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TV 2024】DAV專訪Datavideo洋銘:揭秘AI賦能的視聽未來,共繪廣電制作技術新藍圖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原創) 編輯:ZZZ 2024-08-30 17:24:23 加入收藏
在剛剛結束的BIRTV 2024展會上,Datavideo洋銘圍繞AI智能雙混合導播、4K 12G-SDI、智能追蹤與構圖、NDI等前沿技術,精心展出一系列廣電新品及其主題解決方案,包括4K 12G切換臺4000系列、8路60P純硬件切換臺2600系列、12G-SDI系列智能追蹤云臺攝像機、4K 12G電動遙控云臺及4K便攜錄像機等,充分展現了其在廣播電視、全媒體與互聯網領域的深厚底蘊與非凡實力,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視覺與技術的雙重震撼。
![](http://img.dav01.com/e/2024/8/30/davinfo_236858_1725010225152_1887529756.jpg)
DAV數字音視工程網走進展會現場,有幸采訪到Datavideo洋銘董事長林鴻銘先生,就AI技術在節目制作領域的最新應用、公司戰略規劃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
![](http://img.dav01.com/e/2024/8/30/davinfo_236858_1725010241723_2146960266.jpg)
Datavideo洋銘董事長林鴻銘先生
數字音視工程網:本次BIRTV展會,Datavideo洋銘重點推出了哪些創新性的新品方案?這些新品方案在技術層面展現怎樣的顯著優勢與獨特之處?
林總:本次參展,Datavideo洋銘精心布局四大主題展區:AI智能雙混合導播,融合AI與導播藝術,革新制作流程,以智能技術賦能多元化場景,提升效率與質量;4K四機位虛擬演播室,采用4K切換臺與硬件摳像,構建沉浸式視覺盛宴,引領觀眾踏入全新感官世界;NDI系統方案,依托IP網絡,實現音視頻無損低延遲傳輸,優化系統布局,確保傳輸穩定可靠;4K移動演播室,專為戶外直播而生,集成超高清攝像與便攜導播,靈活應對復雜環境,保障直播品質卓越。
四大方案涵蓋廣電全媒體視聽技術的多個維度,旨在以科技之力,著力提升廣播電視、全媒體與互聯網業務的視聽新體驗。
![](http://img.dav01.com/e/2024/8/30/davinfo_236858_1725010250670_127771895.jpg)
此外,還有一系列新品——4K 12G切換臺4000系列、8路60P純硬件切換臺2600系列、12G-SDI系列智能追蹤云臺攝像機、4K 12G電動遙控云臺及4K便攜錄像機等驚艷亮相,其中,洋銘云臺攝像機系列已全面兼容ND技術,借助單一以太網連接,即可實現視頻數據流、控制指令、Tally狀態及電源供應的同步傳輸至制作生態系統,徹底摒棄傳統布線方式的復雜性與信號轉換的繁瑣步驟,實現視頻信號的無縫網絡化流通與高效協同制作,大幅降低制作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與靈活性,堪稱全媒體時代下,視頻制作領域追求極致效率與創意表達的理想之選。
![](http://img.dav01.com/e/2024/8/30/davinfo_236858_1725010259970_250174530.jpg)
數字音視工程網: 今年的BIRTV展會上,AI技術及其在媒體應用場景下的解決方案成為行業矚目的焦點。請問Datavideo洋銘在AI集成與細節處理方面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和實踐?
林總:我們精心研發的AI解決方案核心聚焦于硬件加速技術,旨在高效應對現場制作中對實時處理與效能優化的嚴苛要求,特別是在自動追蹤領域,展現出業界領先的實力。
Datavideo洋銘AI自動追蹤技術,摒棄傳統的人臉識別路徑,創新性地采用骨骼識別策略,在有效規避隱私侵犯與法律風險的基礎上,通過精準捕捉目標的骨骼架構,特別是面部關鍵特征點及身體動態,實現在復雜多變或遮擋情境下的穩定追蹤。同時,我們自研的AI追蹤系統,還創新融入高度定制化界面設計,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可靈活調整追蹤框參數以適應多樣化場景需求。
系統內置自我學習機制,能夠智能分析并適應目標運動模式,持續優化追蹤算法,確保追蹤精度與穩定性的雙重提升。
運鏡設計上,Datavideo洋銘更是將廣電行業的專業經驗與AI技術深度融合,摒棄傳統安防領域的粗放操作模式,轉而追求鏡頭運動的平滑細膩,從移動、變焦到聚焦,均遵循廣電級標準,旨在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視覺享受。
由此可見,Datavideo洋銘在AI技術的深度集成與細節處理的極致追求,不僅具備技術的尖端性,更深刻體現出對于用戶需求的精準洞察及對行業規范的高度尊重。我們矢志不渝地為用戶提供集高效、智能、安全于一體的現場制作解決方案,持續賦能并引領媒體行業的創新發展。
![](http://img.dav01.com/e/2024/8/30/davinfo_236858_1725010271992_184556902.jpg)
數字音視工程網:今年,信號處理領域的NDI、Dante等技術成為熱議焦點。您如何看待這一技術趨勢?Datavideo洋銘與NDI、Dante技術的結合,有哪些獨特之處或優勢?
