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音樂與緊急廣播切換問題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航行150 2013-12-13 07:39:15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目前,在新建或改擴建的大廈或公共娛樂場所,設計安裝背景音樂系統,應該說是很普遍了,而作為火災緊急情況下的緊急報警廣播系統,則是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98)必需要考慮安裝的。這兩個系統功能相近,為了節約開支,最大限度地利用相同功能的設備,越來越多的設計將這兩個系統綜合考慮,使之能夠兼容實施。然而這種設備兼容的前提是:必須保證兩個系統在遇有緊急情況下,能夠進行信號的“切換”,使緊急報警廣播處于絕對優先的狀態。
一、需要進行切換的幾種情況
在實際使用中,一些新建的大廈基本上都是多用途的,既有商場,又有娛樂,還有辦公、客房,一方面有自己辦公,還有一部分出租。這樣就使整個大廈的背景音樂系統在播放過程中,不同的區域又包含著許多其它信號的插入播放,這種信號的插入包括
⑴在正常播放背景音樂的同時,應具備臨時廣播找人、宣傳廣告插入的功能。其形式是以中斷或疊加其背景音樂的廣播之中。
⑵無人值守作息時間的插人。按照既定時間順序向有關位置插入作息時間(鐘聲、音樂或其它音響效果)。
這種信號的插入是在背景音樂系統中的信號“插入”,而本文所談的“切換”,是指遇到緊急情況下背景音樂與緊急報警廣播的切換,在這種切換中緊急報警廣播是絕對優先的,也就是系統在接到緊急消防信號時,不管背景音樂在何種狀況下,系統都將切換到緊急報警廣播狀態,從而完成“切換”的任務。
“切換”包含以下幾種方式:
①全切
當大廈任一區域出現緊急情況,依據“設計規范”的要求,系統應向事故樓層與相鄰樓層實施緊急報警廣播。這時,其它的樓層不作緊急報警廣播,但是停止播放正常的背景音樂,處于啞音狀態。這種“切換”的方式稱為“全切”,其形式是將背景音樂與緊急報警廣播信號源的低電平信號與相應報警樓層功放前的信號同時切換。這種方式設備中的信號源共有兩套,功率放大器、揚聲器等其它中間設備都是“兼容”的,但功率放大器的信號輸入端需帶有優先口輸入。
②相關樓層的切換
這種方式與“全切”方式的不同點就在于,遇有緊急情況,緊急報警廣播只向事故樓層與相鄰樓層切換廣播,而其它樓層在不需要特殊要求廣播的情況下,照常播放背景音樂。這種方式中主要的設備(包括信號源、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基本上有兩套,即:背景音樂一套,緊急報警廣播一套,這種方式系統中的揚聲器是共用的。但是相對來講緊急報警廣播設備用的很少,其中的定壓式功率放大器,只要能夠滿足3-4層的廣播功率就可以了。這種方式的“切換”其原理是通過消防設備的控制模塊聯動事故層以及相鄰層,使之將緊急報警廣播設備啟動,切換并向相關的樓層實施緊急報警廣播。
另外在系統設計的時候,按每一樓層安裝一臺功率放大器(這種方式適合每樓層面積較大,所安裝的揚聲器數量符合功率放大器與之相適應的功率),在這種情況下,既可滿足主要設備共用一套的“兼容”方式,還可以實施不需要緊急報警廣播的樓層依然播放背景音樂。其切換原理為:通過消防設備聯動相關樓層的控制模塊,使之緊急報警廣播的信號切換到相關樓層功率放大器的輸入端(利用優先輸人插口或用繼電器長開接點),由此完成“切換”的工作。
二、切換的形式
1、電子優先線路的切換方法
采用這種具有優先插口的設備進行切換是很方便的。特別是在樓層不高,功能簡單的場所里,只作背景音樂與緊急報警廣播的切換,是很常見的切換方式。這種帶有優先插口功能的設備,在絕大部分專業的公共廣播設備里都有。因國內外廠家的設備設計思路不同,有的優先口設計在前置放大器上,有的是設計在末級的功率放大器或合并式放大器的信號輸人端,還有的廠家專門設計了信號優先級不同的輸出選擇器,這種設備有4個獨立的信號通道,每個通道根據緊急情況,按1-4的優先次序輸出,從而可以解決形式多樣的信號插人與切換功能的工作。但是如果信號插入的形式很多而且切換的要求復雜,單純采用優先口進行切換是滿足不了要求的。
2、開關式的強切換方法這種方法是利用繼電器的常開、常閉接點來實現切換。一般地講背景音樂信號經由繼電器的常閉接點傳輸,而需要緊急報警廣播的時候,繼電器在接到指令后工作,常開觸點接入緊急報警廣播。這種方式是任何一種切換方式都離不開的。為了滿足不同情況下的切換方式,復雜一點的項目均采用以上兩種切換方式共用的方法,以完成復雜的“切換”要求。
3、手動切換
手動切換功能是每一個系統中都不可缺少的,手動切換是指在規定的自動切換時需要對其它的樓層或區域也要廣播時,實施手動選擇切換。
三、系統切換設備的選擇
