參數
型號/MODEL: | PH3.91室內全彩LED模組 | 版本/VERSION | V1.0 2012-12-7 | ||
產品描述 /DESCRIPTION: | PH3.91 500mm*500mm壓鑄鋁箱128*128點,國星2020黑燈 ,1/16掃 | ||||
No. | 參數/Parameter | 規格/Specification | |||
1 | 像素間距/Pixel Pitch(mm) | PH3.91 | |||
2 | 像素密度/Pixel Density(點/m 2 ) | 65536點/m 2 | |||
3 | LED燈管/LED Type | 國星2020黑燈 | |||
4 | LED燈管波長/LED Wave Length(nm) | R:615∽630;G:515∽535;B:465∽480; | |||
5 | LED燈管亮度/LED Luminous Intensity(mcd) | R:90∽150(IF=15mA);G:250∽430(IF=8mA);B:36∽63(IF=5mA); | |||
6 | 顯示屏視角/Viewing Angle | 左右110°;上下60° | |||
7 | 亮度/Brightness (cd/m 2 ) | ≥1200cd/m 2 | |||
8 | 驅動方式/Drive Method | 1/16掃 恒流 | |||
9 | 驅動IC/Driving IC | 16位普通恒流IC | |||
10 | 灰度等級/Color Depth | 12∽16bit 軟件可調 | |||
11 | 刷新頻率/Refresh Rate(Hz) | ≥600Hz | |||
12 | 換幀頻率/Frame Rate(Hz) | 60Hz | |||
13 | 亮度調節方式/Brightness Adjustment | 手動 自動 程控 | |||
14 | 模塊尺寸/Module Size(mm) | 250mm*125mm | |||
15 | 模塊分辨率/Module Resolution(點) | 64*32 | |||
16 | 箱體尺寸/Cabinet Size(mm) | 500mm*500mm | |||
17 | 模組分辨率/Cabinet Display Resolution(點) | 128*128 | |||
18 | 模組箱體材料/Cabinet Type and Material | 壓鑄鋁箱 | |||
19 | 模組重量/Cabinet Weight(Kg) | ≤8.5Kg±0.5 Kg | |||
20 | 開關電源/Power Supply | 5V/60A 超薄電源 1臺/箱 | |||
21 | 工作電壓/Voltage(V) | AC:220V;DC:5V | |||
22 | 平均功耗/Avg. Power Consumption (W/m 2 ) | 400W/m 2 | |||
23 | 最大功耗/Max. Power Consumption(W/m 2 ) | 1200W/m 2 | |||
24 | 維護方式/Service Access | 模塊前維護 | |||
25 | IP等級/IP Grade | IP32 | |||
26 | 工作環境/Operating Temp/Humidity | -20℃-60℃;20%-90%RH | |||
27 | 儲存環境/Storage Temp/Humidity | -30℃-80℃;20%-90%RH | |||
28 | 工作壽命/Lifetime(Normal Temp) | ≥100000H | |||
3.4.2 電視參數
基本參數
型號 | 60E760A |
特色分類 | LED電視,3D電視,云電視,全高清電視 |
屏幕尺寸 | 60英寸 |
屏幕比例 | 16:9 |
屏幕分辨率 | 1920×1080 |
高清格式 | 1080p |
