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顯示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概述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04-14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引言
隨著網絡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自控技術在煤炭生產企業的迅速普及,礦井的自動化裝備水平迅速提高,局部和全礦井自動化系統在越來越多的礦井得到應用。作為全礦安全和生產指揮中心的調度室,是全礦信息的匯集、處理、控制中心,各個子系統如安全生產監控、工業電視、地面生產集中控制、人員安全監測、水泵控制、膠帶控制、主扇控制、軌道運輸信集閉等系統的畫面需要在調度指揮中心實時、多畫面顯示。大屏幕數字拼接墻系統可以將各類計算機信號、視頻信號在大屏幕數字拼接墻上顯示,形成一套功能完善、技術先進的信息顯示管理控制系統,為用戶提供一個交互式的人機界面,完全可以滿足煤礦調度指揮中心的實時、多畫面顯示需要。本文對主流的三代大屏幕數字拼接墻顯示技術和應用情況作一個簡要的介紹。
CRT 拼接墻系統
CRT ( Cathode Ray Tube )表示陰極射線管,是應用最早的一種顯示技術。CRT 投影機顯示的圖象色彩較好,還原性不錯,具有較強的幾何失真調整能力,缺點是亮度較低,操作復雜,體積龐大,對安裝環境要求較高,并且難以做到40 仰以上的顯示面積。cRT 技術屬于早期的模擬技術,幾年前就已經退出了主流的拼接墻市場,目前也只能偶爾在一些低端的市場上看到。
PDP 拼接墻系統
PDP ( Plasma Display Panel )等離子顯示屏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裝置。PDP 顯示技術的優點:對比度和亮度都較高,箱體較其它顯示技術要薄,安裝調試較簡單。其缺點也較明顯:分辨率低,且不能疊加;拼縫大,即使采用了最新邊緣結構技術的拼縫也有3 mm ,而且只能是在做2 x 2 拼接時中間部分的拼縫實現這樣的拼接,外邊框5 cm 寬的拼縫仍舊無法消除;壽命和平均無故障時間都很短,如果以24 x 7 x 365工作方式運行則會更加縮短其十分有限的使用壽命;耗電量大,發熱量也很大,因此背板上裝有多組風扇用于散熱,這樣導致風扇的噪音也較大。綜上所述,PDP 顯示技術作為家用大屏幕電視和小面積的平板演示設備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但其產品屬性決定了它不適合運用在需要以24x7x365 這種工作方式運行的監控調度室。
LCD
LC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投影機一般指的是以液晶板作為成像器件,利用液晶的觀點效應,即液晶分子的排列在電場作用下發生變化,影響液晶單元的透光率或反射率,從而影響光學性質,產生具有不同灰度層次及顏色的圖象。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液晶板投影機主要是三片式PLCD 的投影機。
顯示技術的核心原理P
LCD 技術利用模擬控制方式,其板通過模擬電壓的變化控制光閥門的開啟與關閉時間的長短形成不同的灰度。模擬信號抗干擾性差,失真嚴重,因此在模擬電壓的準確性控制上始終有不穩定和欠準確因素存在。
光效率
LCD 是一種穿透式光處理技術,有一個先天不足的問題:亮度損失,光效率一般只有30 %左右。
清晰度
由于LCD 技術元件之間的縫隙非常大,導致圖象會產生非常明顯的像素化效果,因此造成了“紗門效應”( ScreenDoor )。
響應時間
LCD 技術中的液晶分子反應時間一般只有15 ms ,數字微鏡的反應時間比液晶分子快1000 倍。因為液晶分子的反應時間較長,所以在快速動態顯示的圖象中,液晶投影機產生的圖象有拖尾、重影現象。
色彩均勻性
三片PLCD 投影機利用三片PLCD 板,每個PLCD 板對應紅、綠、藍三色中的一種。燈泡產生的白光被分解為紅、綠、藍三色,每種顏色的光路并不相同,這種導致了每種光的亮度分配不同,而產生色彩的不均勻性。色彩均勻性的高低是衡量拼接墻技術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使用LCD 技術構建的拼接墻系統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大花臉”現象,這嚴重影響了拼接墻的視覺效果。
色彩匯聚P
LCD 投影機三色光的光學路徑不同,光先經過多個分光鏡和反射鏡,再垂直射入LCD 板。三塊lCD 顯示矩陣是固定或者是通過精密的螺絲去調整,但是這種排列和調整存在一定的誤差。經過多次反射的光線想完全垂直射人LCD 板實際是不可能的,這樣就會使本應是一個成像點的紅、綠、藍三色不能完全在同一點上顯示。而且會聚差的效果通過光學鏡頭后被成倍地放大。
光學結構目前LCD 投影機大都采用了三片液晶板成像結構,三板結構顯然需要更多的光學器件、鏡頭、濾鏡和微鏡以引導光源到液晶板上.并且必須用三組面板和數據格式化電子。因此其光學系統相對復雜,這給系統減小體積和重量造成了一定障礙。
長期可靠性隨著時間的推移,LCD 投影機在光學性能和圖象可靠性方面均有著顯著變化:
LCD 光調制器的劣化而導致圖象質量的缺陷,而且運行初期就出現了這種現象;
LCD 在屏幕上看到的性能變化不是漸進的。在正常的觀察條件下.它的出現是突然的而且不可接受的。即使圖象有微弱的變黃,對于肉眼而言也是非常明顯的,因此微黃的變化也是不可接受的。
LCD 的性能劣化,唯一解決辦法就是維修或更換光調制器,這將要求用戶把投影機送回制造商,而相關費用將是昂貴的。
價格對于LCD 系統來說,除更換燈泡外,還必須定期更換三片PLCD 矩陣(壽命約3 000h 左右)和對應的濾光片等一系列附件,否則整墻色彩與亮度均勻性無法調整。這些昂貴LC D 板成本費用以及復雜的售后服務還要加上燈泡更換費用等一系列開支是用戶難以承受的。LCD 較早用于投影機,是一種相當成熟的透射式技術.因此價格下調空間亦已很小。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