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堂擴聲系統設計的五大聲學特性指標
來源:一禾音視頻 編輯:小月亮 2018-09-25 21:10:08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廳堂擴聲系統 的聲學特性反映的是廳堂擴聲系統與聲音效果的關系,但不包括與建筑特點有關的聲音效果關系。 那只與擴聲系統有關的聲學特性指標有哪些呢?按國標《廳堂擴聲特性測量方法》標準規定有以下五個指標:
1、最大聲壓級
該指標是衡量擴聲系統所提供的最大聲壓級。當然該數值與廳堂的使用功能,造價直接相關,不能盲目地選得很大,標準提出了文藝演出類、多用途類及會議類三大類廳堂及相應一級、二級的定位,從性能指標上依次遞減。
最大聲壓級基本上決定了廳堂擴聲系統 的動態范圍的上限,而動態范圍的下限基本取決于廳堂的本底噪聲。
2、系統總噪聲
從實際廳堂的測試來看,本底噪聲是包含兩個概念:一是系統的總噪聲,二是廳堂的本底噪聲。一般來說系統總噪聲比較容易達標,而廳堂本底噪聲很難達標,因此系統動態范圍下限受制于廳堂的本底噪聲。
3、頻率特性
按標準分類的三類廳堂具有相應的要求,平臺區范圍從80—8KHZ相應降低到125—4KHZ,不均勻性從±4dB降低到-6/+4dB。 從實際實踐來看,這是符合當前國情的,不是越寬越好,同時頻率特性的不均勻度也不是用頻率均衡器補償得越平坦越好,而是要確保均衡器的補償不要超過±6dB,允許廳堂的頻率特性有±4dB的不均勻。 對于平臺區的上限區域及下限區域,按-6dB/oct的斜率均衡。
以上這些標準,在實踐中很容易被誤讀,主要是頻率響性的平臺區越寬越好,頻率特性補償得越平直越好。這在設計、安裝、調試中是應該避免的。
4、傳聲增益
按該指標的定義是:廳堂擴聲系統 達到最高可用增益時,廳堂內各聽眾席處穩態聲壓級平均值與傳聲器處聲壓級的差值。最高可用增益就是系統產生聲反饋自激臨界點以下6dB的增益。標準規定:一類文藝演出廳堂的傳聲增益,在平臺區域的平均值是大于或等于-8dB。這里為什么是一個負值,這是因為聽眾席處的聲壓級肯定大于傳聲器處的聲壓級,相減就得到一個負值,兩者差值越大,即傳聲增益越高,擴聲系統的聲音放大量越大。
5、穩態聲場不均勻度
聲場不均勻度反映的是廳堂觀眾席聲壓級的高低不均勻性,它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揚聲器系統的覆蓋是否合理。我們的調試階段,必須結合測量得到的數據與標準相比較,使其各測點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在標準規定的范圍內,如達不到要求,則調整揚聲器覆蓋角度。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