面板類型 | IPS硬屏 |
背光性能 | LED背光源 |
觀看距離 | 4.7米 |
可視角度(水平/垂直) | 178度/178度 |
圖像參數
制式 | PAL/NTSC |
逐行掃描 | 支持逐行掃描 |
屏幕刷新頻率 | 120Hz |
背光壽命 | 160000小時 |
屏幕亮度 | 120cd/m2 |
屏幕對比度 | 10000:1 |
屏幕響應速度 | 3ms |
圖像性能 |
健康全屏變 第Ⅲ代六基色 智能3D引擎,硬屏3D 3D藍光解碼 3D/2D智能轉換 |
音效性能
SRS環繞 | 支持SRS虛擬環繞,SRS truSurround HD環繞聲 |
立體聲 | 支持立體聲 |
揚聲器 | 內置,2個 |
聲音輸出功率 | ≥5W+5W |
音效性能 |
DTS數字影院系統 Dolby解碼 內置2.1聲道數字音響 清脆人聲 |
硬件(功能)參數
操作系統 | Android系統,Android 4.0 |
USB流媒體 | 支持USB流媒體播放,自由聽 |
USB支持移動硬盤容量 | 無限制 |
支持視頻格式 | H.264藍光解霸AVI、MVC、MPG、MKV AVC-1、MPE |
支持音頻格式 | MP3、WMA、AAC |
支持圖片格式 | JPG、JPEG、PNG、BMP |
WiFi(WLAN) | 支持WiFi |
網絡功能 |
SkyCloud,云推送,云健康,云頻道,云同步 語音博士 廣告時間 全網瀏覽 應用商城 直通好萊塢 3D在線點播 無線一鍵通 |
輸入輸出
輸入端口 | HDMI接口,AV接口,VGA接口,分量視頻接口,USB接口,RF射頻端子 |
HDMI接口 | 2個 |
AV端子 | 3組,(2組輸入,1組輸出) |
USB接口 | 3個 |
輸出端口 | 重低音輸出 |
其他接口類型 | 網絡接口,SD卡接口,CA卡插槽,SPDIF輸出 |
外觀參數
外觀設計(顏色) | 超窄邊,金屬拉絲邊框 |
機身尺寸 |
含底座:1356×837×309mm 不含底座:1356×789×70mm |
其他參數
電源要求 | 220V,50Hz |
遙控器 | 按鍵遙控器 |
隨機附件 | 遙控器,內置底座,說明書,保修卡,3D眼鏡 |
其它性能 |
CooFace桌面系統 CooTouch動作識別 多屏互動 健康運動 |
產品質保信息
客服電話 | 400-866-5555 |
質保政策 | 全國聯保,享受三包服務 |
質保時間 | 整機1年,顯示屏3年 |
四、施工組織方案
4.1 施工組織設計說明
會議室弱電工程包括以下子系統(專業)項目:
(1)投票表決系統
(2)視頻顯示系統
我們公司作為專業的工程公司,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施工管理經驗,并以優秀的產品、科學的管理、善打硬仗的施工隊伍、嚴謹的過程質量控制手段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完成了多項同類大型工程的實施工作,并在同業內取得了良好的信譽。對于本工程的要求,我們完全有能力提供一項令用戶更加滿意的工程產品。
4.2 施工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施工前期準備。
1) 公司組建工程施工項目部,確定施工現場的管理和組織機構,并配備滿足需要的人力和物資資源。
2) 施工圖設計。在預定時間內,完成施工圖深化設計,按照相關國家規范(細節附后),結合我公司的設計控制規程,在與設計院、業主與總包等方面密切配合和公司內部設計評審和設計確認的前提下,滿足工程設計原則的總體要求,并及時繪制完成施工圖紙。
3) 系統主材訂貨。根據深化設計結果,確定系統主材需求,按需訂貨。
4) 在進行以上兩項工作的同時,進行現場勘察和進場施工準備。項目主要負責人員與現場有關單位人員會晤,并組織項目部人員勘察工地現場,了解其它相關專業的進度,根據現場情況編制詳實的分項施工進度計劃。同時安排現場庫房和辦公地點,進行進場前施工人員三級教育,組織人員進駐現場準備施工。
