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智慧城市智慧燈桿,這些情報你需要了解
來源:弱電工程師的圈子 編輯:小月亮 2019-09-09 21:05:38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智慧燈桿是什么?
路燈的發展經歷了普通路燈→文化路燈→智慧路燈三個時期,從照明功能逐步發展為智慧城市入口。
從1417年世界第一盞路燈,到1843年中國第一盞路燈、1879年中國第一盞電路燈,再到1959年的文化路燈——長安街華燈,隨著科技發展,路燈也在不斷變化,便利人們的生活,并被賦予了更多性能與可能。
天安門前的長安街現在仍使用當年周總理審定的蓮花燈和棉桃燈造型,只有光源不斷更新升級實現更強照明效果、更長使用壽命、更低功率更節能。全國各地景區及文化街道均根據特定歷史背景和特定文化燈需求進行路燈設計,路燈被賦予了景觀性、藝術性,不少成為了城市文化名片之一。
1993年智慧城市理念興起,但直到2015年才從美國開始有了正真意義上的智慧燈桿,2016年是我國智慧燈桿正式落地元年,2017-2018年智慧燈桿技術發展成熟卻由于運營、盈利模式等問題落地受阻,2019年作為5G 商用元年為智慧路燈發展創造了新機遇 。
從普通路燈,到文化路燈,再到智慧路燈,密集覆蓋城市的路燈不僅承載了照明和文化景觀功能,還肩負著智慧城市建設載體和數據入口的重要功能。
智慧燈桿是在傳統照明功能燈桿基礎上集成智慧照明、氣象站、空氣質量檢測、城市Wifi覆蓋、視頻監控、充電樁、LED信息發布、信息交互、一鍵報警、4G/5G基站等多種功能的新一代城市信息基礎設施。
▲智慧路燈發展歷程
▲路燈演變歷程
隨著智慧城市發展,智慧燈桿集成功能越來越多:
智能照明 :將每一盞燈通過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以實現對批量燈具按需照明和精細化管理,從而達到節能減排、高效運行和維護的目的。
智能安防 :通過攝像頭及遠程控制系統,可以實現數字監控、治安管理、交通疏導等;另外具有緊急呼叫功能,外場分機與監控中心聯系,監控中心可對外場主動廣播。
信息發布系統 :通過LED電子屏發布政府部門公共信息、警示信息、提示信息,并與智能安防相結合,正常時用語道路限速標識,在道路上出現狀況時,發布預警信息。
無線城市 :路燈內嵌WiFi熱點和微基站,實現無線通訊網絡、無線RF網、無線NFO網,搭載4G/5G基站。
充電樁 :配合政府推廣新能源車,在車站、小區、道路等處的智能路燈桿上,隨時隨地為電動汽車提供便捷的充電服務。
氣象站 :溫度、壓力、濕度、空氣質量、輻射、降水,甚至是風力傳感器都可以安裝在路燈上,以獲取超本地天氣數據。
▲智慧燈桿功能
智慧燈桿的特點“綜合、共享、智慧、和諧”與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相契合,智慧燈桿是對五大新發展理念的實踐。
在當前的諸多試點項目中,各地政府通過智慧燈桿系統在服務創新、行業協調、環境友好、數據開放、資源共享等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對于促進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智慧燈桿是促進城市面貌、生態環境及社會發展和諧的公共基礎設施 。智慧燈桿是促進城市面貌、生態環境及社會發展和諧的公共基礎設施。
一是城市面貌和諧方面,智慧燈桿可以大幅度減少城市地面設施的繁雜度,做到實用、美觀、簡約、大方。燈桿外觀可進行主題化的藝術設計,更好地體現城市特色。
二是生態環境和諧方面,智慧桿塔通過共享和智能化大幅降低了市政設施的能源消耗,桿塔采集到的環境信息可以用于城市噪聲及污染防控,促進綠色協調發展。
三是社會和諧方面,智慧桿塔作為信息化的公共基礎設施,在促進多個行業領域共同發展的同時還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保障及便捷的生活服務,使城市更加宜居,社會安全穩定。
智慧燈桿是多種設備設施和技術的綜合體。
