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順風車開始檢票 四張“車票”助力安防企業
來源:智安物聯網 編輯:lsy631994092 2021-10-08 09:12:11 加入收藏
隨著5G+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發展,“智慧交通”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隨之提上了日程。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9月23日,交通運輸部印發《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中指出,到2025年,我國將打造一批交通新基建重點工程,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應用場景,制修訂一批技術標準規范,促進交通基礎設施網與運輸服務網、信息網、能源網融合發展,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智能管理深度應用,一體服務廣泛覆蓋,交通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安全水平和服務質量有效提升。《方案》內容豐富,涉及北斗、5G、自動駕駛、智慧公路、ETC等多個領域。此方案一出,可謂是給各相關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與基建、安防相關的股票也“高開高走,上漲相迎。”此舉標志著我國的“智慧交通”建設即將從規劃和試運行階段中走出來,正式進入到“大刀闊斧”的基礎設施建設出去。
對于“智慧交通”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安防企業來說,在這份交通運輸部印發的《行動方案》中,有哪些領域所需的產品可以讓安防企業乘上順風車,享受到政策和市場雙方共同加持下的“基建紅利”呢?
1、智慧公路
智慧公路是最近老生常談,并且已有省市進行了一定程度上實踐的領域。隨著各省市“十四五”建設規劃的實施。截止目前,已有很多安防企業從中受益,包括且不限于智能監控設備、ETC、智慧燈桿、智慧停車場、智慧路網管理系統等安防產品。
而此次交通部要求對全國重點路段進行智慧化建設后,各地勢必又會掀起新一波對相關安防設備的需求,屆時,安防企業可在之前“十四五”的政策紅利之下,再次迎來一波安防市場的增長浪潮。
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外,歷年來的市場表現和發展趨勢也表明了“智慧公路”將愈發興盛。根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智慧公路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的分析顯示,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信息化高速發展階段,對高速公路進行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高速公路智能化行業需求將迎來持續釋放。隨著我國高速公路智能化、信息化的大力建設,高速公路總里程的不斷增加以及維護、升級改造的不斷實施,預計,未來我國高速公路智能化行業市場規模將不斷增大。2014年智慧公路市場規模僅265億元,2018年市場規模增至488億元,2019年中國智慧公路市場規模為566億元。隨著我國公路智能化、信息化的大力建設,公路總里程的不斷增加以及維護、升級改造的不斷實施,預計,未來我國高速公路智能化行業市場規模將不斷增大。
而隨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除了這些建設“智慧公路”所必不可少的安防設備將迎來利好之外,專門做智慧化施工、維護、運行管理解決方案的企業也能扶搖直上,御風而行。在交通運輸部發布的這份《方案》中,特別提到了要進行橋梁、隧道等的智慧工地、智慧運營、應急管理等日常監測、管理系統的建設。從而給了更多的安防企業在“智慧公路”中入局。競爭的機會。
2、智慧航道
除了傳統的陸上運輸方式外,在此次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方案》中,也納入了航道水運方面的智慧化建設。其中特別提到了“四縱四橫兩網”的布局,按照“強化航道、溝通水系、延伸輻射、直達海港”的思路,對國家高等級航道原有布局進行了拓展和完善,最終形成了“四縱、四橫、兩網”的總體布局。“四縱”主要包括京杭運河、江淮干線、浙贛粵、漢湘桂四條跨流域水運通道;“四橫”主要包括長江干線及主要支流、西江干線及主要支流、淮河干線及主要支流、黑龍江及主要支流四條跨區域水運通道;“兩網”包括長三角高等級航道網和珠三角高等級航道網。
而在如此巨大的航道規劃建設過程中,也缺少不了安防產品的身影。從航道設施的維護監測系統、船舶污染物的接收監控系統,到自動化船閘、搭配智能監控設備使用的智能智慧調度系統等等。這些“高、精、尖”產品,恰恰也是國內安防企業一直所探索的領域,自始至終安防產品都是其中的重頭戲。雖然在航道建設方面,只有少部分安防企業有相關的研究成果和產品,但是隨著“智慧航道”的逐步發展建設,相信也會拓展細分出更多的領域,來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安防企業入局。
3、港口、樞紐
建于海邊的港口和分布我國各地的交通運輸樞紐,也是此次建設規劃的重點單位。隨著區塊鏈等技術概念的成熟運用,運輸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及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中的地位愈發重要。
根據2020年全球前20大港口貨物吞吐量榜單統計。中國港口生產形勢總體表現良好,不僅在前20名中占據了15個席位,而且將前五名也一并包攬。同時,在今年的2月,國務院也提出了要求:建設多層級一體化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系統。建設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4大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加快建設20個左右國際交通樞紐城市,以及80個左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推進一批國際性樞紐港站、全國性樞紐港站建設。在經濟剛需和政策指導的下,建設“智慧港口”、“智慧樞紐”已經成為了我們進一步提升國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的迫切需求。
而安防產品便在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小到貨品、集裝箱上的RFID標簽,火車站等客運樞紐的票務和安檢系統,大到港口橋吊、龍門吊的智能自動化操作系統,貨運、倉儲中心的智能化分揀、管理系統等。都有著安防產品的參與和設計,而其所帶來的不可估量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十分值得安防企業投入研發。
除上述的四個主要領域外,《方案》中還提及到了“車聯網”、“船聯網”等涉及通信、網絡方面的基礎建設規劃,由于其大部分都可歸納到以上四個領域之中,因此不在贅述。總而言之,這份交通運輸部下發的《方案》,其給安防企業所帶來的市場紅利不可估量,意義非凡。不過,能否乘上這趟“智慧建設”順風車,能否在這片有著光明前景的市場中爭得爭勝,還要看各大安防企業的具體規劃和技術水平。
來源:智安物聯網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