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入侵報警分類顯示與核盾在 COE 的應用
來源:欣橫縱技術 編輯:VI菲 2021-04-19 22:04:19 加入收藏
1、項目背景
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即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COE)是2010年4月,第一次核安全峰會在美國華盛頓召開。其間,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達成共識,宣布在華建立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COE)。我們從項目前期中、美雙方技術磋商、項目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交付以及項目的運行維護全程參與并實施。
2、項目概況
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項目包括“1個運行控制中心、2套實物保護系統(真實區、模擬區)、3套網絡(內部網、外部網、實保網)以及配套的建筑智能化系統”; COE園區按照中、美、歐核設施安全相關標準,分區建設整套實物保護系統;真實區域的實物保護系統保障COE園區日常安全運行,模擬區域的實物保護系統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核設施實物保護領域的工作者提供培訓學習、經驗交流的環境。
分析實驗樓建設1個運行控制中心,可以對園區所有出入口控制系統、入侵探測系統、視頻監控系統、信息發布系統、時鐘管理系統、無線對講系統等報警信息、視頻信息、出入口控制信息進行統一管理、統一存儲、統一資源分配。
同時在模擬培訓區域的核材料衡算與控制綜合培訓設施樓設置有一級警報站、模擬核材料庫設置有二級警報站以及室外測試場提供現場教學演示。其中一級警報站與二級警報站完全實現數據共享、系統冗余、自動災備切換的功能。
3、設計理念
根據項目的特殊性,滿足中、美雙方的相關技術標準及規范,COE項目的實物保護系統在磋商階段,就專門針對入侵探測系統的報警信號進行了區分。美方專家要求前端的同一臺入侵探測設備的報警信息在實物保護系統平臺上能分別顯示如出:入侵報警、防拆報警、短路報警、斷路報警;能在報警系統中用一條二芯通訊線纜區分出不同類型的報警信息,在國內的不管是民用安防系統中還是在核設施實物保護的入侵探測系統中還是首創,此設備的研發我們公司具有自主的知識產權;實現了國家對核設施單位實物保護系統設備國產化的要求,同時也滿足了美方專家要求的同一設備不同類型的報警信息分別顯示的功能。
在國內核設施單位的實物保護系統中,中、美雙方在入侵探測的覆蓋區域與視頻復核的響應上也存在一定的思想差異;大部分的入侵探測器覆蓋區域在重點部位都有考慮,而視頻復核的區域與入侵報警探測相關聯的區域不能相吻合,也許是我們的探測器探測到了入侵者的入侵信號,而沒有查看到入侵的入侵行為。因此在中、美雙方的技術磋商中,美方專有就特別提出,我們的入侵探測的探測區域要與視頻復檢監視區域相吻合。公司根據美方專家的意見,在實物保護系統平臺(核盾)的功能應用中,特別修改了當前端有發生入侵探測行為的時候,我們的視頻復核功能將立即彈出入侵者的入侵實時畫面和入侵時的前后5 秒視頻回放,為保衛值班控制中心的值班人員決策、判斷與響應提供及時的輔助信息。
項目所使用的入侵報警設備從類型上分為室內雙鑒微波紅外探測器,室內紅外幕簾,室內振動探測器,室內視頻運行探測器,室外微波探測器、室外光纖振動探測器、室外激光雷達,室外地埋泄漏電纜探測器、室外自立式靜電場,室外依附式靜電場,室外麥克風探測探測器,室外張力探測器,室外滾刺籠振動探測器,可通行人井管道柵欄探測器,電子圍欄等15 種之多,針對各種探測器的設備特性,中、美雙方技術團隊的專家們經常發生不同的技術分歧,都在我們的安裝實踐中一一給出了他們想要的滿意答卷。
在視頻復核系統中,為結合全球視頻監控領域的不同發展階段即(模擬階段、模擬+網絡階段、網絡高清階段),分別采用了模擬視頻攝像機、網絡攝像機、網絡高清攝像機、SDI高清攝像機等不同種類、不同品牌的視頻設備,通過不同的接入方案,為不同時期設施單位建設的實物保護系統提供了很好的教學基礎。
實物保護管理平臺集成軟件有效的解決了各大子系統之間的不能相互通信與數據資源共享的壁壘,把各分散運行的子系統能夠通過實物保護管理平臺統一操作,集中管理。
4、項目運行
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項目自2016年3月18日運行至今,我們全程參與建設與運行維護,配合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領導,中、美雙方專家以及教員順利地保障國際、國內領導參觀、專家以及學者的技術交流。設備、系統7*24小時平穩運行,為全球80多個國家以及上千人次實物保護領域的學者提供了培訓、交流的技術支持服務。
5、小結
深圳市欣橫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實物保護管理平臺——“核盾”,填補了核設施單位實物保護管理平臺軟件無國產化的空白;在設施單位的實物保護系統集成建設領域我們一直在探索、前進,同時在響應國家在設施單位實物保護領域的國產化軟、硬件設備研發上一直在重投入,為我國的核安保事業在不斷添磚加瓦。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