5) 在進行以上工作同時,根據本工程特點確定協作單位配合要求。
第二階段:現場施工。
1) 項目部人員根據不同的職責分工,配合處理施工過程中有關的專業協調、過程和最終施工質量檢驗、工程報驗、技術、安全、進度控制等的各類事宜。
2) 在確保質量、安全、進度的前提下,配合其他相關系統預期時間完成各項施工。
第三階段:分系統測試。
根據專業規范和標準要求對本弱電工程各子系統線纜進行測試。
第四階段:系統驗收。
完成以上各項工作后,根據設計方案和專業檢驗標準的要求,在完成綜合檢驗并達到質量優良的目標的前提下,提請有關單位對系統進行驗收。驗收方式計劃采取分系統進行驗收。
驗收合格后,進入質量保修期運行。
在以上各階段的實施中,關鍵在于設計階段的控制,因為各系統的設計深度和質量直接影響到現場的施工質量和系統功能的最終實現,所以必須加強設計階段的組織管理和質量保證措施。另外,現場施工過程的環節控制,其控制內容包括管線施工、系統測試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
保證設計和施工質量的相關措施內容參見《工程質量保證體系以及措施》。
對工程項目實施的整體流程參見附表《工程部項目實施工作流程》。
4.3 技術措施及方案
(1)施工流程
(2)施工技術要求
對于不同子系統,在施工時又有不同的特點。首先遵守《建筑設備安裝分項工程施工工藝標準》關于“鋼管敷設工程”、“管內穿絕緣導線安裝工程”、“金屬線槽配線工程”章節的內容要求;在此基礎上,我們總結各子系統的詳盡施工工藝。
各子系統的施工工藝如下:
A. 管線敷設
暗管敷設
1)暗配管宜沿最近的路線敷設,并應盡量減少彎曲;埋入磚墻或混凝土內的管子,離表面的凈距不應小于15 mm。
2)當電線管需要彎曲敷設,其轉角必須大于等于90度。每條暗線嚴禁有三個以上的轉角,且不得有“S”彎。在轉彎處不得有皺折和癟坑,以免磨損電纜。
3)進入落地式控制箱的電線管路,排列應整齊,管口高出基礎面不應小于50 mm。
4)埋于地下的電線管不宜穿過設備基礎,線管排列應整齊,在穿過建筑物基礎時,應加保護管。
5)電線管路的轉彎處,彎扁程度不應大于管徑的10 %,彎曲半徑不小于管外徑的6倍;埋設于地下或混凝土樓板內時,不應小于管外徑的10倍。
6)在電線管超過下列長度時,中間應當加設接線盒或拉線盒。其位置應便于穿線。
1*管子長度超過30 m,無彎曲時;
2*管子長度超過20 m,有一個彎時;
3*管子長度超過15 m,有兩個彎時;
4*管子長度超過8 m,有三個彎時。
在垂直敷設時,裝設接線盒或拉線盒的距離為15 m。
7)鋼管配管前應對管子進行除銹涂漆處理。可用鋼管除銹機進行除銹后,內外涂以瀝青漆,但埋設于混凝土內的線管其外表不可進行涂漆處理。
8)鋼管內不應有鐵屑或毛刺,切斷口應銼平,管口應刨光。
9)厚壁鋼管主要采用套管連接。套管連接時,套管長度為連接管外徑的1.5~2倍。接續時使接縫處在套管中央。在套管兩端施焊。嚴禁采用兩管對焊。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10)鋼管進入燈頭盒、開關盒、拉線盒、接線盒以及配電箱時,暗配管可用焊接機固定,管口露出箱(盒)應小于5 毫米。
鋼管連接必須采用跨接線連接,其規格選擇標準如下:
電線管 | 鋼管 | 跨接圓鋼 |
≤32 | ≤25 | Ф6 |
40 | 32 | Ф8 |
50 | 40~50 | Ф10 |
70~80 | 70~80 | 扁鋼25×4 |
11)鋼管與設備連接時應將鋼管直接敷設到設備接線盒內,如不能直接進入時可在鋼管出口處加保護軟管引入設備,其管口處距地面不應低于200 mm,,并且應包扎嚴密;在室外或潮濕環境下可在管口處加設防水彎頭,由防水彎頭引出的導線應套絕緣保護軟管,經彎成防水彎頭后再引入設備。
