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E音橋電子科技會議音視頻解決方案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xiaotiao 2018-08-24 09:43:54 加入收藏
—— 廣州市音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章 項目概述
1.1 項目背景
項目是一個1000㎡的多功能報告廳,涉及的內容是多媒體報告廳演示系統和智能中央控制、音頻、視頻會議系統。滿足重要會議的召開,多功能廳的學術報告,技術培訓,以及在會議過程中的發言等功能,包括整個會議對整個會議過程的實時錄像,整個會議過程的采集,以及會議跟蹤,指定發言、投影顯示等功能的實現。運用智能中央控制系統,對整個會議過程的環境燈光的控制,主音量的控制以及視頻會議中的信號切換。
1.2 項目要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一個多功能報告廳系統除了要滿足傳統簡單的會議要求外,還應具有高雅格調和優美音質、清晰圖像演示,并且可以根據要求發言討論功能以及會議視頻系統。它由投影幕顯示、多媒體音視頻信號源、音響、切換和中央集成控制幾大部分組成。選取具備先進功能的DVD和錄像機以及實物和圖文傳送器通過投影幕投影機還原其圖像,為了更高效、實時地指揮需要配備一套中央集成控制設備,控制室內所有影音設備、信號切換、燈光、屏幕升降、音量調節等等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簡化復雜的操作,能適合所有人士使用而不需要具備專業知識。
現代型會議室的具體需求
多媒體報告廳最基本的用途需求主要如下:
● 滿足會議、討論等方面的需要;
● 滿足演講、講座、培訓、學術交流等方面的需要;
● 根據具體使用要求的不同,滿足其他一些諸如同聲傳譯、遠程電視會議、DVD碟片式的環繞聲電影播放、卡啦OK演唱,節目演出等等方面的需要。
● 具備良好的現場拾音、擴(放)音、錄音功能,簡而言之是說得清楚、聽得明白、記得牢固;
● 具有良好的現場攝像、放像、錄像功能,能播放多種記錄載體之上的視頻信號;
● 具有計算機多媒體信息播放、存儲功能;
● 具有使系統操作簡單化的集中控制功能等等。
除此之外,根據其他一些具體用途的不同,多媒體會議系統還需要提供諸如同聲傳譯(至少應配備同聲傳譯擴展接口)操作、遠程電視會議(至少應配備遠程電視會議接口)操作、環繞聲解碼及擴音操作以及會議發言的混響效果及混音操作等。
第二章 總體設計
2.1 設計依據及技術標準
1. 系統設計的依據
(1) 用戶對項目的要求;
(2)有關本項目的材料(如招標文件要求);
(3)建筑裝修圖紙;
(5)國際、國家、省、行業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
(6)其他有關文件和資料。
2. 系統實施所涉及的技術標準和規范,產品標準和規范,工程標準和規范,驗收標準和規范等必須符合國際、國家和省有關條例及規范,至少應包括:
《廳堂擴聲系統聲學特性指標》 GYJ25-86
《廳堂擴聲特性測量方法》 GB/T4959-95
《擴聲系統聲學特性指標與測量方法》 WH01-93
《聲系統設備互連的優選配接值》 GB/ T14197-93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 232-92
《擴聲譯音系統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Y5055-1995
《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準》 GBJ300-8
《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 GBJ118-88
《會議系統及其音頻性能要求》 GB/T15381-94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JGJ/T16-96
《廳堂混響時間測量規范》 GBJ76-84
