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HFC雙向改造熱門技術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作者:tony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0-12-21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雙向接入網技術有多種,哪一種符合NGB定位,哪一種是最佳選擇,值得探討,同一技術在物理層面規劃和部署定位合理才能恰當好處的體現其優勢。
HFC雙向改造熱門技術
CMTS采用CMTS進行HFC雙向接入改造,對原有線路不做任何改動,只在節點增加或改造設備因此費用最低,但系統寬帶支撐不夠。單頭端CMTS下行帶寬不足50M,Docsis3.0版本也不過160M,且技術方案采取的是多用戶共享,不符合NGB未來高性能寬帶接入需求演進;
?FTTB+LAN點到多點的PON無源光網絡接入技術與傳統的CATV的點對多點組播方式相似,在網絡拓撲結構上趨于一致,因此PON技術提出概念之際就被認為是一種非常適用于廣播、點播、雙向互動的組網技術;FTTB光纖入樓光電節點位于樓宇內,環境安全因素提升,有效降低故障率。該方案的特點是PON與CATV系統獨立即保持原來CATV獨立性,PON故障時,不影響傳統CATV業務的運行,終端融合可在STB機頂盒上統一或獨立分開:
該方案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光路部分需要進行改造以適應PON系統的分光比,可采取全程重新規劃,給PON各段提供相應的光纖芯數;還可以采取在原有主光節點之后才開始進行PON組網規劃,這是目前常規做法,但在于后續擴容和延伸比如由FTTC到FTTB/FTTH網絡規劃會變得相當復雜,因為后期FTTH大量部署勢必增加對前端主干光鏈路資源需求,而目前廣電的城域接入鏈路資源都很單薄;也可以一次性改到位,即以PON組網方式對光路部分進行徹底改造,這樣的好處是接入網結構更為清晰,原有CATV采取波長耦合方式,同時光鏈路資源占用最少,該架構E/GPON均適用,從應用層可平滑升級至10GPON,從物理層向FTTH延伸相對簡單。
第二個問題是重新敷設五類線,因為一般房地產商五類線只在用戶室內預埋,而非樓宇內全部敷設,因此改造難度有所增加。另外,采取該技術方案進行HFC光進銅退改造至少要推進到樓內,將CATV與PON系統的中間有源節點同位置放置,減少電源引入,降低維護成本,因此這里的FTTB指的是CATV與PON的同步光進到樓,下面理念于此相同。
?FTTB(PON)+EOC與FTTB+LAN不同的地方在于CATV與PON在樓道節點進行融合,采用EOC(EthernetoverCoaxial)用同軸電纜在傳輸CATV信號的同時來傳輸雙向IP數據。同樣在用戶側,采取CATV系統的獨立性,EOC終端故障不影響CATV業務。
該方案最大的優勢在于最少程度的減少了樓宇內原有布線的改動,無需重新敷設五類線,采用傳統的CATV同軸電纜即可。但并不是所有的原有結構適合EOC技術,對于舊區樓宇內仍需進行同軸分配網的改動,甚至需要重新布線,比如由樹型改成星型同軸分配網。
?FTTH用全光PON可高帶寬接入承載任何業務,該方案對比FTTB+LAN/EOC而言,在光鏈路上體現在于IP與CATV網的融合與分離是在OLT與ONU兩側完成;FTTH是將ONU放置于用戶室內,因此從OLT至ONU全程無任何用電節點,無需建設租賃任何機房設施,運維成本極低,符合未來接入網需求,滿足全業務運營及高效支撐新興業務加載的需要。
傳統CATV業務仍然可以相對獨立系統運營,但由于部署FTTH時,光耦合接收解調內嵌于ONU與ONU緊密融合,因此必須保證ONU節點處的供電是連續的,才能保證CATV業務的不間斷,這一點很值得探討。
規模部署FTTH時,由于我國居住密集型的特點,光分路器肯定是靠近用戶側的,因此需要大量主干光鏈路需求會急增;對于廣電而言,目前城域網光鏈路單薄,不能滿足未來高性能寬帶接入網的部署需求,因此目前廣電在統籌國家級骨干網建設的同時,應加大城域光網絡的投入建設。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