從功能硬件方面看, 智慧燈桿可綜合通信桿、路燈、交通監控、安防監控、交通指示牌、 路側廣告牌等多種主要功能設施于一身,實現“多桿合一”。在ICT 技術的賦能下,可以高效節能地提供市政、交通、安防、環保等多領域的新型公共服務。
從配套資源方面看,智慧桿塔可將多套功能系統的承載、供電、通信等配套 資源進行整合,優化城市管網利用,減少重復建設及資源浪費。
此外,智慧燈桿優秀的點位、廣泛的分布使其成為5G基站的良好載體,優化的5G網絡是眾多“5G+”創新應用的基礎。
▲智慧燈桿集成多類技術
智慧燈桿是不同行業、不同部門的共享設備 。一是載體共享,通信、市政、交通、 安防等多個行業或部門的設備和傳感器可以經合理規劃使用同一桿塔載體,實現“一桿多用”。
二是設備共享,通過對應用在不同領域的設備進行功能整合并采用有效的安全策略,桿上的同一設備可以由多個行業或部門共享使用。
三是數據共享,各種設備和傳感器采集的 數據脫敏后可通過數據平臺開源共享,實現城市運行數據的互通,催生出更多跨行業創新應用。
▲智慧燈桿實現多行業、多部門共享應用
智慧燈桿是智慧城市數據入口 。智慧路燈配有攝像頭、顯示屏、射頻標簽感應等設備,并裝備了WiFi/5G等無線通信系統。城市的道路、交通、行人、車輛、安防等信息的采集,路燈無疑是極佳的可利用的載體,可以輕易覆蓋整個城市道路而不留死角。
攝像頭采集圖像和其他數據傳回控制平臺。控制平臺隨時轉換每個攝像頭的拍攝角度以獲取高質量的畫面。擁有智能充電樁功能的智慧路燈將成為城市新能源車的充電相關數據的主要采集點。
合理布局的城市智慧燈桿網絡,可以為智慧城市大腦實時提供海量城市運行數據,是構建數字孿生城市的基礎。
▲智慧燈桿感知、傳輸、處理、分析數據,發布信息聯動管理
智慧燈桿是智慧城市的關鍵基礎 。一方面,傳統的公共基礎設施難以承載不斷增加的城市規模、人口度以及老齡化,基礎設施智能化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智慧社會的重要基礎,其中智慧燈桿落地最為可期。智慧燈桿可支撐視頻采集、傳感等終端和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 ICT技術的融合應用,賦能傳統城市應用,如基于圖像識別或雷達傳感的自動駕駛輔助、基于物聯感知的城市啞資源管理等。
另一方面,構建新型智慧城市和社區需要以數據為基礎,智慧桿塔分布廣、位置優良,是“全域感知”收集數據的優良載體。智慧燈桿的綜合、共享可與“數字孿生城市”、“城市大腦”技術相結合帶來城市管理模式和城市運行模式的改變。
▲智慧燈桿助力智慧社區、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燈桿是“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載體 。《“十三五”規劃綱要》將“網絡強國”定位為我國十四大戰略之一,提出要“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推進信息網絡技術廣泛應用,形成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一體的網絡空間”。
智慧燈桿網絡如血管和神經一樣深入城市的公路、街道和園區,對人口密集處有良好的滲透,并且布局均勻,密度適宜,可以提供分布廣、位置優、低成本的站址資源和終端載體,是 5G 和物聯網大規模深度部署的首選方案。
▲智慧路燈搭載5G基站
普通路燈解決了照明問題,文化路燈打造了城市名片,智慧路燈將成為智慧城市入口 。
燈桿隨城市和人口密度均勻分布,是搭載小微站、邊緣計算網關、LED顯示屏、充電樁、攝像頭等多種設備,集成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的最佳載體。
智慧燈桿不僅能夠助推通信業務建設,還能豐富城市景觀,更可監測環境并進行信息化發布,是多種設施的綜合體,也是不同行業的共享設備。
智慧燈桿采集的各類數據傳輸到不同部門使用,不同部門也可以通過系統控制數據集采情況,智慧燈桿成為智慧城市運營的數據入口。
智慧燈桿與國家政策和新發展理念契合,具備先天優勢的路燈桿是5G快速部署的重要載體,是網絡建設和網絡強國的重要布局。
智慧燈桿行業新發展
1、 新基建帶來的行業變化