12)軟管與鋼管或設備連接應用軟管接頭連接,軟管應用管卡固定,其固定距離不應大于1 m,不得利用金屬軟管作為接地導體。
13)管內絕緣導線的額定電壓不應低于500 V。
14)管內穿線應在建筑物的抹灰、粗裝修和地面工程結束后進行,在穿入導線前,應先將管子中的積水以及雜物清除干凈。
15)不同系統、不同電壓、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于同一根管內或線槽內的統一根孔槽內。
16)橫向敷設的報警系統傳輸線路采用穿管布線時,不同防火分區的線路不宜穿入同一根鋼管內。
17)導線在管內不得有接頭和扭結,其接頭應在接線盒內進行連接。
18)管內導線的總截面積(包括線外保護層)不應超過管子截面積的40%。
19)弱電系統的傳輸線路宜采用不同顏色的絕緣導線,同一工程中相同線別的絕緣導線顏色應當一致,接線端子應有標號。
20)導線穿入鋼管后,在導線出口處,應裝護線套保護導線,在不進入箱(盒)的垂直管口,應將管口密封處理。
21)不同系統的線纜,盡可能用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別,如難以用顏色區別時,穿線后可在線纜表面臨時用不同顏色的塑料膠帶加以區分,臨時標記可不分線芯,但線纜兩端的標記必須一致。
明管、橋架敷設
1)電線管路的彎曲處,不應有褶皺、凹穴和裂縫等現象,彎扁程度不應大于管外徑的10%。彎曲半徑不小于管外徑的6 倍;如果只有一個彎時,不可小于管外徑的4 倍。
2)在電線管超過下列長度時,中間應當加設接線盒或拉線盒。其位置應便于穿線。
1*管子長度超過30 m,無彎曲時;
2*管子長度超過20 m,有一個彎時;
3*管子長度超過15 m,有兩個彎時;
4*管子長度超過8 m,有三個彎時。
3)明配于潮濕場所和埋于地下的鋼管,均應使用厚壁鋼管;明配于干燥場所的鋼管宜使用薄壁鋼管。
4)鋼管內外應刷防腐漆,表面再刷灰色漆(或按設計指定顏色)。敷設于有腐濁性氣體的場合的鋼管,應按設計進行必要的防腐處理。使用鍍鋅管時,在鋅層剝落處也應刷防腐漆。
5)明配鋼管的連接應采用絲扣連接,連接處應做接地跨接線。
6)明配管應排列整齊,固定點的距離應均勻;管卡與終端、轉彎中點、弱電設備或接線盒邊緣的距離為150~500mm中間管卡最大距離如下表:
7)鋼管進入燈頭、開關盒、接線盒及控制箱時,應用鎖緊螺母或護圈帽固定,露出鎖緊螺母的絲扣為2~4 扣。
8)明配管經過建筑物伸縮縫時,為防止基礎下沉不均,或由于管子的熱漲冷縮而損壞管子和導線,須在伸縮縫處加設補償軟管。
9)當導線穿越建筑物墻壁時須安裝保護管。當與其他管道相交叉時可將明配線改為部分暗配,進行保護。
10)在無機械損傷的室內,部分導線可以利用塑料線卡或鋼精軋頭直接沿墻敷設。一般直接敷設在室內粉刷完成后進行,線卡固定距離根據可導線截面大小確定,一般為150 mm~200 mm。
11)直接敷設的導線在終端、轉彎和進入弱電設備、接線盒處,均應裝設線卡固定,線卡與終端、轉彎終點、弱電設備或接線盒邊緣的距離為50mm~100mm 。
12)直接敷設的絕緣導線在彎曲時,不應損傷護套和芯線的絕緣層;彎曲半徑不小于導線外徑的3倍。
13)公用天線系統的視頻電纜常用墻壁電纜方式敷設,一般按水平和垂直方向敷設,水平敷設的標高一般以2.5 m~3 m為妥。
14)墻壁電纜應盡量敷設在較為隱蔽、不易受外界機械損傷的部位,應盡量避免。
15)橋架安裝應有利于穿放線纜。橋架安裝好以后應進行調直,橋架應用壓片固定在支架上。支持橋架的支架、吊架長度應與橋架寬度一致,不應有長短不一的現象。
16)吊架一般應采用直徑為8 mm 圓鋼制成。
17)電纜上下橋架應通過引下裝置,在安裝引下裝置的部位兩側1 m 處應加設加強支、吊架。其上下敷設一般以45度斜坡度進行變化。在某一端內橋架的吊支架應該一致。
18)橋架在水平端每1.5 ~ 3 m 設置一個吊支架;垂直端每1 ~ 1.5 m 設置一個吊支架;距三通、四通、彎頭處,兩端1 m處應設置吊支架。