《劇院建筑設計規范》 GYJ57-2000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范》 GB/T50311-2000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工程驗收規范》 GB/T50312-2000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GB/T50314-2000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準》 GA/T75-94
《電氣線路和電氣設備安裝》 94D801
《客觀評價廳堂語言可懂度的RASTI法》 GB/T14476-93
2.2 設計原則
我公司以用戶至上為原則,在符合國家規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需求。以下是我公司為客戶利益著想,本著技術先進、高效便利、投資合理的精神在系統設計中所堅持的八條原則。
先進性: 本系統選用先進、實用的技術和功能完善的智能會議產品,一流的設備,在技術上適度超前,整個系統體現當今智能會議系統技術的發展水平,符合今后的發展趨勢。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可保持其技術的領先地位。
成熟性與實用性:各子系統應采用先進的,已使用過并成熟可靠的產品,同時具有實用性,充分發揮每一種設備的功能和作用。本系統可充分滿足湖里區檢察院的可視管理的要求,操作方便,維護簡單,便于管理。
靈活性和開放性: 在滿足客戶當前要求的基礎上,適應21世紀今后的發展,系統應具有開放性和兼容性,與未來擴展的設備具有良好互聯性及互操作性。
集成性和可擴展性:系統設計中充分考慮會議室的各系統的集成性,確保會議系統總體結構的先進性、合理性、可擴展性和兼容性,使用不同廠商,不同類型的先進產品,使整個系統可以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不斷得到充實和提高。
標準化和模塊化: 嚴格按照國家和地區的有關標準進行系統設計和設備配置,并根據系統總體結構的要求,將各子系統進行結構化和標準化,綜合體現當今世界的先進技術。
安全性與可靠性: 深刻理解會議室內運作的設備和系統安全可靠的重要性,因此在設備選擇和系統設計中安全性和可靠性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
服務性與便利性: 為適應會議室內的各種功能需要,所采用的系統應能充分體現對管理者和使用者各個方面的安全、先進、可靠、方便和高效等。
經濟型:在保證系統先進、可靠和高性能價格比的前提下,通過優化設計達到最經濟性的目標。
第三章 系統設計
會議發言系統
系統概述
隨著當今科技的飛速發展,老式的會議形式已無法適應現代化會議系統的要求。現代化的數字會議系統會議程序簡單化、功能多樣化,能夠對會議實施控制、管理,包括聲音傳送穩定純正,討論清晰有序,使整個會議形式具有高效性。
一套較完整的數字會議系統大約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報到、發言、表決、會議擴聲、資料顯示、會議進程控制;會議攝像、會議多媒體資料展示,本系統首先完成會議報到、發言(表決選)和會議進程管理等三項主要功能,實現報到及時、無誤、發言靈活、可控;表決迅速、準確;并為其他功能的擴充和升級提供標準化的接口,使整個接口具有較好的先進性和良好的兼容性。
設計一套數字會議發言系統,整個系統綜合應用了當今過節最先進、成熟的控制管理、圖像處理等技術,將會議發言、討論等系統組成一個完整的數字化會議系統,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實現了整個會議系統的自動化,會議系統數字技術為將來升級創造了條件。
數字會議系統采用IP網絡數字會議設備,包括發言設備、控制設備及其他外部設備。傳統的會議模式與現代的多媒體會議模式不同之處:
1. 傳統的會議模式特點:
(1) 傳統的會議模式話筒數量有限:由于調音臺路數的限制,使得會議的發言單元(話筒)不能夠接駁太多,一般不超過10支話筒。
(2) 傳統的會議模式會議次序繁亂:與會人員全部使用同一類型發言單元,無法確定會議主席、列席身份,使得會議主次不分;同時與會人員可隨意發言,毫無限制,使得會議次序混亂。
(3) 傳統的會議模式單一:無法完成功能復雜的會議形式要求,如同聲傳譯功能和特殊的會議功能要求,如:視頻自動定點跟蹤、發言限制及會議輔助功能:投票表決、遠程電話會議參與等。
2. 現代會議模式特點:
