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調光技術介紹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作者:Tyrael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1-01-29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隨著全球工業的發展,在工業化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大量增加,全球氣候惡化,各地洪澇旱災、冰雹雪災時有創紀錄之勢,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為共同應對威脅,2009年12月,各國首腦聚集哥本哈根,商討節能減排大計,各地積極制定和推行低碳計劃。作為綠色、環保節能的LED照明,越來越受各國青睞,中國的“十城萬盞”,美國洛杉磯的“十四萬盞計劃”正如火如荼推行。而調光技術在LED照明中的成功應用將進一步提高節能減排的效果。
一、調光的必要性
電能作為一種綠色能源,在各國能源應用領域中占越來越大的比重。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良惠調查得出結論,估計在2010年,全國的用電量將達2.7萬億度,其中照明用電量將超過3000億度。因LED照明耗電僅為傳統白熾燈和HID燈的1/3,若采用LED燈替換現有的傳統燈具,將有望節省電能2/3。其節約能源的效果可見一斑。調光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降低耗能,節省照明用電。目前,公共照明用電占整個照明領域三分之一,高達1000億度。在國內,城市一般從傍晚5:30或6:00開始亮燈,然而小型城市在夜晚9點后、大中城市在午夜12點后,道路上路人稀少,即使在北京、上海及廣州等繁華的都市,凌晨2、3點之后,道路上也罕見行人和車輛。從這一段時間開始至清晨6點路燈熄滅,在低交通流量的道路上仍保持較高的照度顯然沒有十分的必要。若能采用調光技術,使得LED路燈的輸出功率在午夜12點后隨著交通流量的減少而降低至一半,將節約用電高達500億度,相當于節約了2009年三峽電站全年發電量的大約八分之五(三峽電站2009年發電798.5億千瓦時),節能效果非常顯著。
采用調光技術,降低輸出功率,將顯著改善LED燈具的工作環境,延長燈具壽命,提高可靠性。影響LED燈具可靠性的關鍵因素是溫度。無論是LED驅動電源還是LED芯片,環境溫度越高,其壽命和可靠性會急劇下降。當環境溫度為25℃時LED電源壽命高達320,000小時,而當溫度上升至60℃時,LED電源的壽命將縮短至只有35,000小時。
溫度越高,LED芯片的光衰也明顯加劇。LED的光衰和它的結溫有密切的關系,所謂結溫就是半導體PN結的溫度,結溫越高,LED光源越早出現光衰,也就是壽命越短。假如結溫為105℃,亮度降至70%的LED光源壽命只有一萬多小時;結溫95℃時LED光源壽命就有2萬小時;而結溫降低到75℃,壽命就可長達到5萬小時,65℃時壽命更可以延長至9萬小時。綜上所述,延長LED光源壽命的關鍵就是要降低結溫。
驅動電源輸出功率與外殼殼溫曲線傳統白熾燈或HID由于無法調光,七十年代日本能源危機下,曾采用間隔點燈方法試圖節能。但由于路面照度不均勻,導致路人的視覺出現問題,治安和道路交通事故大幅上升,最后不得不放棄間隔點燈法。調光技術的迅速發展,會將LED照明調光系統帶入一個嶄新的領域,從而將綠色環保節能的LED照明應用進行大范圍的普及與推廣。
二、LED燈具主要調光技術簡介
在LED剛開始應用于道路等公共照明時,在推廣初期,有些LED燈廠為了達到調光節能的目的,借鑒了間隔點燈的思路,將一盞LED燈的LED芯片分成兩部分,分別控制其驅動電流的通和斷,在午夜12點前,所有LED全部點亮,12點之后斷開一半,以達到節能目的。此種調光方式能達到一定的節能效果,照度的均勻度較傳統間隔點燈方式有明顯改善,但是仍將影響LED燈具的配光曲線。為了進一步改善LED燈具的光效和配光曲線,有些LED燈廠又考慮將LED芯片采用間隔方式排布,在調光時只看到間隔的亮或者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均勻度和配光曲線。LED芯片的亮度與LED驅動電流成定比例關系,因此可通過調節LED驅動電流來實現LED燈的調光。
第二種調光方式通常被稱為模擬調光方式或線性調光方式。該種調光方式的優點是:當驅動電流線性增加或減少時,相對減少了驅動電流過沖中對LED芯片的影響,控制電路抗干擾性較強。其缺點是驅動電流的大小變化,將對LED芯片的色溫有一定影響。此種調光方式目前典型的應用是安徽六潛、六武高速公路LED隧道燈照明。
第三種調光方式是脈亮調制(PWM)方式。該種方式是通過一定的控制使驅動電流呈方波狀,其脈沖寬度可變,通過脈沖寬度的調節改變LED燈持續點亮的時間,也同時改變了輸出功率,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頻率一般控制在200Hz~10KHz,由于人的眼睛視覺的滯留性,不會感覺到光源在調光過程中發生的閃爍。此種調光方式的優點是能改善LED的散熱,缺點是驅動電流的脈沖對LED芯片的壽命有一定的影響。
以上三種調光方式都是根據LED驅動電流輸出端的控制來分類的。控制電路也可以分為模擬控制和PWM控制,控制電路通常是通過微控制器(如單片機)來實現的。
三、調光系統的組成與未來發展
完善的智能控制應該具有手動控制、智能控制、光控、時控及故障報警控制功能。當太陽下山天色漸暗后能自動點亮,午夜12點后燈的照度能自動減半;天亮后,燈能自動熄滅;特殊情況下,人能夠手工控制;而在燈具發生故障時,控制系統能自動報警。
智能調光系統主要由服務器、中央控制器、單片控制器及信號檢測電路四大部分組成。
智能調光控制系統服務器:由上位機和上位機軟件組成,主要實現監控操作和報警功能。服務器位于路燈管理等控制中心,其與中央控制器之間的聯系可采用電力載波、網絡或無線方式。中央控制器:負責接受服務器發來的信號,并解碼后發送至單元控制器,實現控制,同時將信號檢測的結果傳送至服務器。信號檢測電路:檢測環境亮度、驅動電源電壓、電流。并將檢測所得的信號發送至單元控制器或者中央控制。單元控制器:每一盞LED燈配有一個單元控制器,通過接收中央控制器的指令,對LED進行調光或者開與關控制,同時將LED燈的驅動電壓、電流通過信號檢測電路送到中央控制器。當LED燈具出現故障時將故障信號傳送至中央控制器。
目前在道路照明領域,LED的應用正在迅速普及,長壽命和可靠性仍是目前考慮的第一要素,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當壽命和可靠性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已解決時,LED照明應用必然朝智能化調光系統大步邁進。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