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耳機孔為何死守3.5毫米?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上善如水 2015-03-24 11:21:17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現在的手機朝著輕薄化的方向發展,看到僅六七毫米厚度的手機已不再覺得稀罕,因為有幾個著實“變態”的手機廠商已經將手機做到了五六毫米,比如金立、OPPO、vivo等。
相信不少人有著這樣的疑惑:為何在手機如此纖薄的今天,手機耳機孔仍堅持3.5mm的規格,而不是選擇2.5mm或者自立門戶,選擇其他方案呢?
自立門戶:吃力還不討好
在至少七八年前,手機耳機孔還不像今天清一色的3.5mm插口,有些手機廠商選擇自立門戶,采用自己的標準。有些廠商曾采用過2.5mm和3.5mm規格之外的接口,但是想象一下,用戶買了一款采用非主流接口耳機方案的手機,意味著只能使用專屬的耳機,即使用戶家里已經有好多條3.5mm的耳機,但一旦購買了此類手機,也就意味著用戶必須先放置這些3.5mm的耳機而使用手機自帶的耳機。
經過時間驗證后,對于手機來說,其它接口的手機大多都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選擇,很多人還是更青睞主流的3.5mm接口。
2.5mm:進一步,但差一步
提起2.5mm,最先想到的就是諾基亞,諾基亞當時有幾款手機采用了這樣的標準,比如5610、6300等。不得不承認,相比三星的扁接口,諾基亞采用2.5mm還是明智了那么一點,因為采用2.5mm方案的手機明顯要比扁接口耳機孔的手機多,甚至森海塞爾還專門有2.5mm的耳機。
但相比扁接口方案,2.5mm的優勢也就僅此而已了,更通俗地講,小編不會像痛恨扁接口方案一樣怒罵2.5mm方案,但也絕對不會為它多說一句好話——實在沒啥好說的。
3.5mm:擁抱大同
了解完以上兩種情況,我們便不難理解現在的手機為何都采用3.5mm標準了:一方面耳機這個東西比較主觀,很多用戶一般都有自己喜歡的耳機,不能讓用戶一換手機就換耳機,所以很多手機廠商干脆不附送耳機了,當然這也是出于成本考慮。
另一方面,音響等其他外放設備都是3.5mm的標準,對于不是3.5mm接口的手機而言,用戶買一條耳機是小事,但不能讓用戶換音響吧,況且音響都是3.5mm的標準,用戶也沒得換呀。
所以在經歷了挫折與失敗后,越來越多的廠商放棄了其他標準,而是采用3.5mm的標準,最終實現了今天的手機耳機孔大同局面。
看完了這些,相信大家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手機耳機孔都是統一的3.5mm標準了,這無疑使我們的音樂生活更加方便,切換起來也更加無縫。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