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驅動IC產業格局與供需分析系列---AMOLED驅動IC篇
來源:DISCIEN 編輯:小月亮 2021-08-16 10:39:25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從發展階段的維度看,AMOLED與LCD的最大不同是產業還在高速成長期,大陸和韓國廠商還在不斷建設新工廠增加產能,同時進行良率提升、技術優化和產品創新,以期AMOLED更廣闊的市場。這種市場培育活動在近幾年獲得了良好的成效,手機屏幕中A MOLED 的市占率也從2 0 年的2 8 %上升到了2 1 年的3 8 %,同時應用拓展到穿戴、平板、筆記本等領域,供應商也由單一的S DC 壟斷發展為包括B OE/CSOT/LGD/V isionox等諸多廠商群雄逐鹿的局面。
在需求快速增加的情況下,AMOLED 的驅動I C 供應成為了繼續擴大規模的瓶頸,競品需求擠壓、黑天鵝事件以及驅動I C 供應商集中是影響供給的三大主要因素。
1.競品需求擠壓:
A MOLED 驅動 IC 的制程區間處于成熟制程中最火熱的2 8 - 40 nm階段, 這個區間內存在較多更具備盈利性優勢的競品。
圖一:28-40nm制程段的競品
比如用于手機“攝像頭大戰”的32M以上高端CIS(圖像傳感芯片)、因一顆芯片導致車廠停產的車載MCU(微控制器)、以及TV等家電產品所需要的SoC芯片,使得A MOLED 的供應不僅難以按照需求增加快速得到補充,反而會得到市場擠壓。
2. 黑天鵝事件頻繁:
在供需已經處于相對緊張的狀態下,黑天鵝事件成為了雪上加霜,今年2月份發生的美國德州(非山東)暴雪導致停電停工,使當地的半導體工廠受到重大影響,其中三星的S 2 工廠對 AMOLED 的驅動I C 供應產生了直接影響,恩智浦等其他晶圓代工廠形成了間接擠壓影響。
圖二:三星S2工廠產能分配及AMOLED驅動IC影響示意圖
三星S2工廠整體產能100K/M,其中28nm制程產能約35K,主要生產AMOLED驅動IC和高端CIS等產品。每月用于A MOLED 驅動I C 的1 0K 左右1 2 寸晶圓能產出約1 2M-15M 的驅動I C (每張晶圓約生產 1.2 - 1.5K 驅動I C ),占全球A MOLED 驅動I C 每月平均6 5M 出貨量的約1 5 %。 這種情況持續2個月后除了實質性的供給減少,同時從心理上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
3. 驅動I C 供應商集中度高
核心產業會決定它的產業鏈,AMOLED面板的國產化在近幾年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從5年前的幾乎0%市占成長到了今年19%的份額,但是相比韓國80 %的份額還是有較大差距,這也導致A MOLED 的驅動I C 產業鏈嚴重集中于韓國。
圖三:全球驅動IC需求比重與主要IC廠商份額
AMOLED的驅動IC前三位均為韓廠,包括三星電子旗下的LSI以及LG集團旗下的silicon works,前三者的份額已經超過80%,剩下的第二梯隊主要是Novatek和瑞鼎等臺系廠商,大陸芯片廠商還沒有具備大規模供貨的能力,在黑天鵝導致的供應鏈動蕩期,大陸面板廠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
到21年Q4,雖有聯電等晶圓代工廠增加部分產能至AMOLED DDIC有望增加供應,但是同時有BOE的B12、CSOT的T4以及維信諾的工廠持續增加產能,預計需求增量超過供給增量,使A MOLED DDIC 持續處于緊張狀態,到2 2 年H 1 才有望得到緩解。
在影響AMOLED供給的三大因素里,競品需求和黑天鵝事件是整個產業都難以把握的部分,但是第三個設計廠商的集中度是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的,希望云英谷、集創北方和奕斯偉等國產A MOLED 驅動I C 廠商可以快速成長,真正形成A MOLED 的國內產業鏈,幫助中國的A MOLED 產業加速上一個臺階。
以上是AMOLED驅動IC的產業概況,敬請期待系列最終篇:顯示驅動IC產業格局與供需分析系列---驅動IC的供需邏輯分析篇。
顯示驅動IC產業格局與供需分析系列---格局概述篇
顯示驅動IC產業格局與供需分析系列---TV驅動IC篇
顯示驅動IC產業格局與供需分析系列---MNT驅動IC篇
顯示驅動IC產業格局與供需分析系列---NB驅動IC篇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