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賦能下的北京首個全場景智慧園區
來源:消費日報網 編輯:davinfosells1 2021-05-17 10:22:48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近日,北京正式發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智慧城市發展行動綱要》。根據行動綱要。到2025年,北京將基本建成統籌規范的城市感知體系,治理能力將大大提升,全場景應用智慧化水平也大幅躍升,建設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標桿城市。 海淀區正以“兩區”建設為契機,率先搭建智慧園區運營平臺,從智能化、數字化、智慧化方向為公眾展示了一個萬物互聯、無縫聯動的智慧園區系統。智慧生活場景新場景、新技術、新體驗隨處可見。 園區人臉識別機器人服務天團提供測體溫、拿快遞、面對面溝通服務 在疫情期間,該機器人通過人臉識別測量園區賓客體溫,如果測試顯示人員體溫異常,自動發出警報。這臺機器人可以通過聯網系統和人臉識別的數據記錄,幫助指定人員收拿寄存在服務中心的快遞,還能以其智能送餐服務,代替外賣小哥完成園區內的“最后一公里”。當然,作為全新的綜合型服務機器人,迎賓的功能也少不了。園區的智能機器人搭載人臉識別和AI語音功能,當檢測到有賓客路過時,會自動喚醒屏幕進行智能交互,并根據攝像頭檢測進行人臉跟隨,實現與顧客“面對面”溝通。 園區智慧停車系統可刷臉快速找車。 車主進入車庫后,根據地面標識自行選擇停車口,攝像頭自動識別車牌號打開入口大門。隨后車主需在車庫外自助機上,可以自主選擇指紋識別、人臉識別、二維碼刷卡和APP手機操作四種方式操作停放車輛。 園區無感通行,安保智能化 智慧通行上,園區內工作人員、訪客等,提前在系統中錄入人臉照片后,即可獲得通行時間和通行權限的分配,實現園區無感通行。安防方面通過訪客管理、人車布控預警,重點區域關注、異常告警,消防安全管理等信息化手段,避免園區安全問題,有效提升了園區安保智能化水平。 可以看到,通過人臉識別等前沿技術賦能景區智慧化創新,用戶體驗得到了顯著提升。這背后當然少不了技術的推動。比如業內著名的算法提供商虹軟視覺開放平臺就通過免費離線SDK助力全球開發者落地了智慧園區、智慧校園、智慧工地、智慧景區、智慧酒店、智慧辦公等百余個細分行業。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