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或掌控4K/8K電視技術話語權
來源:攝影時代 編輯:lanyanling 2014-08-29 18:23:57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近日,據外媒報道,由索尼、松下等7家日本主要電子制造業巨頭在共同出資組建的專利共同管理公司“ULDAGE”(United License for Digital Age )發布一份公告,該公司將共同管理上述7家公司所擁有的下一代超高清電視機技術專利,即4K電視(屏幕分辨率3840×2160)和8K電視(屏幕物理分辨率7680×4320)相關專利。
報道稱,公告中顯示,這家專利共管公司宣稱此舉目的是為了加速日本4K/8K電視直播的普及。
專利聯盟頻頻展開
除了與上游面板廠垂直合并,日系企業還開始“連橫”,以擴大在上游領域的控制能力。在OLED屏幕上,索尼運用的是噴霧劑技術,松下采用噴墨打印機技術原理,雙方共投資3.74億美元在日本建立了一家實驗生產線工廠。雖然他們之間的合作最后沒有開展起來,索尼宣布暫停OLED研發,但松下卻沒有放棄,仍然在努力中。
昔日輝煌的日系彩電企由于自身和大環境因素影響,漸漸退出歷史舞臺,中、韓彩電企業逐漸嶄露頭角。但,在電視畫質等專利技術方面,日系家電企業擁有不少專利。包括;索尼、松下、東芝等過去曾經在全球彩電市場引領世界的廠商,現在手中儲備著大量的電視技術專利。
據投影時代網了解,目前日本企業重點關注的領域是高新技術,主要集中在IT、信息、汽車、電子等方面。隨著中國產業信息化的發展,很多專利技術成為中國企業無法逾越的門檻。相關業內人士分析,日本家電企業的無形資產實際上已經超過了有形資產。
國內企業值得警惕
日系企業一次又一次組成聯盟,除了抬高技術門檻,還意味著成本的降低。對于始終缺乏核心技術的中國彩電廠家來講,這無疑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電視行業在智能電視出現后,被業內視為朝陽企業。相較于中、韓彩電廠商,日系彩電企業在這一方面和他們還有差距。不過,4K技術,卻為日系家電帶來了新契機。索尼平井一夫不止一次的表述,不會放棄電視業務,在高清4K電視市場上,將全力投入。在中、日、韓彩電企業的共同發力下,4K電視的價格從云端走向地面,即使一般消費者也有能力選購。相關也內人士分析,日系廠商目前所面臨的中、韓等國廠商的激烈挑戰,其程度遠遠超過 CRT時代,價格調整將有利于4K電視的普及。面對競爭激烈的超高清市場,日系企業選擇技術戰,或將對正在發展UHD電視的中、韓企業帶來一定影響。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在以液晶主流的平板電視領域,國內企業目前未能突破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瓶頸。在最重要的面板、核心模塊制造和供應環節上,也不具有話語權。彩電企業如果不想出應對之策,很有可能在這一輪4K電視大戰中“擱淺”。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