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析行業缺失行業標準 不利其應用
來源:慧聰安防網 作者:windy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0-12-09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人工監控所存在的諸多問題促使了一項新的技術的出現——智能視頻監控或者說視頻分析技術。視頻分析技術能夠對視頻進行科學的分析,一旦發現異常的行動或者可疑的跡象,視頻分析系統就會向安保人員發出警報,通常以電子郵件、手機提示或者聲音報警等方式實現。海康威視的產品總監應向群表示,“就整個行業來說,目前智能分析技術在前端攝像機中嵌入應用還是起步階段,主要是做一些簡易的應用等。”
智能視頻分析需要自動識別監控對象,及時感知目標對象所發生的變化,而當異常情況出現時能夠實現自動報警等功能。我們知道,“監”和“控”是相輔相成的,前一部分“監”,要真正做到是有難度的;而后一部分“控”是要實現的目標,只有真正做到“監”,才能夠更好更快地實現“控”的要求,這就必須通過智能視頻分析技術,來提升“監”的有效性。
另外一方面,目前的智能分析行業欠缺一個標準化的概念,各廠商對智能化的定義出入較大。有的廠家認為自己的系統具備了智能化分析的功能,而其他廠家則或許會認為功能太過簡單,甚至根本稱不上智能化。例如,有些系統只是簡單完成了一些視頻分析工作,并不能從根本上實現自動智能分析并提取有用的信息功能;對此,貝爾信經理張濤表示,象類似“視頻移動偵測”“視頻丟失”一些最基本的畫面檢測功能,在一些對安全級別要求不高的監控系統中,能夠滿足需求,但對于安全級別較高的系統和應用,就遠不能滿足應用的需求。
也有一些系統雖然可以滿足復雜的模式識別、目標跟蹤等功能,但是在多變的實際應用環境中的工作狀況也可能不甚理想。對此,北京文安的陶海表示,“智能視頻分析類的產品一般說對應用環境相關性很強。因此,智能視頻分析產品一方面要高度可靠,另一方面又要易用。為了達到這樣的要求,核心的處理算法一定是相對比較復雜的,對計算處理能力要求會比較高。所以,很多時候不能用編碼剩余的CPU計算能力來做視頻分析。而盲目地增加性能不佳的智能視頻分析功能很多時候反倒會拖累原產品的客戶滿意度。所以還是要穩扎穩打,逐步把穩定可靠的算法模塊移植到智能攝像機中,并根據實際的應用環境進行一定的定制化,這樣才能做好。”
另一方面,行業內也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對智能分析的概念做出明確的定義。這樣有利于產業的規范,也同時達到了教育客戶的目的,使用戶能夠更清楚地了解智能化監控系統產品。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