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展館解決方案
來源:麥爾信息技術 編輯:小月亮 2019-10-16 20:51:56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傳統的展覽體驗,多是靜態和被動的,觀展者按照既定的路線參觀,宣傳信息掛在墻上,展品陳列在櫥窗中,無形中與參觀者直接形成了距離感。在這種展覽中,很難使人印象深刻,更別說達到宣傳效果了。而現代化的智慧展覽,是集聲、光、電為一體,既有豐富內容,也有美輪美奐,可交互的表現形式。
總結來說,現在的展覽就是要做到“既要好看,更要好用”。
所謂“好看”,就是展出的內容豐富詳實,展覽的形式別致新穎,能夠吸引觀眾,以達到講清楚、吸引人、被感動,以及再回味的境界。應該說,好看是為參觀者服務的,是一個展覽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
所謂“好用”,是針對展覽組織者而言的,組織者要做到讓展覽的組織過程高效、快捷,并且將觀眾的觀展感受盡快收集反饋上來,以實時了解整個展會所達到的效果。
智慧展覽體驗令人難忘,它在物質、智力和情感層面都讓人感到滿足。所以這篇文章,我們就從參觀者以及組織者這兩個角度來帶您深度了解智慧展覽。
首先是對于參觀者而言,為了讓參觀者有更好的參觀體驗,我們設計了如下場景:
一、參觀預約
觀眾將極其便捷的從微信、網頁、或者現場進行預約,填寫預約信息,比如姓名、性別、職業、聯系方式等等,包括遠程或到場錄入個人面部信息。
二、人臉識別
預約完畢,觀眾進入展廳,觀展時,預先安裝好的攝像頭會將觀眾的面部識別出來,匹配相應的個人信息,記錄各個觀眾的觀展路線、在每個區域停留的時間,后臺會對采集的這些數據,進行快速分析。
三、交互式沉浸體驗
我們為什么這么注重交互式沉浸體驗?從 iMax 電影到迪士尼樂園,從虛擬現實游戲到數字藝術展覽,時下的消費體驗已經越來越趨于「沉浸」。沉浸的狀態對每個人應該都不陌生。這是一種空間邊界變得模糊、時間感消失、個體限制似乎被消解,能讓人擁有沉浸的愉悅感和意義感的神奇體驗。
數字沙盤、虛擬成像、異形投影、虛擬翻書、360度全息投影系統等高科技的展示手法被大量運用。這類展廳集聲、光、電、互動項目、三維動畫等現代視覺效果于一體,身臨其境的參與效果,使客戶能夠與企業實現更好的聯系。
如多媒體投影沙盤將投影與固態沙盤結合,輔以聲光控制設備,能夠把一塊區域的方方面面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車水馬龍的交通到靈動流淌的河流,從日夜的更替到四季的變遷,從容演繹被展示對象的動態和變化。
多媒體投影沙盤使用投影機來構造動態效果。多通道融合投影將整個沙盤模型置于投影畫面的覆蓋下,同時通過定制影片與融合糾正技術的完美結合,將動態影片精準地投射到實體沙盤的每一個樓梯、道路模型上。多媒體投影沙盤的面積根據實際情況從幾平米到上百平米不等,對于上百平米的巨型沙盤,通過配套觸控屏幕、PDA、搖頭燈、LED燈和大型環幕等設備,可以搭建一個多媒體聲光同步控制的智能化沙盤,完美詮釋這個區域的風采。
四、數據分析
觀眾在觀展完畢,走到出口處時,只要用手機掃描預先準備好的二維碼,便可獲得一份由大數據處理完成的一份結果。
包括——
1、每個人觀展的三維路線圖,并標明相應位置停留時間等等信息;
2、針對觀眾對某一區域停留觀看時長,判斷其感興趣的內容,從而推送的相應的、更詳細的業務電子資料。
這樣,觀眾在觀展的同時,收獲了一份更符合他需求的資料。而組織者也向觀眾傳遞了企業先進的理念與技術,讓觀眾親身感受便捷、個性化的智慧體驗。
那么分析出來的這些數據,還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呢?
這時候面對的就是展覽的組織者了。
一、綜合管控平臺
面向大數據處理的三維綜合管控平臺,將整個展廳的人、事、物管控起來,把展廳的管理系統,也變成整個展覽的一個部分,即所謂的“展覽管理即展覽”,應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實現對展覽環境、展覽設備,以及展覽過程的智慧化管理。
經過分析處理的數據,以科學的報表、數據圖等多種形式呈現給企業的管理者,如某一段時間內,展廳的人流量、各個展示區域的受關注度,據此,管理者可以分析展廳管理的是否到位、不受關注的展示區域是什么內容、具體原因是什么。
1、訪客系統的作用
我們以一套訪客系統,傳遞出企業的人文關懷、大數據處理的能力、創新技術的應用展示,來提升企業在參觀者中的影響力,同時輔助管理者對展廳、甚至企業做出相應的科學管理。
2、綜合環境管控
該平臺猶如展廳管理系統大腦,集成幾乎所有軟件系統,將展廳人員管理、設備管理全部納入,在立體化模型中,直觀查看,便捷查詢。同時服務器后臺超強性能的大數據分析與同步自主創新的世界級超高分辨率呈現技術相結合,將最終數據圖表、遠程視頻、現場監控等圖像數據完美呈現在超大屏幕上。
3、潮汐環境監控
當采集端設備識別到展廳設備運作或有人流量時,環境監控系統會啟動高碼流錄制,相應的存儲、云服務也會隨之啟動;當系統識別展廳無活動時,自動降為低碼流錄制,節省存儲空間。
或者也可設定固定的工作時間,按時啟動。這樣既節能、還節省存儲空間,節約運維管理費用。
4、動態資產管理
采用一系列信息化技術,將展示廳設備一一綁定,并將該系統接入三維管控平臺,這樣,運維人員可隨時在平臺上查看設備位置、使用狀態、能耗分析曲線、設備壽命、更新維護預案。
5、應急預案處理
對來自展廳所需設備,以及管理系統的原始數據,應用‘大數據’的概念,建立不同的數學模型,對這些原始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發現數據背后的規律,指導日常工作的開展。
6、遠程在線觀展
構建展廳三維模型,觀眾可以足不出戶,通過網絡遠程參觀展廳實景,支持任意角度場景漫游。
從展館設計上看,要提高其內在功能性,則必須滿足人們對文化與知識多角度、多方位的需要,既要重視展示內容的再現、想象或重構,也要重視人的感官體驗。
其次,從市場需求上看,展館要充分滿足觀眾的參觀需求。在當下這個文旅產業發展繁榮的時代,各種類型的展館不斷涌現,參觀者可選擇的范圍越來越多,在“千篇一律”的展示內容現狀下,展館如何才能吸引參觀者,那就需要靈活的應用各類數字化交互展示手段。
一次令人難忘的展覽體驗,既能讓人在當下沉浸,獲得深層次的情感共鳴,又能持續影響日常生活,引發自我的小小進化。大概這就是智慧展覽終極目標了。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