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發布第42次中國互聯網報告:警惕信息泄露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鐘詩倩 2018-08-22 11:02:49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CPS中安網 cps.com.cn】 8月20日,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今日發布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根據報告第五章的《互聯網安全管理》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我國網民在上網過程中遇到安全問題的比例較2017年末略有提升,54%的網民表示在過去半年中曾遇到過網絡安全問題,較2017年末增加1.4個百分點。其中,遭遇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占比最高,達到28.5%,相比2017年末增長1.4個百分點;遭遇設備中病毒或木馬的網民比例較2017年末下降最多,為18.8%,相比2017年末下降3個百分點。
網民遭遇安全事件類別
近兩年,信息泄露安全事件在全球范圍內頻頻發生,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嚴峻。尤其是在移動支付、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個人信息、數據資源得到更好地存儲、分析、利用、共享的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安全風險。
傳統保護力不從心
目前的網絡探測系統一般通過掃描輸入數據中與已知病毒和其他類型的惡意代碼有關的信息來發現攻擊,但這些系統對新病毒或惡意代碼以及不熟悉的威脅幾乎無用。而且,現在的惡意軟件“變形”速度極快。
另外,保護一個計算網格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確保安全不能妨礙處理能力和數據存儲的共享,因為全球各地不同實驗室的科學家可能正在進行同樣的研究,會使用同樣的計算機,因而對網格的要求很高。
與網格相連的計算機上可能有病毒或其他惡意軟件,這些“不法分子”或許會借機進入整個網格并快速擴散。例如,某個病毒可能使黑客接管部分網格,并使用這些計算機來生成數字貨幣(比特幣)或對其他計算機發動攻擊。
人工智能脫穎而出
由于網絡攻擊是不斷演變的,防御過程中經常需要面臨先前未知類型的惡意軟件,而人工智能則可憑借其強大的大規模運算能力脫穎而出,迅速排查篩選數百萬次事件,以發現異常、風險和未來威脅的信號。
人工智能在防御領域的這個天然優勢,使得AI+網絡安全成為當紅炸子雞,尤其是在發現和阻止黑客入侵物聯網設備、預防惡意軟件和文件被執行、提高安全運營中心的運營效率、量化風險、網絡流量異常檢測、檢測惡意移動應用這六大關鍵創新領域,成為AI網絡安全防護的突破口。
對于安防產業的信息安全而言,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為安全人員利用成為阻擋網絡攻擊的利器,它解決了信息安全所面臨的安全數據繁雜、缺乏實時可信的威脅情報以及專業防護技術能力良莠不齊的困境。諸如在公安系統可通過運用人臉識別技術,大大降低識別和抓捕逃犯的成本,從而提高辦案效率。威脅情報關聯分析技術、深度攻擊行為識別學習技術以及智能運維技術在安防信息安全領域的使用,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事件的處置效率,從而提高企業安全管理、安全運維人員的工作效率。
結束語
隨著網絡安全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安全公司開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來為新型網絡威脅提供新的解決方案。要想贏得信息安全持久戰,企業不僅要做安全防護設備硬實力上的投入,同時還要不斷加強技術人員的攻防實戰培訓和演練的軟實力,共同致力于構建和諧安全的網絡信息環境。
(圖片來源:互聯網)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