(1) 發言限制及其他輔助功能:為了適應現在越來越多形式的會議活動,現代的多功能會議系統可以根據會議主席的要求來控制整個會議的發言次序。其中通過控制會議話筒的開關來實現會場次序的管理;另外,在許多的會議當中投票表決是不可缺少的會議內容,但以往的投票方式往往采用舉手或填寫選票的辦法,此類的投票表決方式存在著:保密性差、效率低及誤差率高的缺點,而在現代會議系統的電子投票功能中可完全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當會議主席發起投票時,所有與會者面前的表決器都會閃動,此時只需根據個人意思按下相應的按鍵即可,最終的表決結果在10秒內即可統計完成,并顯示在大屏幕上,相當快捷、準確、直觀。
(2) 視頻自動定點跟蹤:在現代會議室中,越來越重視音視頻一體化的再現。會議中系統不僅可還原和放大演講者的聲音,還可以將其影響通過視頻系統進行再現。從而使與會者得到一個身形并茂的會議效果。
會議室系統設計:
會議討論系統采用目前國內知名的ANE品牌的數字會議討論系統,系統采用IP網絡方式連接,發言單元采用便攜式網線安裝,外形美觀,安裝靈活,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布線量非常的少,不影響整體的裝修布局。ANE數字討論表決系統由數字會議控制主機、桌面式帶表決討論主席機、桌面式討論代表機、攝像跟蹤主機等設備組成,滿足各會議室人員的發言、選舉等會議功能要求。系統還具備視像自動跟蹤功能,當發言代表打開話筒時,攝像機可自動對準發言人進行攝像,并顯示到大屏幕或投影設備,同時也可手動控制,監視全場,控制靈活。并可實現多臺攝像機之間及攝像機與視頻信號之間的快速切換。連接錄像機便可以對整個會議過程進行錄像。系統管理控制主機安裝在控制室的機柜內,通過一條網線從地面下埋管布設到主席臺交換機的位置,主席臺交換機位置配置連接網線,發言單元再通過自帶的網口連接到交換機從而與會議主機通訊到一起.所有發言單元采用網線的方式連接在一起。
會場共設計了1臺數字會議主機和20個話筒單元,其中主席的單元1個,代表單元19個;POE交換機2臺,攝像頭2臺,滿足會場的需求;
系統功能
會議表決討論系統具有討論、表決、選舉等功能,其中主機可設置“先進先出模式”、“標準模式”、“聲控模式”、“申請發言模式”等工作模式,主機最多可支持80個單元,增加擴展主機,可支持更多的單元,主機支持軟件控制,通過軟件設置簽到人員數量、設置表決及議題,顯示簽到人員數量及未出場人員數量,顯示表決結果和議題的結果,另外軟件可設置攝像跟蹤模式,可以設置攝像跟蹤預置位,調用攝像跟蹤預置位等功能,主機可支持脫離軟件控制,通過面板按鍵設置,也可設置多種工作模式;
數字會議系統發言麥采用進口咪頭和配套的專業音頻處理設備,有效的提高了話筒的拾音距離和嘯叫處理能力,話筒的使用距離可以達到50-80CM的超遠距離,兩只話筒同時開啟使用時不僅不會出現嘯叫的現象,反而進一步增強話筒的拾音距離。數字會議系統配合專業的擴聲設備和音頻處理設備使用整個會場的效果更佳,拾音距離更遠,音質更清晰,是各類會議室的最佳選擇。
1. 數字會議系統功能 :
(1) 實現會議討論發言功能,與會代表按下發言健便可以發言。
(2) 由主機設置話筒的開啟數量和開啟模式來控制會議秩序。
(3) 系統主機最多可連接多臺單元,增加擴展單元,最多可連接更多臺的單元。
(4) 發言者的聲音可通過內置揚聲器傳輸。
(5) 音頻輸入/輸出接口和MIC接口,可連接會場音響擴聲及錄音設備。
(6) 可設置攝像頭自動跟蹤,實現聯動功能。
(7) 可實現會議表決功能。
(8) 可與ANE中控系統結合,締造完美的會議系統方案。
(9) 可擴展連接電話耦合器進行遠程電話會議。
(10) 連接紅外同聲傳譯系統,進行同步翻譯。
音響擴聲系統
系統概述
音響擴聲系統會議室的面積和使用功能,參考國家擴聲廳級標準一級進行設計,音響擴聲系統主要由揚聲器、功率放大器、音頻處理設備、調音臺、話筒、音源等設備組成。整個系統選用同類產品中音色優美的高檔次音響器材為主組成音響系統,選用同類產品中技術最成熟、性能先進、使用可靠的產品型號,通過計算會議室的音響場地系數進行設計,保證會議室每個角落的聲場聽覺均勻,沒有出現失真、偏音、混音、回響等不良音響效果;會議室的擴聲系統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聲源、音頻處理設備、功放及揚聲器系統。
系統設計
設計標準:
