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標準化協會:RFID已完成13項國家標準立項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07-23 09:52:3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RFID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是“十一五”期間國家“863”計劃的一個課題,那么,“863”計劃為什么立這么一個課題,因為,標準的作用太大了,標準、知識產權和技術良好的結合,將為企業獲取更多的利潤。
任何技術領域,利潤的蛋糕怎么切呢?DVD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曾經有一個報道,國內有一家生產DVD的廠商,生產一臺DVD賺9美元,8美元用于付知識產權費用。這個例子雖有點極端,但也很說明問題。如果說利潤的30-50%用于支付知識產權,我想不算多,但如果說中國現在是世界工廠,跟別人競爭,人家在收取知識產權費用以后,我們的企業變成負利潤,就無法跟別人競爭。現在政府對標準化工作都非常重視,特別高新技術領域的標準政府非常重視,在這里我把RFID標準課題的研究工作,向大家進行一下介紹。
RFID標準課題在立項的時候實際上是依據“863”計劃“十五”期間RFID標準體系研究報告和中國RFID發展白皮書而設立的。通過“十五”期間的研究,大家覺得編碼、空中切口協議是RFID技術領域中比較重要的一塊,課題的重點也向這方面進行了傾斜。我們這個課題包括編碼的標準研究、知識產權的標準研究、測試公共服務標準研究以及應用研究。
中國標準化協會是這個課題第一承擔單位,參加這個課題的單位有物品編碼中心、電子部四所、科學院自動化所、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一些國內有實力的單位。
圍繞這個課題,我們完成了2008年全球RFID標準體系研究報告,實際上近年來國際上圍繞RFID的動作挺大,變化也挺多,RFID和移動通訊結合等等,這方面的技術演變也非常快。 這個課題要完成20-25項標準的制定工作,主要是編碼、空中接口協議、測試和應用標準。目前已經完成了13項國家標準的立項,10項草案也正在申請立項。
(一)我國RFID編碼標準的研究與制定情況
目前來講,在這方面確定的技術難點就是物品編碼轉換和映射,主要想克服信息孤島的難點,在這里我想談一下自己觀點:通過RFID的發展我們看到,無論是編碼也好,空中接口協議也好,這些東西都是把RFID的作用擴大了,可以說把它的作用擴大了很多倍,通過物品編碼,RFID的作用更加明顯,某種程度上我們不得不佩服美國,實際上他們從90年代就在搞這方面的研究,等到他讓世界都知道的時候,無論在芯片、編碼、在空中接口協議等等領域都有了一大批的專利和技術,等你知道的時候美國已經領先世界一大塊了,現在國內RFID的應用搞的很熱鬧,從美國的戰略來講,希望中國的這些企業開展RFID應用,推廣RFID應用,一方面他賣芯片、賣讀寫器獲取利潤;另一方面把美國的戰略向全世界推廣,這是他們的優勢。在物品編碼領域,我們已經完成了3項國家標準的立項。
(二)空中接口協議標準研究與制定
通過我們對國際標準的跟蹤研究,我們認為空中接口協議中的知識產權是非常重要的。標準有一個最大特點,就是統一性,如果一旦你的知識產權、你的專利納入了國際標準,國際上都在使用你的專利,專利價值就大大提升了。前段時間有這么一段話:超一流企業做標準,專利和標準結合的作用太大了,比八國聯軍的作用還大,我們在做空中接口標準協議時候就遇到了比較尷尬的局面,在標準化領域,我們從立項這個標準的時候就想搞自己的東西,但是這套技術是一套系統技術,專利涉及的太多,光靠標準化部門的研究力量遠遠不夠,需要產業的支持,我們產業界一方面爭取RFID推廣的費用,另一方面建議產業界對于RFID的技術加以深入研究,把我們的技術專利搞出來。
第一代空中接口協議標準沒有辦法,只能采用美國的標準,我們要搞國際交流,你的標準需要和別人統一,雖然我們可以有一些自己的市場保護,但是你要搞國際交流,搞世界經濟一體化,這個東西避免不了,美國比我們早走了十年左右,在這方面美國是領先的,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我們就要永遠跟在美國屁股后面嗎?我們就要永遠受他們的宰割嗎?從科技部到政府對這方面都有清醒的認識,在“863”課題里特別把標準研究與制定作為課題的一個部分,在這個階段我們摸索出一些經驗,我們對國際標準進行分析,我們在這方面加以研究,為的是我們在下一步能有一些突破。
(三)公共服務體系標準化研究與制定測試標準
發達國家通過做測試標準提出測試要求,我們很多儀器不得不進口,這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RFID引入中國以來在中國搞的很熱鬧,RFID除了國際上的應用以外,到中國以后得到比較大的發展,我們把RFID的作用都已經挖掘出來了,但是如果我們能對RFID基礎技術進行挖掘就更好了,可能有些企業已經開展這方面工作了,只不過現在不愿意說,因為這是一套系統內容,現在不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希望中國出現這樣的企業。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