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側停車正普及 主流技術向視頻技術靠攏
來源:中國安防行業網 編輯:QQ123 2021-05-31 13:20:24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近些年北京市通過開展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改革,采用高位視頻設備以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智慧停車管理,同時賦能違停管理、交通綜合治理、重點治安防控、市政綜合管理等領域,實現“經營性收費”向“政府非稅收入”轉變、“人工現場收費”向“電子收費”轉變。其中,路側停車效果最為明顯。目前,北京道路停車入位率已達到90%以上。
目前從全國來看,路側停車管理的技術手段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地磁+手持POS,二是視頻識別技術。
地磁+手持POS技術主要通過在泊位上加裝地磁設備,感知車輛駛入/駛出時間,并上傳泊位占用情況,現場管理員通過手持POS獲得時間數據,再以拍照或手工錄入的方式增加車牌信息,核算停車費用,車主通過APP自助繳費或現場掃碼完成支付,
該種方式,可自動記錄泊位占用/空閑時間,核算停車費用,但是需要人工參與錄入車牌信息,因此,為了保證信息的實時、準確,現場需要多名管理人員,不能完全呈現“無感停車”的便捷。
而“無感停車”,是指從車輛入位信息識別,到車輛駛出扣費結算,整體過程無需人工參與,實現車輛“即停即走”的全自動管理。所以在當前技術階段,實現“無感停車”主要依靠視頻識別技術。
顧名思義,視頻識別管理技術通過視頻設備自動獲取并識別車牌信息、駛入時間、泊位狀態等數據,自動記錄、核算、扣除停車費用,車主全過程無需操作,同時管理者可實現數據的實時可視查詢和數據規范化管理,從技術上實現“無感停車”。
現有視頻識別技術在實現形式上,分為視頻樁和高位視頻,
視頻樁采用智能側向視頻識別技術獲得停泊車輛的圖片及車牌信息,該識別方式將設備安放在泊位右后側(路牙石或綠化帶內),不影響路面正常通行,克服了正向識別不能大范圍應用的難題。雖然每個泊位都需要安裝視頻樁設備,但是通過這種方式可有效識別跨位停車、違章停車、車牌遮擋等惡意行為,同時通過一對一的高效管理模式,縮小管理粒度,解決路側泊位停車高并發識別機制等問題。
高位視頻分為單槍機+球機、雙槍機、雙槍機+球機以及四槍機四種,均通過高桿安裝,可最多實現1管8的管理模式,其中,雙槍機和四槍機方案得到越來越大范圍的應用。通過設定槍機固定場景、檢測方式和行為,自動抓拍數據,實現停車信息采集。該種技術方式要求路段中間不能有斷口(路口),樹木、天氣等對設備識別影響較大,尤其是高大闊葉數目的遮擋,會導致設備識別結果不佳,對于后期的算法優化提出更好的要求。
雖然視頻識別技術尚有不足之處,但是綜合現有各項技術優缺點得知,視頻識別技術應用于城市停車管理可以解決人工“干預”問題,技術上做到“無人值守、無感停車”,針對路內停車的靈活性、高并發性,視頻識別設備能夠準確的獲得停車信息作為繳費依據,符合業務需求、數據需求以及政策方向,是目前較為可行和先進的管理技術。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