會議室音響擴聲系統根據會議室的面積、長寬比例和使用功能,參考國家廳堂擴聲設計標準一級進行設計。語言擴聲系統一級標準要≥98dB,聲場不均勻度要做到1kHz和4kHz時測量≤8dB;傳聲增益在125~4 kHz的平均值要≥-8dB。會議室擴聲系統的音響效果應能符合以上GYJ125廳堂擴聲系統設計的聲學特性指標中的語言擴聲一級標準演講時應能達到語言清晰、無失真、聲壓余量充分、聲場分布均勻、無聲反饋嘯叫,聲像定位正確。
音響設計標準——會議類
等級 | 最大聲壓級 | 傳輸頻率特性 | 傳聲增益 | 穩定聲場不均勻度 | 系統噪聲級 |
一級 | 額定通帶內≥98dB | 以125Hz~4kHz的平均聲壓級為0dB,在此頻帶內允許范圍:-6dB~+4dB | 125Hz~4kHz的平均值≥-10dB | 1KHz、4kHz時≤+8dB | NR-20 |
二級 | 額定通帶內≥95dB | 以125Hz~4kHz的平均聲壓級為0dB,在此頻帶內允許范圍:-6dB~+4dB | 125Hz~4kHz的平均值≥-12dB | 1kHz、4kHz時≤+10dB | NR-20 |
早后期聲能比(dB) | 500Hz~2kHz內1/1倍頻帶分析的平均值≥+3dB(可選擇項) |
會議室的容積、混響時間決定于建筑結構以及所采用的裝潢材料。適當減少原建筑的混響時間,提高信噪比,減少聲反射現象,校正長時間、長延遲和高聲壓級的特定反射聲。根據會議室的容積,我們估計總的混響時間最好控制在0.7~0.8s范圍內。而其他工作需由擴聲系統來完成。
音箱設計:
揚聲器的選型應按以下原則選用:高靈敏度及寬闊平滑的頻率響應、高輸出聲壓及低失真度、有效的控制聲音指向性及覆蓋面。要求整體擴聲揚聲器高頻清晰,中頻具有極高控制力和穿透力,聲音飽滿,低音扎實。系統聲音具有高保真度、清晰、聲音較硬度適中。并根據會室擴聲特性一級指標要求,從系統設計入手,結合計算機軟件分析,最后設計出系統配置,以減小聲能的擴散反射、聲干擾、聲聚焦等聲學現象對語言擴聲清晰度造成的不良影響。
音箱選用:線陣主音箱8只,線陣低音2只,舞臺超低音2只,臺唇音箱2只,輔助環繞音箱8只,舞臺返聽音箱2只;
功放設計:
功放系統應具有全面的保護措施,包括短路保護、開路保護、接、入不匹配負載保護、過熱保護、輸入過載保護、直流保護、高頻過載保護,使功放更穩定工作。提供良好的、穩定的功率輸出供給揚聲器系統。功放電路設計需合理,線路失真盡可能低,頻帶展寬,頻響曲線平直,噪音低等。
會議室的功放都采用具有H類高效專業級功放,內置有智能軟開機系、線路阻抗檢測保護系統、超低信號放大系統等,多共輸出模式,通過科學技術音箱常態功率和峰值功率,采用1.5-2.0冗余功率量配置,滿足在不同音箱下和超長時間工作;
功放選用: 線陣主音功放4臺,線陣低音功放1臺,舞臺超低音功放1臺,臺唇音箱功放1臺,輔助環繞音箱功放4臺,舞臺返聽音箱功放1臺;
周邊設備:
音響擴聲周邊設備配置了音頻處理器和調音臺,調音臺自帶話筒或線路輸入,錄音輸出,主輸出,監聽輸出,效果輸出和效果輸入,編組輸出;把話筒信號和DVD等音頻信號輸入調音臺,通過調音臺對音頻信號的放大、混合和初步的音頻處理,再通過主輸出給話筒前級處理器,
音頻處理器內置主輸入,話筒輸入,主輸出,環繞輸出,低頻輸出,中置輸出;音頻處理器主要對噪音的抑制、反饋信號的抑制、聲音音質的處理美化、延時處理等等功能;然后將處理后的音頻信號輸出音頻處理器,音頻處理器內置主輸入,輸出,主要的對音頻信號進行一進三出信號分配,
音頻處理器也具有對每個輸出通道的聲音音質的處理美化、延時處理等功能,在后期的調試過程中,可以根據音箱不同的設置問題,進行單獨對個區域的音箱效果進行處理;音頻處理器輸出給中央主音箱功放進行功放信號放大處理,驅動中央主音箱擴音,輸出給輔助音箱功放進行功放信號放大處理,驅動輔助音箱擴音;
周邊產品選用:無線手持話筒2套,無線頭戴話筒2套,舞臺合唱話筒,點歌機和多媒體播放器等設備滿足會場音源設備使用;
周邊處理處理選用:調音臺,反饋抑制器,均衡器,遠程音頻播放器,數字媒體矩陣,專業節目制作平臺,電源時序器等周邊產品;
系統功能
綜合音響擴聲系統的配置,結合會議室對音響擴聲系統的使用需求,整個音響擴聲系統設計可實現以下使用功能
1:采用音頻處理器,反饋抑制器和數字周邊處理器,設計多種工作模式,例如會議討論模式,影音模式、節目模式、遠程會議模式等,可根據不同的需要快速調節話筒前級處理器,滿足不同模式的音響擴音;
2:采用多編組調音臺,多路編組輸出,解決會議室開展遠程視頻會議時遠程音頻與本地音頻信號分組輸出
3:預置多組出廠會場效果和工作模式,現場調試可下載直接使用,無需進行復雜調試,