系統的“切換”離不開“切換”的指令,而“切換”的指令無疑是來自消防控制設備,目前在切換設備上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背景音樂系統設備自己配接一套緊急報警廣播控制設備,其工作原理如圖1。
這套緊急報警設備只要接收到消防設備傳輸過來的事故樓層的緊急信號后,經矩陣器連帶相鄰層(即+/-層)激活相應樓層的繼電器,使緊急報警信號按照相鄰層報警的原則將緊急報警信號播放出去。
另一種是充分利用消防控制設備的聯動控制系統的控制模塊來進行切換。該控制模塊是消防控制設備總線制聯動控制的執行器件,當火災報警時經邏輯控制關系,由模塊內的繼電器觸點的動作來啟動或關閉外控設備。由此控制模塊來實現事故樓層與相鄰層的信號切換,采用這種方式是很方便也很經濟的。
在消防控制系統中,基本上按每一樓層作為一個分區,并在每一分區中安裝相應的控制模塊,作為緊急報警廣播而言,
事故層與相鄰層的控制模塊的啟動是由消防控制設備來完成的。采用這一方法可以省去背景音樂設備中配接的緊急報警控制設備,為此就可以完成背景音樂與報警廣播的切換。
四、切換過程中的控制設備
在背景音樂與緊急報警廣播的切換過程中,其關鍵的問題是控制相應設備的工作。無論是采用背景音樂自己配接的緊急報警切換設備,還是利用消防控制設備的模塊進行切換,其所要控制的設備包括:
(1)電源部分,當背景音樂系統處在夜間或節假日時,設備的電源系統在接到消防控制信號后,自動將已經關閉的電源打開并向系統供電,使系統處于工作狀態。
(2)向緊急報警廣播信號源發出聯動指令,使之能夠向系統傳輸緊急報警廣播信號。
(3)切換事故樓層及相鄰樓層的信號通道。
在進行系統設計的過程中,選擇背景音樂與緊急報警廣播信號的“切換”方式,首先應從大廈或建筑物的功能和要求去考慮,本著可靠、簡單、投資少的思路去選擇,才是科學的態度。
廣播分區矩陣器是為公共廣播系統開發設計的,機器借鑒當今國際領先的技術和工藝,具有12路音樂輸入、12路呼叫輸入、12路線路輸出,電路合理,性能可靠。 廣播分區選擇器是公共廣播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可以把整個音頻信號按照客戶的不同要求進行合理的分區,通過按鈕可以使相應區域播放或停播信號,功放的輸出經廣播分區選擇器的各繼電器觸點(斷開、閉合),分別送到各揚聲器區,功放到各揚聲器區的信號是并行傳輸的,1臺廣播分區選擇器具有12路音頻信號輸入,12路音頻信號輸出,,如果超過12個分區,可以再并聯廣播分區選擇器來擴展分區;廣播分區選擇器的電路合理,性能可靠,是公共廣播系統的優選產品。
GST-LD-8305型輸出模塊設計說明書
GST-LD-8305型模塊用于總線制消防應急廣播系統中正常廣播和消防廣播間的切換。
1.1.1 GST-LD-8305特點
GST-LD-8305型輸出模塊用于總線制消防應急廣播系統中正常廣播和消防廣播間的切換。模塊在切換到消防廣播后自回答,并將切換信息傳回火災報警控制器,以表明切換成功。
1.1.2 主要技術指標
(1)工作電壓:
總線電壓:總線24V
電源電壓:DC24V
(2)監視電流:
總線電流≤1mA
電源電流≤3mA
(3)動作電流:
總線電流≤3mA
電源電流≤20mA
(4)線制:
a. 與火災報警控制器采用無極性信號二總線連接,與電源線采用無極性二線制連接
b. 可接入二根正常廣播線、二根消防廣播線及兩根音響線
(5)輸出容量:接入正常廣播時,每只模塊最多可配接50個YXG3-3/YXJ3-4A型音箱
不接入正常廣播時,每只模塊最多可配接60個YXG3-3/YXJ3-4A型音箱
(6)使用環境:
溫度:-10℃~+55℃
相對濕度≤95%,不結露
(7)外殼防護等級:IP30
(8)外形尺寸:86mm×86mm×43mm(帶底殼)
1.1.3 結構特征、安裝與布線
GST-LD-8305型模塊的外形尺寸及結構與GST-LD-8319輸入模塊相同,安裝方法也相同,其對外端子示意圖如圖7-13:
圖7-13
其中:
Z1、Z2:接火災報警控制器信號二總線,無極性
D1、D2:DC24V電源輸入端子,無極性
ZC1、ZC2:正常廣播線輸入端子
XF1、XF2:消防廣播線輸入端子
SP1、SP2:與放音設備連接的輸出端子
布線要求:無極性信號二總線采用阻燃RVS雙絞線,截面積≥1.0mm2 ,DC24V電源二總線采用阻燃BV線,截面積≥1.5mm2 ,正常廣播線ZC1、ZC2 消防廣播線XF1、XF2 及放音設備的連接線SP1、SP2均采用阻燃RV線,截面積≥1.0mm2 。
注意:如果GST-LD-8305模塊接入正常廣播線,需要在正常廣播線和GST-LD-8305模塊之間串接兩個250V-22μM雙極性鋁電解電容器。
1.1.4 應用方法
系統接線圖如圖7-14所示。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