“新基建”在2018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在2020年4月20日發改委正式明確概念。新基建主要包括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智慧燈桿涉及了其中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站、大數據中心等領域。
2020年是“新基建”爆發的一年,國家和多個省市出臺政策,發布多項重大項目建設計劃,其中包含多個智慧燈桿建設項目。
“新基建”浪潮下,地方專項債規模擴大,新增專項債主要投向基礎設施建設相關領域和老舊小區改造等。
2020年1-5月累計發行地方專項債818只,同比增發506只;累計地方專項債發行額為21697.92億元,同比增長148.45%;地方專項債占地方債比例也從2019年1-5月的55.25%上升至79.41%。
▲2018年至今地方債發行數量
▲ 2018年至今地方債發行額
2、 需求變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城市現代化建設與智能化改造的不斷推進,對于城市道路隨處可見的路燈桿的需求不斷變化:從照明需求到生活便民到安防需求,到物聯網和5G小微站發展,未來到無人駕駛和邊緣計算,對智慧燈桿集成度和技術含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路燈桿按需集成技術升級
需求發生變化,路燈形式也在不斷變化:路燈、紅綠燈、廣告牌+天眼系統、雪亮工程+井蓋監控、橋梁監控、廣告屏+5G小微站+V2X路測設備、邊緣計算等。
傳統模式下,路燈桿、紅綠燈桿、監控桿、指示牌標志牌桿、電線桿等分開建設,桿件功能單一,還存在資源浪費、管理分散、影響市容等問題。2019年我國燈桿保有量2935萬(國家統計局)是全國通信鐵塔保有量的十倍以上,疊加安防、交通用桿規模更為驚人。“多桿合一、一桿多用”是城市現代化建設大趨勢。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進行“多桿合一”改造,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資源浪費,效果顯著,減桿率大多為60%左右。
“多桿合一” 通過減桿,不僅能夠節省空間資源,還能節省鋼材等,整體建設成本降低;通過智能管理維護,還能節省后期維護費用。
▲“多桿合一”改造項目減桿率
▲ “多桿合一”改造項目節省費用
智慧燈桿的建設、運營成本較高,這類新型公共基礎設施價值的充分實現需要以規模化布局為基礎,需要大量、長期、可持續的資金投入。
盈利模式的拓展和創新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前燈桿公司只賣燈桿,現在除了賣燈桿,還有后續運維收入,收入更加多元化,可持續性增強。
智慧燈桿主要有主體維護收入和基于相應功能的視頻監控租金收入、小微基站租賃收入、充電收入、廣告收入、停車井蓋管理收入、便民服務收入、數據采集收入。
▲智慧燈桿九大收入來源
3、 參與企業增多
短期內參與企業增多,且企業類型多樣化。智慧燈桿涉及物聯網、智慧城市、城市安防等相關企業,阿里騰訊華為等巨頭和其他行業公司紛紛嘗試進入智慧行燈桿業。
有實際產品、能落地實施做出業績的智慧燈桿企業數量從2015年5家發展到了如今的40-50家,近三年企業數量增長率均在60%以上。
企業類型多樣,發展模式各有選擇。目前進入智慧燈桿領域的企業主要有:路燈企業、路燈桿企業、控制系統類企業以及通訊類企業,生態鏈上各類相關企業積極跨界,瓜分智慧燈桿發展的紅利。
智慧燈桿領域未來可能吸引更多領域的企業跨界布局,企業類型更加多樣化,如顯示屏企業、充電樁企業等。
▲智慧燈桿企業數量
▲ 典型智慧燈桿企業及其發展模式
傳統燈桿行業,行業競爭者眾多,市場集中度較為分散。主要由于一是技術壁壘低,產品同質化嚴重;二是單價低,運輸費用相對單價較高,一般由當地供應商供貨,且當地廠商參與招標采購存在地緣優勢,形成大量本土路燈桿廠商。
照明行業規上企業數量在2019年呈現負增長-1.6%,主要原因是產品同質化、企業競爭壓縮利潤空間,新進入企業減少和經營不善的企業正在退出。作為細分領域之一的路燈照明,如今同樣面臨這一問題。