4:采用軟件調試和設置,可根據現場的環境、位置擺放、音箱擺放、會議的類型等進行預先設置和實時調節,系統可以與集中控制系統對接,通過集中控制系統進行管理;
5:根據會議類型設置壓限效果,防止信號輸出過大,帶來過大的音頻電流,燒壞音箱;
6:根據會議類型設置噪音門效果,濾波多余的噪音輸入音響設備,產生噪音,影響音響擴聲效果;
7:音箱采用一對一定阻傳輸方式,音箱與功放阻抗匹配,采用全頻寬頻音箱,還原出最佳的音質效果;
集中控制系統
系統概述
中央集中控制系統為智能多媒體會議室系統設計靈魂,集中了燈光、機械、投影及視音頻控制手段于一體,為使用者提供簡單、直接的控制界面,令使用者能方便地掌握整個空間環境各設備的狀態及功能。會議室中控系統設計一套中控主機,一套音視頻切換矩陣,滿足對會議室音視頻進行實時切換調度,中控系統采用無線觸摸屏進行操作,中控主機和無線觸屏根據會議室時間使用情況,編輯運行控制程序,下載到中控主機和無線觸摸屏進行控制運行,在無線觸摸屏的控制線,達到音視頻切換實時操控,解決繁瑣操作;
系統設計
集中控制系統由MC-2000可編程中央控制器、觸摸屏、各種總線設備組成,總線設備包括8路電源開關控制器MC-2002,高清視頻切換器MC-0808H等。MC-2000中控主機內置8個紅外口、8個弱繼電器口、8個弱電I/0口、16個雙向串口。整個系統以MC-2000中央控制器為核心。它以控制總線與各個設備相連接,彩色觸摸屏接受操控者發出的控制要求,然后通過各種控制接口向各個延伸控制設備及被控設備發出控制指令,所有控制功能通過專用系統軟件編程而成,具體控制可通過彩色液晶觸摸屏實現。其操作界面根據用戶的實際要求,設置得直觀而易于理解,音視頻矩陣根據會議室使用接口數量,采用8進4出或8進8出的音視頻AV矩陣接口和8進4出或8進8出的VGA矩陣接口,會議室音視頻輸入信號有攝像機視頻信號,DVD音視頻信號,筆記本/電腦音視頻信號等,輸出信號有投影影機信號、電視機信號,所有的音視頻信號都經過音視頻矩陣進行切換調度;會議室配置電源管理模塊,負責對會議室的設備電源管理,可以控制音響系統電源、投影機電源、投影幕升降、桌面升降器、窗簾等設備電源,所有的操控都可以通過無線觸摸屏完成,緊急情況下可以通過手的進行控制。中控系統還在會議中擔當會議攝像跟蹤人員,通過連接攝像機和會議系統,對會議發言單元的控制信號進行處理,在進行控制攝像機,達到單元開啟發言時,攝像機自動跟蹤到位,同時也可以通過無線觸摸屏進行控制攝像機調焦、變倍、放大、縮小等。另外中控系統可以通過中控主機的紅外接接口對DVD播放器、液晶電視機、窗簾等進行控制。
中控設備選用:中控編程控制主機,路由器,平板電腦,電源控制器,音量控制器等滿足會場需求
系統功能
中央控制系統智能中央控制系統將控制會議室的各種受控設備集中到一臺無線觸摸屏觸摸顯示屏進行控制,通過預先編制好的圖文界面,輕松控制會議室室內各種系統受控設備操作。
中控系統通過串口RS-232協議控制會議室的視頻矩陣來控制會議室的視頻信號切換等;
中控系統通過串口RS-232協議控制會議室攝像機的云臺轉動,攝像機變焦等調節;
中控系統通過串口RS-232協議控制會議室的音量控制器來控制會議室DVD、無線話筒、有線麥等的音量大小調節;
中控系統通過串口RS-232協議控制會議室的燈光控制器來控制白熾燈的亮度調節;
中控系統通過串口RS-232協議控制會議室電源管理器來控制會議室設備的電源管理,實現機房所有設備電源開關、通過電源管理器的繼電器可以控制電動投影幕,電動窗簾、電動吊架等設備的升降;
中控系統通過串口RS-485協議控制會議室的液晶升降器,實現液晶升降器的統一升降;
中控主機內置紅外學習模塊,可以學習紅外遙控器的短碼來取代遙控器的功能實現統一管理,會議室的DVD,電視機,投影機等設備可以通過紅外的方式進行控制管理。
混插矩陣(視頻集中管理系統)
系統概述
標準的、現代化的會議室,一套完整的視頻管理切換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現今視頻系統發展從模擬視頻向數字視頻過渡,從標清信號向高清信號過渡的時期,各種視頻源設備和各種視頻顯示設備采用了不同的編碼技術和接口方式,因此在高清視頻系統設計中必須詳細了解各種視頻信號的傳輸距離、編解碼方式,否則視頻信號將無法兼容和顯示。在視頻系統設計中我們常見的視頻信號有CVBS、VGA、YPbPr、HDMI、SDI\HDSDI\3GSDI、DVI等。由于遵循著不同的視頻標準,這些信號的帶寬、分辨率和傳輸距離存在很大的差異。