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告訴您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智慧教學”?
來源:科大訊飛智慧教育 編輯:小月亮 2021-08-13 09:09:57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智慧教育的落腳點有哪些?課堂教學效果必是其一。
自2016年引入智慧課堂開始,智慧教學就如一股盎然的春風,吹遍合肥七中的每一座講臺。五年來,七中教師合理運用新技術打造高效課堂,全面實施校本個性化作業,積極使用大數據評價,深化了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促進了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2021年,合肥七中又被列為合肥市智慧學校示范校進行標桿打造, 目前,學校正以“五個智慧”(智慧教學、學習、生活、管理、文化)的常態化應用為基礎,著力于通過智慧課堂的深度應用、大數據中心的建立,以數據驅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助力學生個性化成長與教師專業發展。
什么樣的課堂才是“智慧課堂”
時下很多老師都會把智慧教學的“智慧”等同于“信息化”,將智慧課堂視為披上信息化手段的傳統教學,這與教育信息化的本質是相悖的。如何用活、用好信息技術構建“智慧課堂”?七中教師們一直在進行深度探索。在這里,智慧課堂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使用模式,對于如何將其功能貫穿式地深度應用到課前、課中、課后全流程中,教師們也都有自己的竅門。
七中智慧課堂教學掠影
課前的重點 在于關注學生的自主預習情況,這是實現“以學定教”的第一道入口。基于智慧課堂,教師不僅可以把預習的任務分發下去,還可以及時獲取學生預習情況,了解學生預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在課堂上進行重點強調。
“地理學科有很多知識點比較抽象,需要學生進行深度地內化、吸收。我很關注學生的自主預習,課前會提供一些我自己錄制的微課供他們做個初步的了解,然后匹配地布置一些開放性的任務,學生需要自己去查閱資料、梳理和歸納,這對于幫助他們加快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提升信息獲取能力十分有益。”張凱麗老師分享她的經驗。
課中的重點 在于創設更加生動、高效的教學環境,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尤其是要著力解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問題,這是實現“以學定教”的第二道關鍵環節。傳統教學中,課堂互動是抽樣式的,無法關注到所有學生。利用智慧課堂,能夠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讓教師更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還能幫助改善師生關系,提升教學成效。
數學教師顧雪對于這一點深有感觸。“有了預習的鋪墊,課中我會側重于通過一些互動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搶答、投票、拍照分享這些基礎功能可以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另外我會即時從平臺上調取一些云資源來進行輔助展示,這為我的數學課增色了不少,讓枯燥的定義、定理等講解更直觀、生動,學習氛圍更熱烈。”
課后的難點 在于及時獲取學生的知識習得情況,反饋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快速地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再指導。基于課前、課中的鋪墊,平臺上有了關于學生知識習得情況的數據反饋,課后,教師可以據此來給學生布置個性化的練習去及時復習、鞏固、補缺。
物理教師張安軍就認為,智慧課堂的“智慧”尤其體現在課后的跟蹤反饋方面。“平臺可以自動批改一些題型,幫助我們減輕了不少的批改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可以自動生成數據分析報告,讓以前只能憑感覺、經驗的教師們對于學生有了更精準的認識、對于教學有了更精準的定位。”
如何基于大數據來提升教學的精準性?
目前,網上閱卷已經學校里應用非常普遍,學校也會利用測試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但很多時候還停留在最高分、最低分、均分、方差等簡單的數據上。在數學王世朋老師看來,如何基于數據提升教學的精準性,應該是目前智慧教學需要重點思考和實踐的方向。
王老師總結的基于學生測驗數據的教學策略
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王老師選擇的是測驗后的試卷講評課。2016年開始,合肥七中即開始應用大數據精準教學平臺,進行網絡閱卷,隨后系統自動生成分析報告,可以看出學生的共性錯誤,也能找準學生個體的問題。“基于這些數據分析,可以實現講評試卷的精準化。”
首先,在講評時他會選擇高頻錯誤點和得分率較低試題,進行課堂集中講評。例如針對錯誤率較高題中的普遍錯誤選項,評講中就會重點分析該選項,采取教師點撥、師生互動講解的方式完成;對于正確率在70%左右的題,會讓錯誤學生來進行分析,師生共同幫助其反思錯誤原因。“通過對試題的一步一步分析,基本能達到試題講解的精準與高效,提高試題講評的效率和質量。”
其次,對于個別學生出錯的試題,也不是置之不理,他會利用課堂間隙,走到對應學生身邊,進行點對點答疑與指導,讓個性化輔導落到實地。“通過這樣的流程閉環,一方面是可以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同時對于我們教師來說,也可以反思自己的課堂復習是否到位,特別是日常的訓練講解是否精準。”
在較為準確地知道每個學生在哪些知識點上存在問題后,也可以進行最優化的跟蹤指導。“比如對于概念、定理、公式等問題不清楚的同學,課后可以安排知識點、公式或知識體系的完善類練習;對于特定題型出現問題的同學,可以安排題型與拓展的總結性訓練。”
合肥七中大數據精準教研區
從班集體的角度來說,王老師認為,還可以通過幾次數學測驗數據的前后對比,來研判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態,強化對學生的課前、課中與課后管理,為學生的整體提升做些有意義的理論分析和實踐研究。
“雙新”背景下的智慧教學深度應用
2020-2021年是安徽省實施新課程新教材的第一學年,合肥七中是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省級示范學校。 在此背景下,學校一直探索如何基于智慧課堂來開拓課堂教學的新樣態,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
學校先后承辦了合肥市數學、物理、生物等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研討活動,市普通高中“雙新”國家級示范區建設區域教研周化學學科專場活動,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第三次專題研討會,探索大單元教學落地策略。
學校承辦合肥市的各學科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研討活動
學校積極組織校內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大單元教學設計大賽、大單元教學說課比賽、核心素養下教學案例評比、新課程試題命題大賽、大單元教學優質課大賽等教學活動,以賽促教,激發教師鉆研新教材實施理念,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全力培養種子教師、種子學科,積極組隊參加市級交流比賽。
2021年3月,合肥市第五屆高中智慧課堂優質課評比拉開帷幕。這次比賽要求參賽教師要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大單元教學進行設計及實施,要體現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理念要求。在這次評比中,合肥七中共斬獲了4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和1個三等獎的好成績,覆蓋了全學科。
以王小月老師的參賽課例《第一單元 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歷史課)為例,她以“對話教學”為指導思想,基于智慧課堂的應用,通過“創設材料情境—問題探究—任務驅動—思考總結”的設計,構建出了活力高效的課堂,使學生對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形成立體的認知。
她引導學生在觀看微課、小組討論、班級搶答賽中理解主干知識;通過智慧課堂把地圖分享給每位學生,然后通過“實物展臺”展示學生在地圖上相應位置標注古代文明的名稱的過程,以橫向(空間)縱向(歷史)分布對比,幫助學生落實時空觀念;通過智慧課堂云平臺資源,實現課堂上的拓展閱讀,幫助學生加深知識理解。整節課化繁為簡、寓教于樂。在教學內容把握、教學進程結構生成、學習環境創設等方面,都體現了以生為本,全面落實新課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
此外,學校積極開展國家、校本、校社多元化的課程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打造“三層七雅”課程群,開設包含科技創新、科學素養拓展、人文素養拓展、生活技能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基礎拓展、藝術特長修養、體育競技等八大類別六十余門課程。學生自主選課、走班上課,逐漸形成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體系,推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