19)電纜橋架嚴禁采用電、氣焊接。接地螺栓應由制造廠家在未噴涂前焊在每節端部外緣。施工時用砂紙磨去表面油漆,再進行接地跨接。
20)橋架接地應根據設計要求或國家規范進行施工。橋架上各接地點均須進行等電位連接。
21)線槽在安裝時可在地面上連接成3 ~ 4 節一段,再進行安裝。不可在線槽上隨意開口、開槽。
22)線管、線槽、橋架內敷設的導線、電纜不應設接頭。
B. 穿線、測線施工
1)所敷設線纜的形式、規格應與設計規定相符。
2)線纜的布放應自然平直, 不得產生扭絞、打圈接頭等現象, 不應受到外力的擠壓和損傷。
3)線纜兩端應貼有標簽, 應標明編號, 標簽應清晰、端正和正確, 標簽應選用不易損壞的材料, 在將不干膠貼粘好后, 用透明膠帶做二次保護。
4)電纜兩端在滿足設備安裝需求長度基礎上應預留一定長度。
5)纜線彎曲半徑應大于電纜直徑的15倍。
6)電源線與信號線和控制線應分隔敷設。
7)避免電纜接續, 當必須中途接續時應采用專用接插件, 將接續點放在橋架中, 并在圖紙上標注, 以便今后維修。
8)在暗管或線槽中線纜敷設完畢后, 宜在通道兩端出口處用填充材料進行封堵。
9)在穿線施工前, 要對現場的管路和橋架做預檢, 對可能對線纜造成損傷 的部位做處理。
10)在穿線施工過程中, 要用力適度, 避免線纜受力變形或出現斷點, 以致影響后期的傳輸性能。
11)穿線過程中, 鋼管路由出口處及線纜橋架出口處要用塑質護口帽對線纜進行保護,以免劃傷線纜。
12)在設備安裝前, 穿線完畢后, 將線纜預留量盤放在水平金屬橋架內, 做好成品保護工作。
13)各種線纜包裝箱和剩余線纜需返回倉庫, 不得隨意棄留現場。
14)在各種線纜布放前,應對線纜進行通斷測試。
15)在各種線纜布放后,應按國家相關規范要求對線纜進行各項指標測試,不達標及時更換,保證線纜性能達到或超過相關標準要求。
五、 設備安裝及系統調試
5.1 系統設備安裝
機柜安裝
按機房平面布置圖進行機柜定位。在機柜下對應的位置,將抗靜電地板開槽,以保證地板下的電纜引入機柜。當機柜高度超過1.8 米,且設備安裝的數量大于地板的荷載時,將機柜穩裝在槽鋼基礎上,并用螺栓加防松墊圈固定,防止因機柜過重造成地板和設備的損壞。機柜安裝完畢后,水平、垂直度應符合廠家規定。如無廠家規定時,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2mm,水平偏差不應大于2mm。
機架上的各種零件不得脫落或碰壞。漆面如有脫落應予以補漆,各種標志完整清晰。安裝機架面板、架前應留有1.5m空間、機架背面離墻距離應大于0.8m,以便于安裝和施工。壁掛式箱體底距地應符合設計要求,若無設計要求,安裝高度宜為1400mm。在機架上安裝設備時,各設備之間要留有足夠的間隙,以確保空氣流通,有助于設備的散熱。
配線架安裝要求
采用下出線方式、架底位置應與電纜上線孔相對應。
各直列配線架垂直傾斜誤差不應大于2mm。
接線端子各種標志應齊全。
各類配線部件安裝要求
各部件應完整無損,安裝就位、標志齊全。
裝螺絲應擰牢固,面板應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
接地要求
安裝機架,配線設備及金屬鋼管、線槽、接地體,保護接地導線截面、顏色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保持良好的電氣連接,壓接處牢固可靠。接地體電阻小于1Ω。
纜線端接的一般要求
纜線在終接前,必須檢查標簽顏色和數字含義,并按順序終接。
纜線中間不得有接頭。
纜線終端處必須卡接牢固、接觸良好。
纜線終端安裝應符合設計和產品廠家安裝手冊要求。
對絞電纜與插接件連接應認準線號、線位色標,不得顛倒和錯接。
