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戶外大屏幕脫機控制原理
來源:數字音視網 作者:疾風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1-01-04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市面上的脫機控制系統主要分為兩大類:(不包括條屏的純單片機方案)
1、cpld+mcu方案 mcu可以是51dsparm(不可以顯示灰度,dsp和arm可實現分區顯示)
2、fpga+mcu方案,mcu同上(少數可以顯示灰度)
原理如下:
1、cpld或fpga實現硬件掃描來滿足顯示刷新的要求,同時完成各種掃描方式的切換,因為CPLD內部資源少,所以一般只實現一種掃描方式,比如說常用的室內16掃,而用FPGA 實現的方案可以實現多種掃描方式,由軟件動態切換。
2、mcu也就是微處理器,低端一般用曾強型的51高端用DSP或ARMmcu主要實現數據的接收、存儲、屏體電源控制、溫度濕度采集、顯示方法的實現。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顯示方法的實現,51一般不能實現分區顯示,頂多支持個數字的中顯示和游走字幕。而DSP和ARM一般都可以實現分區。其實51也能實現分區,就是分區后顯示速度象蝸牛,所以除了傻冒以外是沒有人這么做的
3、顯示方式的具體實現。上位機(電腦)軟件發過來的數據先是保管再FLA SH芯片中,mcu從FLA SH中讀出數據后通過cpld或fpga寫近顯示緩沖區(sram或sdram中,一般紅綠是分開的兩個緩沖區,fpga以一定的頻率讀出數據并串轉換后傳到顯示屏上。mcu從FLA SH顯示緩沖移動數據的方法,從宏觀上看就是顯示屏的顯示方法。如果mcu不做任何處理,直接拷貝,那么這種顯示就是靜態顯示。如果mcu每次以一定的方法只挪動每個字節的一位,那么就可以實現左移、右移等按位運動的顯示方式。
4、通訊局部,右232485網絡、gp紅外,最便宜也是最常用的232
5、時鐘,采用串行時鐘芯片ds1302ht1381等。
6、顯示屏接口,有采用串行分時方法的還有和同步接口兼容的50p接口,目前沒有規范,還有挺多種,想早晚有一天會出臺一種規范使得接口更簡潔。
從上面的方案中我可以知道,一個脫機控制卡能驅動多大面積的顯示屏決定于它cpld或fpga顯示刷新速度和顯示緩沖區的大小。而顯示效果的快慢則完全決定于mcu處置能力,顯示屏面積越大,顯示效果越慢。如果帶灰度的話顯示面積和顯示速度都會成倍速關系減少。具體灰度的實現我發過一個專門關于灰度實現的帖子,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
覺得以上方案都可行,但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sopc技術應該是最好的解決方案。直接mcu嵌入到fpga中,對顯示方式復雜比較耗時的環節用硬件加速,雖然運行頻率不是很高,但處理能力卻能達到很高。這樣還可以節約pcb面積和連線數量。當需求改變時只需修改fpga順序即可實現所有功能的轉換,有很大的升級空間。靈活性絕對無可挑剔。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