目前大多數工程類所需要的高清系統在高清信號的傳輸上都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也是現在高清視頻會議系統、高清調度指揮顯示系統、高清醫療系統等系統在高清傳輸中的一大主要問題。采用IP傳輸存在著系統昂貴、延時長等問題,而監控系統所采用的模擬標清系統傳輸方式又不能夠滿足要求。這些都限制了真正的數字高清系統的實現。高清信號傳輸、切換系統是一套集信號轉換、傳輸、控制等功能的信號處理系統。系統總體構架由模擬標清/數字高清信號轉換解決方案、高清信號遠距離傳輸解決方案、高清光纖矩陣切換解決方案組成,整套系統涵蓋了視頻處理的各個方面。整套系統從轉換、傳輸、處理都是有自主研發,完全摒除了由于不同廠商產品設備不兼容的情況。同時也為您接下來售后服務更便捷、更高效,我們是廠家,同時也是視頻信號處理行業的龍頭,同事我們的產品也是視頻拼接、遠程傳輸、視頻處理等高清信號的完美結合體;
系統設計
系統設計:
配置了1臺混插矩陣,矩陣采用插卡式結構:輸入信號支持VIDEO、VGA、YPbPr、DVI, HDMI、),輸出信號支持HDMI、VGA 格式、DVI卡片式機構,極其容易擴展或更換。
系統功能
1、滿足常用各種視頻源信號(VIDEO、VGA、YPbPr、DVI, HDMI、SDI等)輸入輸出,并可混合輸出。分別接不同的顯示設備;
2、具有掉電記憶功能和現場記憶功能:帶有斷電現場保護功能;
3、能將不同的圖像信息分別送入不同的屏幕系統,滿足不同情況下的視頻顯示功能要求;
4、支持不同的分辨率(標清、高清)信號的輸入輸出,支持全高清:
5、支持內嵌雙向紅外和RS-232控制信號切換功能;
6、具有RS-232通訊接口。
無紙化會議系統
1.7.1 系統概述
會議系統已不僅僅只是語音為主的音頻會議,結合多媒體信息交互技術、挖掘用戶內心真正所需創新研發,將傳統會議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虛擬化,主題信息和承載介質數字化。智能無紙化交互式多媒體會議系統基于會議行業多年運用經驗,將AV和IT技術融入到會議的各環節、貫穿會議全過程,為會議管理者和參會人員提供可靠實用的會議平臺。產品從PCB主板開發、精密型一體化整機外觀、電動傳動結構、平臺數據庫、終端互動應用軟件等技術都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多項國家專利。以政務會議為核心,以軟件嵌硬件的工業4.0模式運行,可與智慧城市平臺、單位辦公OA、企業ERP協同工作,可在windows(微軟)和Android(安卓)等更多種計算機系統平臺上協同時運行,無紙化會議系統:節約的是紙張,冗余的是智慧.我們將為電子政務及現代化會議行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數字平臺;
1.7.2 系統設計
智能無紙化交互式多媒體會議系統UI界面極簡時尚,人性化直觀操作。無紙化會議系統由網絡、服務器系統、無紙化會議終端(包括服務端軟件和客戶端軟件)組成。
無紙化會議服務器端軟件:負責會議室管理、用戶管理、權限管理,以及會議資料、會議錄播和點播、數據等信息的存貯與轉發。會議秘書通過會議管理終端對服務器進行操作,用于控制會議的各項功能。
無紙化會議終端客戶端軟件:通過網絡接入無紙化會議系統,主要供參會人員使用,參會者使用智能無紙化會議終端進行會議簽到、瀏覽會議議程、會議投票、查看會議材料,代替了紙質文件對會議材料進行圈點批注等操作。
為提高會議效率會議結束時對可會議的過程文件和語音及時準確的進行紀錄并存儲和發放會議電子資料,具體的權限分配、多層的安全控制機制確保用戶只能使用賦予了授權的資源??梢詫Σ煌瑱嘞薜挠脩?、工作請求,提供了任務具體到每個與會人員的機制,與會人員可以看到屬于自己權限的文件及共享文件。
與會人員在終端上對同一時間同一界面上實現多個會議提案提前預覽、審閱、批注,從而提高會議效率、簡化辦事步驟、加快會議議程速度。
系統全方位文件處理功能,系統涵蓋所有會議室文件的流轉、資源信息交流等。系統支持pdf、doc、wps、ppt、exel文檔格式、支持avi、 jpg 、mp3、mp4、rmvb等音視頻文件格式;
手寫批注功能:參會人員可以在終端屏幕上使用一支筆在屏幕上進行書寫、批注、音橋無紙化會議系統保持了人們在紙質材料上用鋼筆進行書寫和批注的習慣。對于批注的保存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以照片截圖的方式對批注界面進行保存;第二種是對文件材料的批注修改在原文件上進行保存(如同你在紙上進行書寫的感覺是一樣的)。
