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平方毫米,這位教授創造了世界上可量產LED顯示器件最小紀錄!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鐘詩倩 2018-04-04 17:23:34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0.25平方毫米,肉眼幾乎無法分辨。但在這方寸之間,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教授湯勇,聯合佛山市國星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創造了世界上可量產LED顯示器件最小紀錄,助力廣東LED向高附加值產業發展,鞏固我省LED規模穩居全國首位、占據國際市場半邊天的領先地位。
3月26日,在全省科技創新大會上,湯勇團隊研究項目“半導體發光器件跨尺度光功能結構設計與制造關鍵技術”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核心技術助力粵企登頂
“一開始企業都不相信我能夠幫到他們,但是我就是要做成這個事。”湯勇說。
發光二極管簡稱LED,這種半導體電子元件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光能。如今,都市街道、慶祝場合、家庭日用等都少不了LED的身影。但是在8年前,產業起步時,LED的性能不穩定、發熱嚴重,量產遙遙無期。
這些問題不解決,LED無法產生實際效益。湯勇打聽到企業的需求,想憑借自己成熟的電子熱控技術,進入這個新興產業。
為了打消企業顧慮,湯勇立刻投入調研。他發現,國際知名廠商制備LED器件有一個耐熱過渡襯底汽化沉積的工藝環節,工藝難、成本高、質量又打折扣。他從自己機械加工老本行的角度出發,另辟蹊徑開創了過渡襯底減薄工藝,把耐熱陶瓷直接焊接到器件上,再用研磨減薄。這種技術人員都認為“匪夷所思”的做法卻出人意料地節約了制備成本,讓產品質量得到提升。
湯勇和團隊的名氣一炮打響,核心技術和新型產業擦出火花。目前,廣東的器件封裝企業產業規模穩居全國第一,產量約占全國的70%,世界的50%。其中,湯勇及其團隊功不可沒。在2014—2016年三年里,他們累計為合作企業帶來近160億元銷售額,新增利潤達15.82億元。
產品保持世界紀錄
佛山照明和三雄極光是消費者所熟知的兩個燈具品牌。湯勇說,這兩家企業生產的每一臺燈具,背后都有他們技術團隊的功勞。
在中國燈具行業中,上述兩家企業照明產品銷售收入占億元規模上市企業應收總和的1/4,確立了廣東省LED照明產業龍頭地位。
“第一代LED解決的是能不能用的問題,更新換代之后則要往高附加值領域發力。”湯勇介紹,如液晶背投等顯示領域,利潤率要比照明產品高出一倍以上。
顯示屏對LED器件的出光效率和光色精確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光譜精度不夠,光色顯示效果就有偏差。湯勇主持的半導體發光器件跨尺度光功能結構設計與制造關鍵技術項目就出色地解決了LED器件精確出光問題,減少光傳播過程的損耗。
在湯勇團隊的技術支持下,合作企業生產的LED器件的光效指標,比行業標桿企業美國Cree公司生產的器件提高32.29%,燈具光效這一項也提高了21.84%。
服務領域拓展至衛星定位
截至目前,湯勇團隊的核心技術獲授權發明專利31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件。值得注意的是,項目設計的領域均已形成完整的專利體系。
2017年,華南理工大學作為國內高校代表,聯合賽寶實驗室進行國際技術標準IECQ OD3803的制定和發布,成為國內首個LED組件規范的主要制定者,顯示出強大的廣東創新硬實力。
湯勇團隊的技術貢獻,讓廣東LED產業從普通照明向高附加值顯示領域拓展,領跑全國。他說:“我不能停下來,創新沒有止境。”
如今,風口再次降臨。無人駕駛技術成為科技公司和汽車制造公司的新寵,在試圖率先占領市場的同時,安全性成為亟須攻克的最大難關。
“LED產業第三代的關鍵技術就在于光通信定位的應用,這個應用的推廣將真正實現安全的無人駕駛。”湯勇認為,如果無人車裝上了光通信設備,定位將達到分米級,駕駛設備可以被精確定位到絕對坐標,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小小LED背后蘊含巨大的產業。思路打開之后,湯勇目前正在與農業企業洽談合作,開發生態養殖LED設備。同時,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性產業,開發用于衛星定位的高精度光通信設備。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