林總:NDI協議,作為革新性的IP網絡視頻傳輸標準,其核心優勢涵蓋高清實時傳輸能力、跨平臺無縫兼容、視頻制作低成本、視頻傳輸方式靈活,以及應用場景廣泛等,徹底革新了傳統視頻制作與分發的范式。
Datavideo洋銘與NDI技術方的戰略聯盟,不僅構建出價格競爭力與市場穩定性的雙重壁壘,更奠定了雙方共贏合作的堅實基礎。具體到產品線,截至目前,Datavideo洋銘標準款云臺攝像機已全系標配NDI技術,且維持原價不變,自7月1日起全面推向市場,以卓越性能與廣泛潛力引爆市場熱點。
![](http://img.dav01.com/e/2024/8/30/davinfo_236858_1725010285140_1878458727.jpg)
而Dante技術作為數字音頻傳輸領域的一門前沿技術,其創新的IP網絡架構,也可為點對點的音頻傳輸提供低延時、高精度且成本效益高的解決方案。因此,Datavideo洋銘正積極與Dante團隊協商,探索將Dante音頻網絡技術融入產品線的可能性。此融合過程涉及深度軟件優化而非簡單升級,旨在保留原有硬件優勢的同時,實現Dante技術的無縫集成,進而提升音頻傳輸效率與品質,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靈活音頻網絡配置體驗。
未來,Datavideo洋銘期待與NDI、Dante等戰略伙伴深化合作,共同推進音頻傳輸技術的邊界拓展與創新發展。在產品測試、技術交流、市場拓展等多維度上,Datavideo洋銘將秉持開放合作的精神,與各界同仁攜手共進,共創輝煌。
![](http://img.dav01.com/e/2024/8/30/davinfo_236858_1725010293926_768263358.jpg)
數字音視工程網: 鑒于信號處理行業的技術變革,正在從傳統的硬件主導模式逐步向軟件化、乃至云制作模式轉型,貴司對這一趨勢有何獨到見解?Datavideo洋銘在云制作技術領域,制定了哪些具體的戰略規劃與發展布局策略?
林總:對于信號處理技術的跨界演進,Datavideo洋銘秉持積極擁抱的態度。
云制作作為技術前沿趨勢,其核心優勢在于依托云端架構實現資源的動態優化與高效配置。公司現已部署DV Cloud等云端服務方案,專注于信號的云端分發、存儲及基礎數據管理,雖當前階段AI深度融合尚處探索期,但已在實際應用中,特別是在直播內容分發與檔案管理體系中,展現出顯著價值。
Datavideo洋銘深刻認識到,云制作的興起不僅是技術迭代的標志,更是對行業業務模式與工作流程的深層次重塑。為此,公司積極攜手本土伙伴,共建符合國內市場需求的云端生態系統,旨在精簡信號傳輸鏈路,增強用戶體驗。
公司戰略層面,Datavideo洋銘已將AI與云制作技術的研發置于核心位置,尤其在云臺自動追蹤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推出業界認可的解決方案。展望未來,公司將進一步拓展AI技術的應用邊界,深度融合至切換臺等核心設備,實現AI控制界面的直觀化與即時化,使操作人員能依據現場實時情況迅速決策,促進現場節目制作的即時反饋與觀眾高度互動。
面對研發難度的攀升與技術挑戰的持續,Datavideo洋銘承諾將持續增加研發投入,強化與國內外領先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云制作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為行業貢獻更為高效、智能的綜合解決方案。
![](http://img.dav01.com/e/2024/8/30/davinfo_236858_1725010305131_1054124804.jpg)
采訪后記:
通過這次采訪,DAV數字音視工程網深刻感受到Datavideo在廣電及全媒體領域的卓越技術底蘊與創新驅動力。其在AI技術集成方面,憑借骨骼識別、定制化UI設計及智能自學習機制,實現了復雜環境下的精準追蹤與高效內容創作,為行業技術梳理新的標桿。展望未來,隨著AI與云技術深度融合,Datavideo洋銘將持續引領技術創新與行業轉型,為媒體智能化、高效化進程注入強勁動力。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