對絞電纜插座和連接硬件的端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使用專用剝線工具剝除電纜護套,注意不得刮傷絕緣層,且每對對絞線應盡量保持扭絞狀態,避免因彎曲等造成線對的發散、分離;非扭絞長度對于5 類線不應大于13mm;4 類線不大于25mm。對絞線間應避免纏繞和交叉。
對絞線與信息插座(RJ45)相連時,必須按色標和線對順序進行卡接,然后,可直接采用鉗子壓緊壓線帽進行端接,也可采用專用打線工具進行端接后再安裝插座帽。對絞電纜與RJ45 信息插座的卡接端子連接時,應按先近后遠,先下后上的順序進行卡接。對絞電纜與接線模塊(IDC,RJ45)卡接時,應按設計和廠家規定進行操作。
屏蔽對絞電纜的屏蔽層與接插件終端處屏蔽罩可靠接觸,纜線屏蔽層應與接插件屏蔽罩360º 圓周接觸,接觸長度不宜小于lOmm。
5.2 系統調試
1.由專人負責硬件、軟件產品的現場安裝、調測、開通、聯機試運行、正式運行。
2.向招標人提交詳細的系統測試方案(測試內容、方法和測試計劃);測試方案由我方擬定,經招標人確認。
3.在試運行期間,提供的產品出現問題或故障時應安排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在2小時內趕到現場,緊急情況應在1小時內趕到現場,進行免費維護。
4.確保其技術建議、提供的設備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保證所有設備能夠按時投入正常運行。
六、培訓及售后服務承諾
6.1 技術培訓
我們始終堅持客戶服務為基本宗旨,并為客戶提供熱情和優質的服務,確保客戶系統的正常運行。公司的技術支持工程師都受過廠家的專門技術培訓,具有多年的工程安裝及維護經驗,其服務質量、效率、態度各方面都深得廣大用戶的好評,也得到同行們的贊賞。
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用戶熟悉設備的安裝、測試及維護的方法,操作命令的功能和使用。
培訓費用:免費
培訓時間:三個工作日
培訓地點:會議室
培訓人數:用戶自定(至少2名)
培訓主要內容:
發言表決系統的操作使用
系統使用步驟與方法
系統常見故障排除方法和日常維護步驟
顯示系統的調校與使用
6.2 售后服務
我公司提供設備安裝、調試所需工具、儀表,并且我公司工程師在現場安裝其設備時,嚴格遵守用戶單位規定及要求。在工程完工后,向客戶提供詳細的產品說明書,并附工程的系統連接圖和布線圖,并向客戶解釋走線的原因及事項。
工程正式運行(即終檢)后,所有設備提供十二個月的免費保修服務,終生維護。在此期間,我們確保故障響應時間不超過12小時,設備的所有硬軟件因質量問題出現故障或不合格部分均由我司免費維修或調換。
七、部分工程案例
浙江省開化縣人大
參會代表
包頭市人大
四川省樂至縣人大
河南省平頂山人大
鄭州市管城區人大
部分人大會議項目案例名稱:
南京市玄武區人大會議室 北京市密云區人大 湖北省宜昌市人大
太原市杏花區人大會議室 太原市晉源區人大 遼寧省營市人大
遼寧省大石橋人大會議室 通遼市人大會議室 重慶市北碚區人大
重慶市豐都縣人大會議室 四川省宜賓市人大 四川省德陽市人大
成都市金堂縣人大會議室 成都市郫縣人大 曲靖市麒麟區人大
廣東省陽春市人大會議室 陽江市陽西縣人大 惠州市惠城區人大
茂名市茂南區人大會議室 珠海市香洲區人大 清遠市清城區人大
廣西省來賓市人大會議室 廣西省蒼吾縣人大 長沙市開福區人大
湖南省龍山市人大會議室 福建省長樂市人大 福建省永定縣人大
珠海市雷蒙數字音頻設備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吉大路2號國際會議中心6F
電話:0756-3212277 0756-3212279 (30線)
傳真:0756-3212278
微信號:RESTMOMENT雷蒙電子
網站:http://www.restmoment.com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