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ATM監控也打盹,取款安全誰保障?
來源:中國門禁網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08-31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2009年8月13日下午3點左右,成都市民賈先生的手機連續收到兩條短信通知:您的尾號為****的卡號支出人民幣8000元......,銀行卡就在身邊,賈先生以為又收到了詐騙短信,就沒理會,后經同事提醒,賈先生開始有點緊張,到銀行的柜員機一查詢,發現余額只剩下87元,于是立即報警并去銀行柜臺查詢。110隨后趕到并要求銀行提供交易記錄,經查,該卡已經在沈陽郊區某銀行的一臺柜員機上被人取現,經聯系當地警方調取銀行柜員機監控錄像,但令人意外的是,銀行的監控設備已經死機多日,根本沒有錄下任何資料。案件基本明朗,取款地點和時間起碼能證明賈先生自己并沒有取款,但由于監控設備死機,錄像資料缺失,致使警方的偵破工作陷入僵局。心急如焚的賈先生要求銀行賠償,銀行卻以案件未偵破為由拒絕任何賠償。一起簡單的案件僅僅由于監控失效導致作為普通上班族的賈先生損失巨大,銀行卻拒絕為此擔責,近日憤怒的賈先生一紙訴狀將銀行告上法庭。為此,記者采訪了有關各方。
銀行觀點:我們已經按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安裝有專門的ATM機監控系統,監控系統死機本身屬于不可抗力因素,能做的我們都做了,我們也很同情賈先生的遭遇,他是我們的客戶,但我們愛莫能助。
律師觀點:ATM機作為銀行的營業網點,銀行有責任保護客戶的利益不受非法侵犯,有義務監控每一筆交易行為。為此公安部和人民銀行等相關主管部門也多次發文強調了ATM機的安全保衛監控等級,明確規定銀行自助設備必須安裝視頻監控系統用以監控交易過程。作為銀行就有義務按照規定安裝專用設備保證錄下完整的客戶交易錄像。但現在的情況是銀行雖然安裝了監控設備,但卻不能保證該設備的正常使用,發生故障死機多日也未能發現,造成基本功能缺失,沒能達到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起碼對監控設備的基本維護都沒有做好,因此銀行的失職顯而易見,不可推卸,理應賠償。
專家觀點:監控設備從本質上講屬于電子設備,電子設備發生故障這種現象從理論上講確實屬于不可抗力。安裝在柜員機上的監控設備由于使用環境特殊:高溫、長期不間斷運行、灰塵影響以及設備本身可能的缺陷等等因素都會導致設備故障出現死機不錄像的情況,同時由于無人值守,所以監控安裝后都會安排專人定期巡檢,維修出現故障的機器。但由于人員巡檢方式畢竟不能隨時發現問題,才導致賈先生這樣的悲劇出現。
但專家們一致強調,技術的問題可以用技術的手段去解決,按行業規定,目前所有的監控設備都配備了硬件和軟件看門狗以防死機,出現故障的那臺ATM機監控設備也一定具備基本的硬件、軟件看門狗,但死機不錄像現象仍舊不斷發生,因此從技術上來看硬件和軟件看門狗方式本身就存在缺陷,所以導致了很多糾紛。
死機不能杜絕,但及時發現死機并及時維修從技術上來看是完全可行的,目前就有廠家推出了帶有自愈功能的監控系統,與傳統監控最大的區別就是此類監控系統專門外帶一種稱為主機狀態監護器的獨立裝置,該裝置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看守一樣全天候24小時看護監控主機,一旦監控主機出現故障,監護器就會啟動自我修復功能實行修復,實在不能修復就發出短信提示提醒維修人員及時維修,這就避免了出現死機多日無人發現從而造成糾紛的尷尬局面,維護了銀行的誠信聲譽和儲戶的根本利益。
近來關于銀行卡被非法取款的事情不斷見諸報端,前不久南京也出現了因ATM機監控發生故障漏拍導致失主怒告銀行的事件(揚子晚報),很多案件都造成了客戶的重大損失,人們發現,存在銀行的錢可能有去無回,而作為當事方的銀行歷來都表現出無辜受害的姿態,人們不禁要問:存款人的利益又該由誰來保障?目前此案尚未開庭,我們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