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十二五規劃發布 搭建物聯網傳感網絡
來源:慧聰廣電網 作者:windy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1-03-31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正式發布,“綱要”中明確指出未來五年“深圳物聯網”產業發展定位與方向:要促進物聯網等重點領域跨越發展,推進三網融合,加強物聯網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搶先布局移動互聯網,建設物聯網傳感信息網絡平臺、物聯信息交換平臺,提高信息服務支撐能力,建設高效低碳的智能交通系統,積極應用物聯網技術對食品、藥品領域進行全程監管,推進城市管理智能化。同時,將深化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增強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重點實施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三網融合試點工程等信息化建設工程。具體內容如下: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云計算的研發應用。加快建設寬帶、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設備和智能終端的研發及產業化,制定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振興發展規劃,力爭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軟件、高端服務器等核心基礎領域實現突破,建設華為科技城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基地,鞏固和擴大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全球競爭優勢。
互聯網產業。發揮互聯網產業對信息化建設的強大助推作用,促進商業模式創新、新業態發展和特色應用服務。大力推進電子商務應用,加強物聯網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搶先布局移動互聯網,支持騰訊等互聯網綜合運營服務商做大做強,建設蛇口網谷互聯網產業基地。到2015年,互聯網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
提高信息服務支撐能力。依托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整合存儲資源和運算資源,打造面向應用的城市公共云計算平臺。建設物聯網傳感信息網絡平臺、物聯信息交換平臺和應用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支持運營商加快建設高端數據中心、大型托管中心、網絡運營中心等信息服務基礎設施。積極爭取開通國際通信專用通道,提升互聯網國際接入能力。加快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建設,鼓勵廣電、電信業務雙向進入,支持融合型業務發展,提高信息資源與網絡資源使用效率,建設國家"三網融合"示范市。
推進城市管理智能化。深化城市管理運行的信息技術應用,建立與城市快速發展相適應的智能管理體系。加大城市物聯網傳感網絡建設與整合力度,逐步實現基礎設施與基礎資源的實時監測和高效利用。建設高效低碳的智能交通系統,營造"智慧交通、低碳出行"的綠色交通環境。健全跨部門的主動、預應式城市安全和應急信息管理體系。積極應用物聯網技術,對食品、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銷售、使用進行全程監管。推動生態環境信息采集傳輸網絡化、智能化,建立生態環境管理保護新模式。深化"數字城管"應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深化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大力推廣應用并行工程、虛擬設計制造等先進研發設計技術,數控、柔性制造等先進加工控制技術,增強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促進精益生產、敏捷制造、虛擬制造和網絡化制造,重點推動激光設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向高端躍升。
重點實施以下信息化建設四大工程:
信息基礎設施工程:加快光纖入戶建設,完成濱海樞紐機樓、寶安通信機樓建設,新增月亮灣、留仙洞、沙井、光明南、坪山等地機樓。
三網融合試點工程:完成符合三網融合雙向進入要求的綜合業務管理平臺和IPTV、手機電視播控平臺建設。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