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全能機的多碼流技術及雙碼流概念誤區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作者:tony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0-12-16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簡單的說,多碼流技術是通過在編碼過程中同時產生多種不同碼流(Bit Rate)及分辨率(Output Size)的流媒體數據,根據用戶實際網絡帶寬條件為之自動分配相對最佳解碼畫質的解決方案。在實際網絡直播應用中,由于位于不同網絡位置的訪問者所在網絡環境存在差異,而僅以某種固定碼流分辨率進行網絡直播流媒體傳送往往會導致網速較高的用戶看到的畫質仍不夠清晰,網速較低的用戶解碼時間過長而使得畫面不夠流暢,為解決二者的矛盾使訪問者瀏覽到盡可能看到兼顧清晰和流暢的直播內容,采用多碼流技術成為了一個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
目前網絡直播所采用的編碼格式,已經逐漸統一成了微軟的Media Encoder(WMV)以及Adobe Flash(FLV)兩種(早期的Realplay(RMVB)因為畢竟無法與微軟和Adobe這樣最重量級的廠家相抗衡已經淡出了市場),究其原因這其中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二者都支持多碼流 (Multicast) 技術,最終用戶通過Windows操作系統所內嵌的瀏覽器觀看直播過程中,系統會自動根據當前網絡帶寬情況情況分析解碼相對最清晰同時傳輸最流暢的一組碼流和分辨率數據以達到最佳的解碼效果。
了解清楚了多碼流的概念,我們有必要澄清一下在行業中某些關于所謂的“雙碼流”名詞的誤解。根據前面的了解,多碼流是必須基于相應的編解碼引擎基礎之上的應用,而微軟及Adobe公司為擴大各自的市場份額都免費提供基于各自編碼器上的多碼流技術二次開發包,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使得微軟的Media Encoder(WMV)以及Adobe Flash(FLV)格式已經成為事實上的網絡直播應用標準,如果在免費利用了微軟或Adobe公司的多碼流技術核心之后實現了同時以兩組碼流發送流媒體數據并對外宣傳自己采用的是“雙碼流”技術,這樣的話豈不是應該還會出現“三碼流”、“四碼流”的咄咄怪事了嗎?之所以有雙碼流的名詞出現,無非是某些廠家在市場推廣過程中的噱頭而已我們大可不必理會,不過對于核心技術內幕的探究和鉆研倒是應該我們大家都應該關注的事情。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