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和電信雙向進入是對稱非對稱成博弈新焦點
來源:C114中國通信網 市場 視頻通信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06-08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雙向進入,是對稱進入還是非對稱進入,這是個問題。
26號文中提出“雙向進入”后,廣電企業和電信企業互相進入的途徑和方式,便成為博弈的焦點。從當前形勢來看,在IPTV、CMMB與TD、有線寬帶網等領域,雙方已經開始了試探。然而,雙方似乎對結果并不滿意,且各設門檻:IPTV雖然在上海發展良好,但在許多其它省市,與數字電視的爭斗始終不斷;CMMB盡管與TD結成聯盟,但卻始終無法進入CDMA和WCDMA手機領域。因此,此次明確提出“雙向進入”能否有實效,雙方進入的范圍、途徑,如何博弈才能利益均衡,便成為政策能否切實實施的焦點。
“對廣電而言,希望拿到全國性的ISP牌照,更希望拿到獨立的互聯網國際出口,而不是受制于人。另外就是VoIP,盡管語音業務幾成電信的雞肋,但對于ARPU值很低的廣電而言,每月哪怕增加5-10元的包月話費,都是一個巨大的增長比例。對電信而言,獨立IPTV牌照是主要訴求,它能夠擺脫必須與廣電牌照方合作的束縛,更主要的是解決了IPTV在各地的落地問題。”曾會明認為,最可能的方式還是業務的雙向進入。隨后,有可能會出現資本的進入,比如雙方成立合資業務公司,但諸如ISP、手機電視、IPTV此類牌照審批權依然在各自主管部門。
據曾會明介紹,目前國際上對公共電信和有線電視兩個網絡的雙向進入,大多采用的是非對稱方式。在美國,如果有線電視系統運營商及其附屬機構從事電信服務,將不必為提供電信服務獲取特許權。而電信經營視頻業務方面的規定則較為嚴格,必須要重新申請相應營業執照。英國在1984年的《有線電視與廣播法》中就已經允許有線電視進入電話業務,而英國電信卻被要求至少在2001年前,不得從事廣播業務。
雙方都面臨機遇和挑戰
也不能說對廣電就是利好,我更強調的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甚至某個角度來說,廣電也值得擔憂。
26號文出臺后,不少廣電業內人士拍手叫好,認為這將給廣電企業帶來極大的利好,卻鮮能看到電信人士對此發表看法。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對電信來說,內容的無法掌控,意味著它根本無法和廣電在平等狀態下對話,且廣電的下一代網絡建設對電信寬帶建設帶來極大壓力。
“審查與管理是統一的,這個談不上不平等,廣電企業也好,電信企業也好,都要遵從同樣的內容管理才公平。”曾會明表示。不過,盡管非對稱雙向進入會在前期對廣電更為利好,但曾會明卻更擔憂廣電,“如果廣電向電信開放IPTV,電信向廣電開放寬帶接入和語音通話,意味著電信以自身強項交互進入,而廣電以弱項進入電信。和電信運營商相比,有線網絡經營商實力相差太遠。”
在上海,廣電的下一代網絡NGB已經試驗了多年,但覆蓋范圍和用戶數量一直沒有取得突破,分散各地的有線網絡運營商更讓廣電網與全程全網的電信網絡競爭,顯得有些難度。盡管如此,曾會明依然將廣電網絡(600831,股吧)聚合的希望放到了NGB(下一代寬帶網)身上,他認為,NGB將推動網絡整合及全程全網,三網融合也將推動網絡整合。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