智慧燈桿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集中度將會逐步提升。主要由于:一是集成度高,需要軟件技術平臺,技術壁壘提升;二是單價提升,遠高于普通路燈桿,運輸成本占比低,技術壁壘和地理位置優勢不再導致本土路燈桿廠商不再具有競爭優勢。
▲ 照明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
▲智慧燈桿企業數量
4、 巨頭入局加速產業發展
對于阿里騰訊華為等來說,燈桿行業是硬件行業,收益率較低,功能集成涉及多個不同行業,未來更多的采用與其他企業合作模式。巨頭公司自帶強硬科技實力和商業合作資源,能夠有力促進產業發展和產業標準的逐步形成。
隨著智慧燈桿行業的不斷發展和越來越多廠商進入,巨頭對合作及相關的智慧燈桿企業規模將提出更高要求,催生未來行業向龍頭集中。
“新基建”浪潮下,地方專項債規模擴大,累計地方專項債發行額為21697.92億元,同比增長148.45%。國內首只智慧燈桿的專項債落地,開創公路領域發行智慧路燈專項債券先河,引領智能化發展前沿,助力新區新建設。
從照明需求到安防需求,到物聯網和5G小微站發展,未來到無人駕駛和邊緣計算,“多桿合一、一桿多用”成為城市現代化建設大趨勢。
隨著行業成長,有實際產品、能落地實施項目的智慧燈桿企業數量從2015年5家發展到了如今的40-50家,近三年企業數量增長率均在60%以上。目前進入智慧燈桿領域的企業主要有:路燈企業、燈桿企業、控制系統類企業以及通訊類企業,生態鏈上各類相關企業積極跨界,瓜分智慧燈桿發展的紅利。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各環節分工尚不明確,長期來看預計市場集中度將會逐步提升。
阿里、騰訊、華為等巨頭入局加速產業發展 。
未來趨勢
▲商業模式變化
文化燈時代,產業鏈上、下游均較分散。上游主要集中在鋼材企業,LED光源企業,集中控制器芯片,單燈控制芯片制造企業等。下游產業主要面對各級城市市政管理部門、改造中的照明領域和普通用戶照明領域,包括道路照明、商業照明、庭院照明、樓宇亮化、室內照明、裝飾性照明等。
產業鏈上游主要是通用型產品,中游主要圍繞下游需求進行一次性產品銷售,產業鏈議價能力集中在下游。
▲文化燈時期照明行業產業鏈
智慧燈桿功能增加,整體產業鏈隨之拓展。產品集成了更多功能,需要集采多種功能數據,并要求燈桿具有將數據對接到各類平臺的能力,技術門檻顯著提升,中游議價能力隨之提升。
一線城市等地區,一般燈桿企業只交付燈桿,由政府負責運營和對接下游。
▲智慧燈桿照明行業產業鏈
智慧燈桿+運營的模式下,燈桿企業不僅需要提供智慧燈桿,且要負責數據運營和各下游平臺對接,對燈桿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議價能力隨之進一步提升。
城市大數據平臺運營方面,燈桿企業與巨頭共同投標或燈桿企業屬于招標方。
▲智慧路燈+運營照明行業產業鏈
智慧燈桿前期建設投入的付費者是政府為主體,隨著商業模式越來越清晰,資金來源從單純的財政支出轉為專項債為主,企業參與也從墊資換取運營權的模式轉換為與政府合作運營的模式,緩解資金壓力,整合資源。
傳統燈桿模式下,產業鏈上游主要是通用型產品,中游主要圍繞下游需求進行一次性產品銷售,產業鏈議價能力集中在下游。
智慧燈桿功能增加,整體產業鏈隨之拓展。產品集成了更多功能,需要集采多種功能數據,并要求燈桿具有將數據對接到各類平臺的能力,技術門檻顯著提升,中游議價能力隨之提升。
智慧燈桿+運營的模式下,燈桿企業不僅需要提供智慧燈桿,且要負責數據運營和各下游平臺對接,對燈桿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議價能力隨之進一步提升。
行業規模
根據目前已落地的智慧燈桿項目,可以從投資方和運營方總結分類出三大類運營模式。但由于項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涉密性以及投資規模大、專業跨度大等特征,更適合政府和社會資本聯合建設和運營。
以10000根燈桿為例,進行運營業務規模測算。首先,參考落地項目對智慧燈桿建設成本進行測算。預計總成本為5.39億元,平均建設成本為每桿5.39萬元。
▲智慧燈桿項目運營模式
▲ 項目建設成本測算
