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筒模式轉換技術的發展之路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ann 2011-10-08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數字信號的傳輸路徑已經很好地搭建起來。無論是錄音棚還是現場擴聲,抑或是轉播和后期制作領域,一系列高科技接口和傳輸協議為我們帶來了干凈而可管理的聲音數據包,每個人都對此感到滿意。但障礙仍然存在。那就是在每個處理環節的末端,音頻信號都是絕對的模擬信號。
這是由于聲音必須以物理聲波的形式觸發我們聽覺器官所決定的,是一個無法改變的真理。在整條信號鏈中勢必存在模擬和數字相互轉換的門檻,而整個業界也始終沒有停止對這一核心區域的探索。曾有關于數字揚聲器的實驗,比如1 Limited過去曾嘗試將數模轉換放置在揚聲器的驅動單元上,但此類解決方案始終只是一個混血兒,因為一個純種的數字設備是永遠無法產生能讓人們聽到的聲音的。
然而近期,業界在整個信號鏈的前端取得了突破。雖然絕大多數觀察者認為數字話筒仍然也只是模擬設備和數字設備的混血兒,但這無法阻擋一些業界巨頭推出產品并對其做出重新定義: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在儲備技術力量,并尋求他們認為恰當的時機將新產品投入生產。
與揚聲器的原理相反,數字話筒內置一個常規的模擬振膜以及一個緊挨著的模數轉換器。這是Beyerdynamic最早于1998年提出的MCD100,我們可以認為它是一個超時代的產品。經過這些試水,Beyerdynamic現在堅信整個業界前所未有地需要品質優良的模擬解決方案。“在MCD100被推向市場之時,市場還沒有對它做好準備,”Beyerdynamic專業音頻業務經理Wolfgang Ernst說道。“我認為現在一個好的模擬話筒比數字話筒更受歡迎,特別是現在整個市場都在追求或重新找回‘模擬’的聲音。我們的MC840只是這種標準的送信人。當然,如果對于數字話筒的需求強烈且肯定的話,我們勢必將在這一領域大展拳腳。
“近年來,三家德國話筒制造商認為大環境對于數字話筒來說已經更加成熟。Neumann的D-01開啟了一切,它擁有可遙控的指向特性。而將信號在振膜環節直接轉化成數字信號又被重新提上日程,在四月的NAB展會上,Neumann的母公司Sennheiser推出了MKH 8000系列。這些話筒可以通過增加一個被稱作MZD8000的數字化模塊和適配線纜來實現數字化,這個家族一共擁有六位成員:全指向性的MKH 8020,心型的MKH 8040,超心形的MKH 8050,短槍MKH 8060以及長槍MKH 8070——此外還有可以在調音臺甚至后期制作環節可以任意調節指向性的MKH 800。
“數字話筒必須被認為是整個數字音頻信號鏈中第一個環節,”Sennheiser的Guillaume Ehret說道。“它的優勢在現場擴聲和錄音棚中已經變得越來越明顯,特別是當這些話筒和其它數字設備一起使用時,優勢更加突出。第一個特點就是極低的本底噪聲;其次,它也通過對低電平信號的良好響應極大地擴展了動態范圍;此外,相對于模擬系統來說,它還具有更加靈敏的瞬態響應、更好的解析度和更加優異的抑制反饋的能力。所有這一切都為觀眾帶來了新的體驗,也使工程師的工作變得更加輕松。”“廣播行業將會極大地得益于由數字話筒作為組成部分的系統。像足球和橄欖球這樣的項目需要數字槍式話筒來清晰和準確地捕捉現場聲音。這種新的工具將會是高清視頻和立體視頻最好的搭配伙伴。”
去年,德國話筒先鋒Schoeps在名為《數字話筒和AES42》的白皮書中為這一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將AES42作為這項技術的傳輸協議,通過此協議數字話筒便可以和錄音系統或調音臺等后級設備連通。AES42能夠使得模擬到數字的轉換在振膜上進行,消除了模擬增益的環節。
Schoeps近期推出了一種數字槍麥SuperCMIT,聲稱此項技術的應用可以“相對于模擬技術增加價值”。具體針對SuperCMIT來說就是更好地隔離那些噪聲,如街道的噪聲、房間聲、觀眾或是經過的人群登任何有可能干擾錄音的聲音。據Schoeps介紹,新的數字話筒極大地減少了不必要的噪音,甚至在直達聲的低頻方面都保證了非常好的音色。“即使是話筒衍射管很長的槍麥都很難做到這一點,”制造商說。“這使得SuperCMIT成為了電影拾音和體育轉播的理想工具。它同時還增強了室內錄音的良好效果。”
“在白皮書中,Schoeps指出數字話筒的優勢還在于對外界電磁干擾的抵御,同時還有很多操作方面的便利:如電平和指向性可以在調音臺上調節;話筒自身就能夠傳遞狀態數據;此外它還能夠記錄用戶預置。
另一方面,模擬話筒的優勢在于臨時更換并不會影響到整體的制作;它們不需要軟件升級;使用的電力更少;不同品牌之間都有著同樣的標準接口;它們更加被人們熟悉,便于使用;它們沒有信號延時的問題;而且擁有更大的動態范圍潛能——24bit狀態下的AES42協議的動態范圍上限為144dB,而高端模擬話筒則能夠承受超過155dB的動態范圍。
