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視頻會議系統特色技術呈現(二)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作者:Tyrael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1-04-08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三、QoS:高品質傳輸保障
在網絡中應用QoS并非新技術,但要在視頻承載網上實現流媒體QoS卻是一個新的技術熱點。企業對視頻技術的創新追求是流媒體技術成為應用的主流。流媒體的播放有嚴格的實時性要求,要求在特定的時間間隔內將特定的數據單元解碼顯示。而目前流媒體業務開展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媒體文件播放中的停頓,馬賽克等現象,還有大量用戶突發訪問一個熱門內容時服務器處理困難等等,這些問題都涉及到流媒體的QoS保證。企業視頻由于大多應用于關鍵業務,而且與語音、數據同步傳輸,因此對網絡傳輸品質有更高要求。流媒體QoS需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帶寬占用及延遲抖動。
眾所周知,視頻和語音等統一通信是網絡中最耗用帶寬的應用之一。帶寬的限制一方面會影響到視頻播放的質量;另一方面,由于流媒體應用消耗帶寬大,會與網絡中的其他業務爭用帶寬,從而對這些業務的正常操作造成影響。 另外,IP網絡對視頻數據的分組存儲轉發機制決定了延遲和抖動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對流媒體傳輸而言,端到端的延遲應該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流媒體QoS采用了先進的視頻編碼方案,在提高視頻數據壓縮效率的同時,盡可能消除視頻中的冗余信息,使得信源編碼輸出的數據量盡可能少,從而適應網絡最低傳輸帶寬的情況。同時,可以提供靈活的視頻質量分級來最大限度地適應網絡的動態特性,盡可能為用戶提供好的視頻質量。 可擴展性編碼技術增加了編碼輸出碼流,適應網絡帶寬動態變化的靈活性,將多媒體數據壓縮編碼成多個碼流。其中一個可以獨立解碼,稱為基本層碼流,其他的碼流稱為增強層。它們不可以單獨解碼,而只能與基本層和它以前的增強層聯合在一起解碼,用來提高觀看效果。接速率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暫時性幀率降低或分辨率的降低。
四、狀態呈現:實現透明通信
提到狀態呈現(Presence),首先想到的是QQ、MSN等即時通信(IM)應用。視頻已經實現了通信雙方的面對面溝通,還需要預先了解其狀態信息嗎? 答案是肯定的。特別是在與企業業務流程實現融合的視頻通信中,Presence技術與視頻的結合將成為一個新的重點技術。事實上,在企業運營中,各個業務流程基于統一通信發起和執行的過程,可以很好地利用狀態服務實現對話雙方的透明通信。 Presence用以傳達用戶狀態以及用戶通過一組設備進行通信的能力,如:聯機、忙碌、離開、脫機等狀態。這些狀態信息反映出與該用戶與其他用戶實現通信的可能性。 一個最簡單的Presence過程如下:一個用戶(Watcher)訂閱(SUBSCRIBE)他感興趣的另一用戶(Presentity)的Presence狀態,Presentity接受訂閱請求。以后當Presentity的狀態發生變化之后,他會發布(PUBLISH)自己的新狀態,這個新狀態會通知(NOTIFY)給Watcher。從系統的角度來看,視頻前端設備與IM系統中的用戶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系統應時刻了解各前端設備是否已登錄到系統;是否正在被用戶訪問,以及被哪些用戶訪問等等。
五、協議兼容:在混合中統一
除了視頻應用本身的技術熱點外,在企業中,除了應用和部署一套IP視頻系統,并要實現與語音、數據通信平臺的“統一”,以及與企業經營決策的各個業務流程相互融合與嵌入,還要面對跨網絡互通、跨功能互操作和跨設備通信的諸多問題。 理論上,視頻可以為企業運營各個環節提供多種多樣豐富的服務,從最常見的會議、監控到播放、通信、移動等端到端的交互功能。以視頻為帶動,在統一通信的架構下,企業可以構建自己開放的、性能完善且功能強大的信息交流系統。但這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就是針對于不同的應用,可能有不同的協議和標準,這些標準、協議如何在同一個基于IP的統一通信承載網上實現兼容。再加上企業在部署自己的視頻通信系統時,對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有不同選擇,那么能夠構建一個支持豐富的協議和兼容多種標準,以實現在單一網絡環境中提供更多應用功能的綜合性平臺,就成為企業在視頻部署中最常面對的技術難點之一。 視頻應用具有非常豐富的底層標準和協議,大致可以分為硬件設備的協議和軟件視頻應用協議兩大類型。硬件協議最基本的是國際電信聯盟ITU建立的H.320標準。幾乎全球的硬件視頻設備廠家都遵循這一標準,并推出了基于H.320標準的視頻會議系統,如華為、Polycom,Vcon,Vtel,RADVISION等廠家。而軟件視頻會議系統的視頻編碼則多采用互聯網標準化組織ISO的MPEG4標準規范。MPEG4的帶寬適應范圍廣,支持碼率從9.6Kbps到8Mbps,壓縮率更高。
在相同的網絡帶寬情況下具有更好的視頻圖像效果。目前硬件協議和軟件協議之間已經開始出現融合和兼容的態勢,在硬件視頻協議中,H.323協議族的H.264編碼就采用了MPEG4的技術規范。 在實際應用中,用戶在使用視頻會議或者監控、通信等服務時,構建一個統一的通信平臺,使得各種應用能夠融合統一。避免設備、應用間不能互通、協作的問題是實現企業統一通信非常重要的門檻。例如,同時支持3G、H.323、SIP和Wi-Fi、WiMAX等協議之間的互通等,用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靈活組合。在這方面,RADVISION提供了一個在統一通信業務平臺(UCS)上,實現視頻會議、桌面應用、IP電話、3G移動視頻應用、視頻監控、視頻存儲六方面融合的協同解決方案。UCS的技術核心在于,可以兼容各種網絡協議和媒體控制處理標準。協同各種終端以及Office桌面軟件,實現多協議的轉換和協同的“五混”――混協議(支持多協議)、混音、混屏(視頻協同)、混網(移動網和互聯網融合)、混終端。RADVISION公司是H.323協議的發明者之一,也是后來眾多協議的主要發起者和標準制定成員。因此,其實現了通過底層協議融合的方式,支持不同網絡協議的混合,實現對多種最終應用簡化的思路。 企業希望獲得高品質、高清晰和高度簡化的視頻技術,并將其應用在所有需要交流和溝通的領域,如通話、會議、談判、培訓、監控,甚至遠程醫療。利用這些技術,通信者不再需要地理位置上的“貼近”,因為網絡代替了巨大的物理空間距離。未來我們只需要坐在屏幕前,就能在“虛擬的現實”中享受真實的、所有的溝通方式。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