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博物館|步移景異 多維陳列 打造“展教一體化”新型教育空間
來源:力天文創集團 編輯:lsy631994092 2019-11-26 14:21:5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11月9日上午,華南農業博物館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為華南農業大學110周年校慶獻禮,并正式拉開了一場文化饕餮盛宴的序幕。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李大勝,省人大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曉陽受邀出席儀式,華南農業大學校領導王斌偉、劉雅紅等十人出席儀式,與會嘉賓為華南農業博物館揭牌,并參觀了場館。
華南農業博物館是目前華南地區首個以華南農業與自然資源為主題的農業博物館,力天文創集團專業策展團隊以反映熱帶、亞熱帶自然資源及華南地區農業文明之特色為立意點,多角度融入中國農業與世界農業文化的發展歷程進行主題內容策展,將總展覽面積為3368平方米的兩層展館區域科學有序地劃分為八個展區,即廣東農業歷史、傳統農具、土壤與巖石、植物世界、動物世界、昆蟲世界、南海海洋生物、林業資源與利用,成功填補了長期以來華南農業文明展示領域存在的空白。
同時,為實現華農知識更廣泛有效地對外傳播,并滿足博物館對科研、教學、專業培訓和公眾教育等功能的需求,我們基于華南農業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博物資源,從學科知識出發,根植實物標本展品,靈活運用空間陳列語言,賦予華南農業博物館以全新定義,致力于打造“展教一體化”的新型教育空間,打破無形的學術屏障,以通俗、藝術化的形式科普華南農業文明知識,展現華南農業大學悉心耕耘之科研成果,在步移景異的空間中,搭建起一個面向公眾的華南農業文明展示教育交流平臺。
多維科普 靈活布展 打造八大展教區
華南農業大學學科知識豐富詳細,且展品數量眾多、類型各異,如何凸顯學科重點,滿足博物館空間對教學與審美的需求成為力天策展團隊首要考量的方面。為此,力天團隊全面梳理華南農業文明知識體系,采用以文字闡釋、圖視化為主的表達方式,靈活結合多媒體觸控教學屏、藝術場景應用,精心打造了八大主題展區,各區域展示風格既和諧統一又各具特色,完美實現了學術知識通俗、美觀的多維科普。
烘云托月 素色運用 凸顯展品特性
為直觀展現華南農業文明的悠久歷史,我們在展示空間中更多運用古樸傳統又簡潔大氣的素色設計,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凸顯展品的重點展示地位,讓觀眾的注意力更好聚焦在展品上,促進人與物之間零距離、無障礙的“彼此對話”,實現文化信息的深度傳播。
同時,我們依據每個展廳的展品特性,針對性提煉獨特的空間元素,例如在廣東農業歷史展廳采用微微泛黃的古籍元素,著重營造厚重歷史質感;而在傳統農具展廳,墻面運用《耕織圖》為元素,結合嶺南獨特的標志性建筑為造型,讓傳統農具回歸到真實應用場景中,從而進一步呈現展品特征以及其承載和需傳達的更豐富多彩、多元化的華農文明。
統一格局 步移景異 讓展品回歸應用場景
由于華南農業博物館原建筑所具備的空間有限,且有較多間隔整齊的立柱,據此,我們推陳出新、化腐朽為神奇,巧妙利用柱子之間分割帶來的視覺斷續感,提出在格局統一的分隔空間中打造出形態各異的景觀的設想。為此,力天團隊遍稽群籍,深度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與信息細節,以提煉出支撐眾多景觀創作的內容來源,最終成功在3300+平方米的整體展示空間中實現了步移景異、一步一景的創新展陳設計。
利用造景闡述展品本身,讓展品回歸到應用場景中,得當適宜的展示手法不僅活化并突出了其學術性與教育性,更給予觀眾更豐富的視覺審美體驗,使參觀的趣味性與吸引力大大增強。
半場景畫巧妙運用 逼真還原自然世界
區別于大多展館中的場景設計,華南農業博物館中的大型藝術場景不是直接根據主題進行創作,而是根據其擁有的眾多標本展品進行規劃。展品將被直接置入立體式搭建起的半場景畫中,我們通過靈活運用藝術語言,并加入沉浸式感官設計,實現了真標本展品和場景的完美結合與過渡,在有限的室內空間,逼真呈現出大自然的萬千世界。
例如:在動物世界展廳,觀眾將仿佛一秒穿越到豐富有趣的動物世界,身臨其境觀賞、認識各種動物。而在南海海洋生物展廳則通過運用藝術造景結合多媒體互動投影技術,打造出深邃神秘的海底世界,讓觀眾自由翱翔于知識的海洋,觀展充滿新奇的體驗感。
運用專業展陳設施 實現館藏保護與陳列最優化
華南農業博物館屬于不可移動文物建筑,內藏標本珍貴且數量龐大,二者均具有不可逆性,因此保護好這些文化珍寶是力天團隊在展陳設計中重點把握的方面。依據博物館原有建筑具有多窗、多柱、空間狹長等特性,我們借助定制化的高端文博設施,根據柱間距離設計沿墻通柜,讓柜體靈活嵌入原有空間中,同時在部分展示區域采用模塊化組合組裝的展墻展板,其“零依附性、可逆性強”的特點最大限度保護了建筑本體。
而在保護展品方面,我們采用具有智慧開啟、防震功能,配備專業燈光系統、恒溫恒濕監控系統、安防系統等的專業展柜,在以精湛的制作工藝全方位保證展品安全的基礎上,根據每個展品的特性,我們因地制宜地運用專業的陳列語言和多樣的展示方式,鮮活地將展品的真實面貌呈現在觀眾面前,以此達到其良好收藏和精致陳列的目的。
例如:展廳中使用線條簡約美觀的展柜,讓展品空間有序、舒適;采用低反射玻璃,減少玻璃反射帶來的視覺眩光,強化文物信息的可視性與觀賞性;運用隨時可更換的托臺展架,可實現輕松變換內容主題,充分滿足了階段性靈活教學的需要等。
自11月9日開館以來,華南農業博物館呈現出異常火爆的參觀熱潮。力天文創集團精心打造的這一“展教一體化”新型教育空間,在未來,必定發揮其文化教育與傳播的作用,成為弘揚大學學術科研精神、傳播華南地區農耕文化精髓與價值的重要窗口,讓華南農業與自然資源知識普及與普羅大眾,助力提升人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
力天也將繼續不懈耕耘于文化事業中,以自身專業、富有創造力的文化展館設計力量建設更多大眾喜聞樂見的知識文化殿堂,切實響應文化強國戰略,讓中華優良文化生生不息!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