因此白皮書總結到,以遙控方式進行操作的便利必須和延時、同步、采樣率轉換、梳狀濾波效應、操作設置復雜以及整體系統的復雜程度這些因素同時考慮。由此看來,其它的話筒廠商對于這種未經證實技術的謹慎態度就變得可以理解了。
目前,美國錄音設備、調音臺和話放制造商Sound Devices對于這種話筒技術的態度基本上代表了整個業界的普遍狀態。“從理論上講,”公司表示,“在振膜環節進行轉換是能夠得到一個高動態范圍的。同時隨著數字信號在話筒內部經過DSP的處理,能夠獲得增益調整、頻率調整和動態效果等各方面的功能。”隨著符合AES42標準的設備不斷被Neumann、Schoeps和Sennheiser所研發出來,Sound Devices也將會對它在調音臺和錄音機上的應用進行評估。AES42在很多領域的優勢已經變得顯而易見。但它究竟是否適合同期錄音還有待觀察。這類解決方案通過最大程度地減少模擬線纜的長度來提高音質,但在傳統設備中加入轉換器也極大地增加了各種各樣的成本。成本仍然是阻擋高端技術普及的關鍵因素。
“DPA自然也已經意識到了這種改變和發展正在進行,”DPA的亞太地區銷售經理Ken Kimura說道。“但為了獲得專業級的質量,需要大量的經濟投入。為每一個振膜都配備一個轉換器是這項技術的核心優勢所在,但最終我們所得到的,也僅僅是在話筒中植入了轉換器。我們已經有了功能強大的模塊化系統,所以實現更多的功能也已經成為可能。盡管如此,現有的解決方案的成本的確太高。”
“我懷疑話筒性能的巨大進步是否真的可以實現,因為我們并沒有采用與現有技術完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數字媒體專家Dave Shapton補充道。“你不得不考慮,在現有設備已經具有極高質量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夠將性能大幅提升。當我們使用一只優質的常規話筒進行24-bit高采樣率的數字錄音時,我們距離獲得最大動態范圍的目標就已經不遠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數字錄音技術的良好品質最終將會阻擋數字話筒所能夠獲得的終極音質。”
正當高端研發機構著手研究上述課題時,那些不被主流業界所關注的個人錄音室行業已經在這一領域邁出了大膽的一步。從Portastudio這個有著業界速溶咖啡之稱的品牌開始,這種突破性技術以USB話筒的形式展示在所有人面前。和家庭錄音室一樣,個人廣播是展示這種即插即用技術的最佳平臺。
澳大利亞的R de話筒推出的個人廣播USB話筒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這款被稱作Podcaster的產品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款廣播級的USB話筒,它通過USB的方式與個人電腦無縫連接。同時,它還提供一個高阻抗的耳機放大器,以便進行直接監聽,此外,該話筒還配有一個音量控制和軟件——此外還有話筒架和長達五米的USB線。
此外,美國的Samson Audio也聲稱創造了另一個世界第一——Q1U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專業USB電容話筒。它配有一個令聲音平緩的釹制配件,能夠承受極高的聲壓級,該話筒經由一個高質量的話放和模擬-數字轉換器,通過USB線纜和電腦連接。可下載的控制軟件還為用戶提供了輸入電平、音量控制、高通濾波器和反相等功能。 縱觀全局,究竟是那家制造商最終會生產處數字手持話筒呢?Neumann是否有可能夠憑借龐大的高端客戶群而率先進入這一市場?抑或是Behringer推出一個直接將聲音上傳至網絡的話筒?在每一個領域中,產品設計的撲克游戲都在繼續。
為了首次將數字話筒技術投入其適合的應用場合,英國BBC Radio One 最近在歌手 Leona Lewis 在Hackney Empire劇場舉行的演唱會轉播中使用了24只Neumann數字話筒。這場演出是該劇院為了慶祝2012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系列活動之一。七只TLM 103D、四只KMS 105D和13 KM 184D和Evolution系列和兩只MD421模擬話筒共同使用。所有的Neumanns數字話筒都通過一個定做的48通道可跳線AES多軌系統送入一臺DiGiCo SD Rack,所有相關設備以及AES話筒線都由倫敦VDC Trading公司提供。SD Rack包括8個AES42輸入模塊,有效地避免了添加另一個外置轉換器的必要,在話筒振膜和轉播設備之間搭建了一個全數字化的信號路由。信號的控制由一臺DiGiCo SD9數字調音臺進行,它通過一臺XTA DP448進行系統控制,并使用AES左通道和右通道向一對K-Array KR400提供信號。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