投影功能:我們不需要使用矩陣,可以將任何一個終端的實時界面投影到大屏幕上,切換的順序為先進先出。
同屏功能:參會者可以把自己終端的實時界面分發給所有參會人員的屏幕。當在屏幕上進行翻頁或批注修改時,所有其他人員的屏幕影現同屏發起人屏幕上的內容。
視頻功能:支持同時顯示遠端和本地視頻窗口等功能,無紙化終端同時可以播出視頻(實時攝像頭、視頻會議、存儲的視頻文件)畫面可縮放,可游走。
設備選用:無紙化加密服務器,無紙化視頻編碼器,交互式無紙化主機,一體化會議終端等產品滿足會場需求;
1.7.3 系統功能
會前準備
會前工作由會務管理人員完成,通過網絡中的計算機遠程或本地建立會議,上傳會議文件與設置會議模式,人員權限等工作。
1、支持WWW遠程訪問與會前準備;
2、支持多用戶管理,不同的用戶有屬于自己的會議模板與界面;
3、會議功能模板選擇:默認會議、會議議程、電子白板、投標表決、臨時文件;
4、支持會議模板、常開例會等直接啟用功能;
5、支持設置會議主題、時間、主持人、秘書、會議地點;
6、支持選擇主持人,支持權限設置,包括:廣播、簽到、表決、文件瀏覽等;
7、支持會議文件按議題顯示并按權限自動推送到終端;
8、支持各種會議文件包括:包括WORO、EXCEL、PPT、PDF、CAD、MP3/WMA等;
9、支持投票表決功能,支持實名與匿名投票;
會中功能
參會人員進入會議室后根據桌牌提示入會就做,在主席啟動會議后完成簽到后查看會議文件,在會議過程中支持同步演示、異步瀏覽、返回跟蹤、投票表決等會議功能。
1、一鍵進入會議,一鍵完成簽到,自動獲取會議議題文件;
2、會議文件按源文件顯示,支持觸控操作,支持放大、縮小等操作特效;
3、支持原文件批注,保存為原文件并支持打印,支持快捷的標注功能,支持交互式標注功能;
4、支持電子白板,個人使用與交互使用;
5、支持會議文件源文件推送功能,會議文件不需要進行二次轉換,保證文件格式一致性,控制主機上傳什么格式文件會議終端便顯示并查看一樣的格式文件;
6、支持任何會議終端在任何界面下一鍵同屏(本地終端通過按鍵一鍵同步此時屏幕畫面到其他會議終端與大屏幕或只同屏到大屏幕顯示,拒絕先點擊同屏,在打開文件方式);
7、異步瀏覽,任何有權限的會議終端支持一鍵切換(本地終端可以通過按鍵一鍵切換遠端同步畫面與本地終端畫面)完成信號的自由交互功能;
8、跟蹤主講:處在異步瀏覽狀態的會議終端支持一鍵同步到主講此時的任何文件與視頻畫面并保持一致;
9、支持外部信號同屏到所有會議終端并同步顯示(外部信號包括:矩陣送來的視頻信號、計算機信號、筆記本信號、攝像頭信號、DVD信號等);
會后保存
會議結束后,需要保存的會議資料,系統會自動保存,保存的內容包括簽到結果,投票表決結果,會議文件,參會人員批注過的會議文件,會議紀要等會議全部信息;
1、支持會議保存、并支持管理員會議資料自動與手動清空;
2、支持WWW遠程查看與下載議保存內容;
3、支持會議資料保存;
4、會議簽到信息保存;
5、會議批注文件保存;
6、會議投票表決保存;
第四章 方案清單和設備參數及方案系統圖
在方案設計思想的基礎上出發,完全按照整體的設計思路,本著系統的先進性和擴展性、設計的科學性和規范性、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原則的基礎上,結合了性價比及貴方具體要求等其他綜合因素,特精選以下設備:(詳細設備參數請查看配置清單表)
1、方案清單
報告廳會議系統設備清單 | |||||||
序號 | 產品名稱 | 品牌 | 型 號 | 單價(元) | 數 量 | 單 位 | 小計(元) |
1、會議設備 | |||||||
1 | 數字會議主機 | ANE | MA-700D | 1 | 臺 | ||
2 |
主席單元(POE供電) (帶電子桌牌) |
ANE | MA-700A | 1 | 只 | ||
3 |
代表單元(POE供電) (帶電子桌牌) |
ANE | MA-700B | 19 | 只 | ||
4 | 數字討論表決管理軟件 | ANE | MA-700C | 1 | 套 | ||
5 | POE交換機 | ANE | TP-LINK | 2 | 臺 | ||
6 | 會議攝像機 | ANE | MS-100 | 2 | 臺 | ||
2、無紙化 | |||||||
1 | 無紙化加密服務器 | ANE | WE-6000 | 1 | 臺 | ||
