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技術在NGN中的作用和位置
來源:ZDNET 作者:tony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1-02-14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作為NGN核心媒體層協議集核心的IPV6,在多年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已進入大規模部署的實質階段。
IPV6在NGN的位置
隨著電信業務的發展,寬帶數據和多媒體業務為代表的下代業務需求增長迅速,以IP為主的數據業務獲得了迅猛發展,語音、數據、多媒體業務的全IP化趨勢已成為業界共識。由此,為適應新業務的發展,滿足業務與網絡分離的要求,業界提出了下一代網絡(NGN)的概念,在2004年初國際電聯NGN會議上,經過激烈辯論,給出了NGN的定義:NGN是基于分組的網絡,能夠提供電信業務;利用多種寬帶能力和QoS保證的傳送技術;其業務相關功能與其傳送技術相獨立;NGN使用戶可以自由接入到不同的業務提供商;NGN支持通用移動性。目前NGN體系采用分層結構,從上到上分為接入與傳送層、核心媒體層、控制層及業務層,其中接入與傳送層指用戶通過各種接入方式的接入以及光纖高速傳輸,核心媒體層指的是以IPV6為協議的分組核心網絡,控制層指軟交換及其他控制機制,業務層指基本業務和各種附加業務的提供。NGN核心媒體層對應的他組核心網是基于IP的分組交換網絡,IP協議是NGN核心媒體層的協議集的核心。IP協議在NGN中的版本是IPV6,IETF在1995年9月正式形成了IPV6的核心協議,制定3G標準的3GPP組織也在R5版本中定義了3G發展為全IP體系,將以IPV6技術為基礎構筑下一代移動網,使IPV6成為3G必須遵循的標準。IPV6協議成為NGN核心媒體層的基礎協議。
目前,雖然業界提出了NGN的概念,并確定了網絡以演進的方式向NGN過渡的基本思路,但到目前為止,NGN的網絡架構、標準和承載的業務,都在進一步研究過程中,這也使業界關于網絡演進的步驟、時機和技術路線的看法出現了差異。關于NGN實現方式的研究目前僅僅是起步,NGN的很多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短期難有定論。目前,NGN的標準化進程才剛剛啟動,ITU TSGl3于2004年初推出了12個NGN標準草案,對NGN的基本模型作進一步的詳細劃分,但基本完成NGN的標準化框架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相關協議的選擇、規范和統一也需要經歷長時間的實際運營檢驗。因此,在NGN協議和標準的制定方面,仍舊任重而道遠。
IPV6成為NGN航空母艦的旗艦
從全球范圍來看,相關研究機構、廠商、運營商已投入IPV6技術研發,建立了商用IPV6實驗網絡,各種不同類型的支持IPV6的沒備已相繼問世,以NTT為代表的部分國外電信運營商已開始提供商用服務。其中,美國、歐洲國家以IPV6相關研究和實驗為主體,日本等亞洲同家則在IPV6的商用及業務開展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從90年代后期,我國相關研究機構、高校、廠商及運營商也已陸續開始跟蹤與關注IPV6發展,投入IPV6技術研發,并相繼建成IPV6試驗床及實驗網絡,如信息產業部6TNet下一代IP電信實驗網、湖南電信IPV6實驗網、中國電信集團IPV6實驗網等,在IPV6核心技術研發、協議標準制定、組網、過渡策略、測試、應用示范、商業模式探討等方面獲取了寶貴知識與經驗。可以說,IPV6已具備大規模部署的基本條件。
特別是2003年由包括信息產業部、國家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和中國工程院等在內的八個部委聯合發起啟動的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項目(CNGI)工程,由國家專項基金支持,計劃投入經費14億元人民幣,于2005年底前建成一個由多運營商參與,覆蓋全國的世界最大的IPV6示范網,研究開發一批IPV6核心技術并建設一批重點應用示范系統。不僅如此,從目前各個運營商跟進的速度和規劃的規模上看,中國電信將開始建立一個大范圍的IPV6網絡,并逐漸將現有業務過渡到新的網絡中,中國聯通計劃于2004年在15個城市推出IPV6支持的服務,并在2005年擴展到全國所有省份。到2005年底,整個IPV6支持網絡規模將大大突破CNGI目前規劃的框架,這在運營商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歷史中是前所未有的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國以IPV6技術為基礎的下一代互聯網建設已步入運營商大規模實際部署階段。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