建設投資規模較大,2020年5月發行的首支智慧燈桿專項債為智慧燈桿項目融資提供了了新思路,降低了資金成本。參考該案例,設置15年期限和3.43%債券利率。
其次是項目營收的測算,主要有來自政府及相關部門支付的路燈、監控、信號燈、WIFI熱點、井蓋監測、橋梁監測、環境監測、應急呼救等租賃使用費和運營商支付的基站租賃費用、車聯網支付RSU數據使用費用、消費者支付充電費用。
10000根智慧燈桿為例,滿負荷運營狀態下,合計每年收入1.80億元,平均每桿年收入1.80萬元。
▲智慧燈桿項目融資測算
▲ 智慧燈桿項目營收預測
然后是項目支出的測算:主要包括電費支出、固定資產折舊、資金成本的人員工資。其中,電費支出主要包括LED路燈、光源控制系統、LED顯示屏、信號燈、攝像頭、充電樁、基站、WiFi熱點、RSU、井蓋和橋梁監測系統、環境傳感器等裝置使用電費。計算平均使用時間和單價,合計10000根智慧燈桿每年使用電費6950萬元。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與債券期限一致為15年,采用直線折舊 。
總支出每年達1.36億元,毛利4311萬元,平均每桿毛利0.43萬元;毛利率高達24%。
▲智慧燈桿項目電費支出測算
▲ 智慧燈桿項目毛利測算
最后是項目現金流及IRR測算:每年現金凈流入為7902萬元,IRR為11.99%。
▲智慧燈桿項目現金流及IRR測算
18年萌芽,19年開啟,20年上量-總體呈指數增長。據采招網、電力招標網等招標中標信息,2018年智慧路燈中標項目28個,項目總規模為3.53億元;2019年智慧路燈開始放量,中標項目174個,項目總規模為51.90億元,同比增長1368%;2020年智慧路燈持續高速增長,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標項目100個,項目總規模達246.51億元。若2020年下半年訂單量比上半年略增,2020年項目總規模預計可達441億元。
▲2018-2020智慧燈桿項目規模變化
▲ 2018-2020智慧燈桿項目數量變化
訂單中標均價明顯提升,單個智慧路燈項目規模擴大趨勢顯現。2018年,平均每個項目中標價為1262.45萬元;2019年,平均每個項目中標價為3305.57萬元,同比增長161.84%;截至2020年6月28日,平均每個項目中標價達2.16億元,較2019年增長553.17%。
百萬級千萬級項目占比最大,上億級項目占比持續提升。2018年,28個中標項目中,上億級項目僅1個,占比3.57%,億級以下項目有27個,占比96.43%,其中百萬級以下項目7個,百萬級及千萬級項目20個;2019年,百萬級及千萬級項目數量大幅上升至92個,占比58.60%,百萬級以下項目55個,占比35.03%,上億級項目10個,占比提升到6.37%;2020年,百萬級及千萬級項目43個,占比48.31%,百萬級以下項目31個,占比34.83%,上億級項目15個,占比提升至16.85%。
▲2018-2020H1單個訂單規模變化情況
▲2018-2020H1不同規模訂單數量
預計2020、2021年智慧燈桿總量將達到50700和150700根,智慧燈桿布局加速替代普通路燈是大趨勢。以智慧燈桿單價為2萬均價計算,未來潛在市場空間達5476億元。
行業門檻
智慧燈桿物聯網領域技術復雜,涉及網絡通信、云計算、電力、人工智能等專業種類,內含通信、視頻監控、照明、環境監測、交通、信息發布、能源、運維等多個子系統,產品設計需考慮各系統的兼容、協同,燈桿的彈性擴展,產品服務的升級、回退、擴容等,整體復雜度高,專業要求高。
若廠商不具備綜合的系統集成能力,強行拼搭系統或未審慎、專業地完成系統兼容,則會導致系統無法運行或故障率高等負面結果。
▲智慧燈桿設計、開發與運維全流程
我國智慧燈桿產業十分年輕,領域內復合型人才要求高,導致人才匱乏。智慧燈桿產業發展時間段,而涉及網絡通信、云計算、電力、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復雜領域,對硬件設計專家、平臺架構師、運維工程師以及系統架構師要求較高,高校也無匹配專業輸送人才,呈現出智慧燈桿人才缺乏的現象。
▲智慧燈桿設計、開發與運維全流程中的人才門檻
智慧燈桿涉及場景廣泛,在不同場景下需對提供的業務進行調整,廠商在進行不同場景的智慧燈桿解決方案設計時,不斷沉淀經驗形成廠商的經驗壁壘。
