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管率先應用視頻智能分析技術!大力開展“線上巡城”
來源:廣東安防協會 編輯:lsy631994092 2020-04-29 09:26:44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實地巡查是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的重要工作方式之一,但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廣州城管大力開展“線上巡城”,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工作,通過視頻智能識別分析等先進技術助力城市治理。
南都記者從廣州市城管局了解到,廣州市城管局實現了通過視頻智能分析信息系統對城市管理問題進行智能化自動抓拍、自動識別、自動報警,大幅度降低了路面巡查的人力投入,在疫情防控期間體現得更為重要,大大降低了巡查工作的人力成本和交叉感染風險。
技術賦能系統可自動識別違法現場 4月24日,在廣州市城市管理監控指揮中心,謝雍霞緊盯著電腦屏幕上由系統自動截圖抓取的疑似占道經營等城市管理問題的視頻監控截圖。作為指揮中心視頻專員的她,主要工作內容是對視頻智能分析系統自動識別到的違法現場進行人工再甄別。 謝雍霞展示了 視頻智能分析系統如何替代人工實現違法證據的抓取、識別和自動報警。 在后臺操作界面,視頻智能分析系統通過路面監控視頻的畫面,對疑似占道經營等行為通過算法進行智能識別,自動將區域用黃色框框標記出來,轉存出來。 視頻專員再根據案件緊急程度,通過立案轉派、對講機等方式第一時間通知屬地部門整改落實。 對于指揮中心的視頻專員來說,視頻智能分析系統的運用著實為他們減少了工作量。“之前,我們需要手動輪流點擊各處的視頻監控,再后來系統可以在多個監控中自動輪回切換,5秒鐘一次,也還需要我們自己去看視頻監控,判斷違法現場。” 而現在, 視頻智能分析系統能夠自己去判斷,然后將可疑現場自動截圖抓取轉存出來。視頻專員的工作從多個視頻監控輪番監視轉變成了處理系統自動識別的違法現場。 謝雍霞說,這樣更智能、省時和高效。
防疫應用重點關注垃圾中轉站、公廁等公共領域
廣州市城市管理監控指揮中心的視頻智能分析系統識別到違法現場后,工作人員通過線上轉派的方式,告知執法人員進行處理。通訊員供圖
2018年,廣州市城管局和國內視頻智能分析領域龍頭企業合作,一方出場景一方出技術,將視頻智能分析技術運用到城管領域。該技術在廣州的城管領域大放異彩。
指揮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市城管部門的2019年的全年立案,通過指揮中心立案的數量已經占到了全部的80%以上。2019年廣州市城管部門共立案5萬多宗。
在疫情防控期間,截至4月21日,指揮中心共登記視頻案件3857宗,路面巡查案件3147宗,均全部整改到位,整改效率同比得到明顯提升。
該負責人介紹,在此次疫情期間,指揮中心重點關注和疫情相關的領域。“對例如垃圾中轉站、公廁等領域進行重點監控,在切斷病毒傳播途徑上下了大功夫。”
系統升級 測溫崗是占道經營?“糾錯再學習”
4月24日下午,視頻智能分析系統自動識別到一處疑似占道經營的現場。通訊員供圖
南都記者還了解到,指揮中心的視頻智能分析系統還具備學習功能。在操作后臺,系統會將疫情期間臨時搭建起來的測溫崗視為占道。這種與占道經營極為相像的現場情景也被系統自動識別出來了。
遇到這樣的情況怎么辦?返工回去讓系統再學習。在后臺操作界面,視頻專員接到系統自動抓取的可疑現場后,可以將其轉交給相關部門處理,也可以將其打回去讓系統再學習。謝雍霞告訴記者,只需要在界面上點擊“再學習”,材料就會被納入一個學習庫,給系統“長記性”。
“每次智能生成案件后,其實還有我們的工作人員進行復核,通過大量的復核結果,這套系統判斷的準確性也在逐步提升。”市城管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
除了占道經營之外,目前,視頻智能分析系統已經能夠識別多種城市管理問題,包括店外經營、占道廣告、游商小販、亂扔亂倒、亂堆物料、垃圾滿溢、垃圾暴露、沿街晾曬以及余泥渣土超載運輸。
以余泥渣土超載運輸為例,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如何實現視頻智能分析。廣州已逐步在全市的泥土運輸車輛上裝載了多路監控視頻,包括行程記錄儀和加裝的多位置視頻監控。
4月24日,在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一輛泥土運輸車正在行駛,可以通過行車記錄儀和其他視頻監控看到司機的駕駛情況、車頂泥土的裝載情況、還有車身兩側路面情況。視頻智能分析系統便通過這些畫面來判斷車輛是否超載,是否有泥土泄漏等。
經驗推廣 兄弟城市“取經” 讓城市治理“更聰明”
據了解,廣州在全國率先將視頻智能分析運用到城管領域,已經形成的經驗在國內其他城市得到推廣,已向重慶、杭州等城市輸出了廣州經驗。
“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間,執法隊員上鬧市區巡查也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通過‘天網’攝像頭和智能分析信息系統,讓巡查工作安全便捷許多。”監控指揮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這種視頻監控和智能分析技術,降低了往日城管執法隊員上街巡查的工作負擔,提升了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的工作效率。
智慧化管理城市 “新基建”下的必然要求
隨著5G、AI、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應用越來越成熟,在全國大力推行“新基建”的政策背景下,數字化、智慧化的城市管理體系建設已經是現階段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廣州推行數字城管已經有十余年的歷史,智慧城市管理體系已經初現雛形,數套智能化系統可以較好地應用到日常城市治理方方面面的工作中。
在疫情防控期間,這些智慧化城管系統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環衛保潔工作中,通過對智慧環衛成果的運用,可以完成傳統場景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對臨時性增加的大量隔離點垃圾收集裝置專車專人、定時定路線收運保障工作,實現了精準快速的管理和調度;在城市管理綜合執法中,廣州城管更多地通過視頻探頭還原違法事實,增加了非接觸執法的應用場景,精準開展執法,減少了人力,節約了資源,避免了交叉感染風險。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