2 | 無紙化視頻編碼器 | ANE | WE-6100 | 1 | 臺 | ||
3 | 交互式無紙化主機 | ANE | WE-6500 | 1 | 臺 | ||
4 | 一體化會議終端 | ANE | WE-6500 | 1 | 臺 | ||
3、專業擴聲設備 | |||||||
1 | 線陣音箱 | ANE | FL-10 | 8 | 只 | ||
2 | 線陣音響吊架 | ANE | FL-10D | 2 | 只 | ||
3 | 線陣音箱功放 | ANE | CA1300 | 4 | 臺 | ||
4 | 線陣低音 | ANE | FL-10SW | 2 | 只 | ||
5 | 線陣低音功放 | ANE | CA1000 | 1 | 臺 | ||
6 | 超低音箱 | ANE | SW18 | 2 | 只 | ||
7 | 超低音箱功放 | ANE | CA1000 | 1 | 臺 | ||
8 | 臺唇音箱 | ANE | ST105 | 2 | 只 | ||
9 | 臺唇功放 | ANE | CA800 | 1 | 臺 | ||
10 | 輔助音箱 | ANE | ST105 | 8 | 只 | ||
11 | 輔助音箱功放 | ANE | CA800 | 4 | 臺 | ||
12 | 專業返聽音箱 | ANE | FT-5 | 2 | 只 | ||
13 | 專業返聽音箱功放 | ANE | CA600 | 1 | 臺 | ||
14 | 音箱壁裝支架 | ANE | SP-1015A | 6 | 只 | ||
15 |
U段無線話筒 (雙手持) |
ANE | P-400U | 2 | 套 | ||
16 | U段無線話筒雙頭戴 | ANE | P-400D | 2 | 套 | ||
17 | 合唱話筒 | ANE | C3000 | 1 | 只 | ||
18 | 點歌機 | ANE | K70 | 1 | 臺 | ||
19 | 多媒體播放器 | ANE | Philips | 1 | 臺 | ||
20 | 調音臺 | ANE | MF-204 | 1 | 臺 | ||
21 | 音視頻智能播控器 | ANE | MA-6000 | 1 | 臺 | ||
22 | 反饋抑制器 | ANE | FB24 | 1 | 臺 | ||
23 | 均衡器 | ANE | EQ231 | 1 | 臺 | ||
24 | 遠程音頻接收器 | ANE | MA-9010 | 1 | 臺 | ||
25 | 數字媒體矩陣 | ANE | PN16 | 1 | 臺 | ||
26 | 專業節目制作平臺 | ANE | MA-9001 | 1 | 臺 | ||
27 | 電源時序器 | ANE | PC-8 | 2 | 臺 | ||
4、中控設備 | |||||||
1 | 中控編程控制主機 | ANE | MC-2000 | 1 | 臺 | ||
2 | IPAD觸摸屏 | ANE | MD531CH/A | 1 | 臺 | ||
3 | 無線路由器 | ANE | TL-WR845N | 1 | 臺 | ||
4 | 中控編程軟件 | ANE | 1 | 套 | |||
5 | 電源控制器 | ANE | MC-2002 | 1 | 臺 | ||
6 | 音量控制器 | ANE | MC-2004 | 1 | 臺 | ||
7 | 混合矩陣 | ANE | MC-1616S | 1 | 臺 | ||
五、輔助材料 | |||||||
1 | 會議電腦 | ANE | 自購 | 1 | 臺 | ||
2 | 鐵質機柜 | ANE | P-42U | 1 | 臺 | ||
3 | 音箱地插 | ANE | MD-8P | 2 | 個 | ||
4 | 多能地插2 | ANE | MD-13P | 2 | 個 | ||
5 | 音頻線 | ANE | MD-32 | 30 | 條 | ||
6 | 音頻線 | ANE | MD-34 | 1 | 條 | ||
7 | 音頻轉接頭 | ANE | 轉換頭 | 2 | 個 | ||
8 | 音箱歐姆頭 | ANE | 音箱頭 | 22 | 個 | ||
9 | 網線 | ANE | 按需 | 米 | |||
10 | 音箱線 | ANE | 300支金銀線 | 按需 | 米 | ||
A | 四、設備安裝費: | ||||||
B | 五、稅金: | ||||||
C | 六、工程造價(含稅): |
2、方案系統圖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