智慧燈桿廠商并不只局限于燈桿本身的改造,還需考慮不同場景下通信和供電管網、市政管理平臺的基本情況,以及業務與城市規劃、公共安全、交通、通信等多個企業或政府部門的協同共享等方面。上游通信供電施工等、中游平臺建設與系統集成以及下游不同功能對接到不同部門,都需要廠商長期多年的經驗積累。
▲智慧燈桿設計、開發與運維全流程中的經驗門檻
行業競爭格局
智慧燈桿功能繁多,行業集中度低,涉及廠商種類、數量較多。據供應鏈環節,已布局企業可分為智慧桿成品、LED照明及LED顯示屏、安防設備、通信網絡運維、基站制造及桿塔供應、監測設備、智慧城市系統運維的、身份識別、可視化終端、新能源充電樁等相關企業。
此外,隨著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各類企業陸續加入到智慧燈桿行業,打著“智慧燈桿”名號的企業不下四五百家,真正有智慧燈桿項目落地或在建的目前累計有61家公司。其中,有國內三大運營商,通信、互聯網科技巨頭4家,傳統照明或桿塔相關企業32家(含提供智慧燈桿成品和其他等),安防、充電樁、互聯網等跨界廠商22家。
5G時代的鋪網,基站建設是重要一環。與4G相比,5G使用的頻率高、基站密度大, 5G時代的基站建設面臨選址難、投資大、工期長的問題以及對城市市容景觀帶來影響等問題。路燈燈桿燈塔等無疑是5G基站的“好搭檔”。
國內三大運營商獨立或與華為等廠商合作,布局智慧燈桿建設,5G智慧燈桿、NB-IoT智慧路燈項目已落地。
▲三大運營商智慧燈桿項目
阿里、騰訊、華為、中興通訊等互聯網、通信巨頭也紛紛入局,結合自身技術和平臺優勢,已在國內外均有智慧燈桿項目落地。
▲科技巨頭智慧燈桿項目
運營商和巨頭智慧燈桿布局往往會與專注智慧燈桿領域的企業合作。提供智慧燈桿成品的這些企業可以根據其業務范圍傳統照明、桿塔相關企業和跨界廠商兩類。
其中,提供智慧燈桿成品的傳統照明桿塔企業中,已經擁有落地或在建項目的有華體科技、洲明科技、數知科技、上海三思等14家。
國內相關玩家如下表所示(高清大圖可在智東西公眾號回復nc469原文報告中獲取)。
▲ 提供智慧燈桿成品的傳統照明桿塔企業及相關項目 1
▲ 提供智慧燈桿成品的傳統照明桿塔企業及相關項目 2
▲提供智慧燈桿成品的跨界廠商及相關項目
▲提供 LED燈/LED顯示屏的廠商及相關項目
▲ 提供不同類別產品服務的廠商及項目
▲ 2018年中國智慧燈桿行業15強企業及介紹
智慧燈桿功能繁多涉及廠商種類廣,不少安防、充電樁、通信設備、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相關企業跨界布局。
巨頭布局:國內三大運營商因5G網絡鋪設需求自主獨立設計建設智慧燈桿或與廠商合作,在智慧燈桿行業占據一席之地。阿里、華為等巨頭依托技術優勢和平臺資源拿下多個項目,不僅與其他硬件廠商合作,也逐漸擁有獨立設計的智慧燈桿落地。
企業布局:提供智慧燈桿成品的廠商已落地項目較多,傳統照明、桿塔企業依托道路照明豐富的經驗,拿下眾多項目,其中尤以華體科技、洲明科技、上海三思等最為突出。不少跨界廠商也已經設計研發并落地不少智慧燈桿成品,如大云物聯、海納天成、日海智能、飛樂音響等。
總體而言,布局智慧燈桿行業企業種類繁多,運營商和巨頭紛紛布局,傳統照明和燈桿塔企業具有先發優勢,物聯網、互聯網等企業發展迅猛,企業發展模式各不相同。
預計未來,隨著行業發展成熟和標準的確立,產業鏈核心企業快速擴大智慧路燈業務規模、豐富業務覆蓋區域與完善產業鏈布局,產業集中度將會越來越高,燈桿行業將打破歷史格局,形成全國甚至全球業務,走向集中化。
智慧燈桿是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是各類應用的安裝介質、傳輸通道和數據入口,連接網絡的智慧路燈,可將路況交通、醫療、環保、停車等生活信息鏈接在一起,感知城市運行的脈搏。通過集約化搭載5G基站、視頻監控、環境監測、信息發布、充電樁等感知設備,作為前端的信息采集終端,為后端的物聯網平臺提供各種城市大數據支撐,智慧燈桿也是城市的神經系統。未來,隨著5G、新基建的推動發展,智慧燈桿將成為智慧城市的關鍵環節,形成一條全新的產業鏈。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