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數西算”對大屏顯示需求拉動有多大?
來源:DISCIEN 編輯:lsy631994092 2022-04-26 17:21:40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2022年2月17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國家能源局四部門聯合印發文件,啟動建設國家 “東數西算”戰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建設數據集群。至此“東數西算”8大算力樞紐和10個集群全部落地,同時也成為今年上半年新基建的熱點話題。
“東數西算”就是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通俗地講,即把東部的數據傳輸到西部進行計算和處理,如同南水北調、西電東送。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 “ 東數 ” 都要 “ 西算 ” ,其中東部數據中心主要是匹配低時延業務,比如金融市場高頻交易、虛擬現實 / 增強現實( VR/AR )、超高清視頻、車聯網、聯網無人機、智慧電力、智能工廠、智能安防等。西部負責全國范圍需后臺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
“ 東數西算 ” 布局圖
備注:圖片來源于網絡
“ 東數 ” 為什么要 “ 西算 ”
1、 數字經濟建設要求; 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堅實的數字化基礎設施,中國目前擁有覆蓋好、速率高,穩定可靠的公眾移動通信基礎設施,成功帶動ToC數字經濟的規模化發展。但當面對企業客戶的需求時,現有的基礎設施能力就不一定達標了。無論是數字化連接成本,還是與通信網絡、云計算能力的融合,乃至基礎設施與應用的集成,必須再一次對數字化基礎設施進行產業升級。
2、 資源再分配,優化供需,促進綠色發展; 數據的存儲和加工都產生著巨大能耗;一方面在一個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中,電力成本往往占到50%以上。在 2020 年的時候,國內的數據中心用電量已經占到了全社會總用電量的 2.7% ,總能耗超過 2000 億千瓦時。 另一方面大型的數據中心一般都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這也導致數據中心需要在租賃土地上花費不小的費用。而東部土地資源稀缺,租賃費用高,電力緊張且電價貴,平均氣溫高導致降溫費用高。而西部的土地資源豐富,租賃費用低,電力豐富且價格低,全年溫度低,降溫費用少,具備發展數據中心、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潛力。
那么 “ 東數西算 ” 的建設下跟大屏幕顯示產品之間又有什么關系?
在整體數據中心系統里,監控中心和數據指揮中心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這其中便涉及 LED 和 LCD 拼接大屏產品,其中機房監控中心主要以液晶拼接為主,而總控的前端數據指揮中心屏幕早期以液晶拼接應用較多,而近年來受到 LED 小間距產品的持續替代,一方面由于此塊屏幕應用一般面積較大,多在 20 ㎡以上,如果用液晶拼接產品則會產生較多的拼縫條數,同時面積越大,拼縫條數越多, LED 小間距的無縫優勢得以充分凸顯;另一方面觀看此屏幕的坐席人員一般離屏幕的距離多在 2.5m 以上,大大弱化了 LED 小間距的觀看顆粒感。
備注:圖片來源于網絡
“ 東數西算 ” 的建設下預計帶動超 2 萬個新增數據中心建設;
根據我國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統計測算,2021年國內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到543.6萬架,預計到2025年,國內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將達到759萬架,較2021年增長40%;
而2021年全國數據中心的數量預計在8.5萬個左右,這樣看目前平均每個數據中心的機架數量僅不到100個,以此推算預計到 2025 年全國數據中心數量將達 11 萬 + ,則到 2025 年新增的數據中心數量在 2.5 萬個左右;此外假設 2022-2025 年間原有的數據中心將有 30% 的改造更新需求,那整體來看未來數據中心釋放的新增和改造數量將超 5 萬個,場景數量的增加將大大拉動大屏幕顯示產品的需求;
Data source: DISCIEN
在新增和改造場景數量下推算大屏幕拼接產品的潛力需求空間:潛在需求數字可觀
拼接將主力監控場景,以4*4的單體項目假設,假設在監控室滲透率為50%,在小面積數據中心指揮前臺滲透率為15%,預計可帶來530k+的新增需求;
LED小間距主力前臺數據指揮中心,以60%的滲透率,單體面積30㎡,單價5萬/㎡進行假設,預計可帶來超450億的潛在需求,且微間距產品可重點跟進此類場景;
整體來看, “ 東數西算 ” 建設下對于大屏幕拼接顯示產品的需求拉動力較為明顯;但從數據中心整個系統項目下看,其涉及基礎網絡、網絡設備、 IT 設備、電力設備、制冷設備、軟件系統等多產品鏈條的采購,且對解決方案的能力要求較高,而大屏幕產品采購僅占其中的一小部分,且以目前各大屏廠商的方案能力看,很難作為直接中標企業參與,需綁定運營商或者集成商,而傳統的運營商如移動系、電信系、聯通系將是主力參與企業,可重點關注。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