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防讓想象照進現實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merry2013 2015-12-10 07:05:39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清晨趕到辦公室,手捧滾燙咖啡,當你正愁無法騰出手去掏證件刷卡時,門禁系統已自動識別面孔并打出溫馨問候語;車庫停車時,不用你苦苦尋找,手機便會自動告知空缺車位;在線支付時,你不再需要一遍遍地反復驗證,對著屏幕做幾個表情就能安全付款……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這曾是某企業的宣傳語,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情景不再是想象,智能安防與物聯網的聯合,正讓這一切成為現實。
看得更清
超高清畫面全天候監控,即使在夜晚也清晰如晝。
近年來,隨著人們安全意識增強,除了機場、地鐵等公共場所的防護力度加大,住宅區、商場和超市的安防需求也日益凸顯,這對依靠人工和傳統攝像頭的識別方式提出了挑戰。
你也許就有過這樣的體驗:物品丟失,費盡周折調來監控錄像,視頻中行竊者卻面容不清,只好不了了之。
監控視頻對畫面清晰度要求甚高,不僅因為監控區域事情多屬突發,只有看得清才對事情解決有幫助。另一方面,監控區域人、物混雜,更高清的畫面便于提取重點關注對象動態。
而今,利用智能視頻分析技術,有望解決這一難題。
人們對高清的追求永無止境。從標清、高清,到超高清,再到4K,智能安防廠家紛紛推出新一代智能攝像機——它們不僅像素極高,還能智能截取畫面,在惡劣光線下也能實現高清監控。
在夜晚如何看清楚監控區域呢?針對無光或者弱光環境下監控攝像機無法拍攝清晰畫面的難題,華安泰公司開發了“星光級攝像機”,實現在低照度環境下無需補光仍可保證畫面清晰,細節豐富,噪點小。
“這一技術突破,可替代現有路口閃光燈閃光抓拍影響司機視覺的問題,降低了造成事故的幾率和對人眼的影響。”華安泰技術總監游義介紹道。
業內專家表示,針對霧霾天研發出的透霧技術攝像機,即使在大氣環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也可保證對區域的實時高清監控。
高清監控的普及,也緩解了現實中很多家長的焦慮情緒。幼兒園雖然布設了監控設備,但畫面往往粗劣模糊,信號時斷時續。“都看不清哪個是自己的孩子,怎么放心他的安全?”有家長抱怨道。
為此,深圳安防廠家華安泰專門在幼兒園門口架設了智能高清球機。這種高清球機帶有紅外燈,夜晚可照射100米以上,光線不足時還會自動補光。透過高清監控,可以看清幼兒園食堂的操作流程,甚至看清飯菜的種類。
看得更準
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實施實名驗證,刷臉時代將來臨
利用人臉的唯一匹配性,一種基于人的相貌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認證的生物識別技術逐漸興起,也因其安全優勢正被廣泛接受。
原來安防領域的“眼睛”是攝像頭,人的大腦是服務器,所有眼睛看到的數據都要回傳至服務器進行處理,而人臉識別使機器成為“看和思考”二合一的硬件,實現“實時反饋”。人臉識別就是“刷臉”“辨身份”再“下指令”的智能手段。
在最普遍的安防領域,如高速公路檢查站、鐵路、機場,人臉識別技術協助“人工安檢”走向“機器快檢”,安檢工作人員可對乘客實施最快速的實名制驗證。根據專業設備讀取過檢人的證件照片,再通過高清相機實時抓拍人臉,驗證其身份照片與持證人是否為同一個人,保證實名制人證合一。
看得更“遠”
云數據平臺保障安心交易,追蹤個人消費檔案
除了前端攝像監控處理,安防智能化主要依賴于后端信息數據庫的支撐。
分析人士指出,攝像頭想要真正地“思考”世界,做出實時響應,要求后臺能夠處理海量數據、靈活儲存數據、快速解鎖并提供高效分析和統計數據。在云數據支撐下,智能安防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安防領域,更像是一個入口。每一個被智能安防系統儲備在檔的個體,本人體態樣貌、行為習慣等數據就被接入了云數據平臺。由此,智能安防和金融、商業重現融合態勢。比如人臉識別系統協助銀行進行金融安全交易;“刷臉”儲備的客戶數據可協助店鋪商家分析消費者偏好,實現精準化和個性化推送。
商家通過智能安防系統入口,也將用戶數據盡收囊中。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和集成商“店小二”就展開了這樣一種合作。當客戶進入店鋪時,攝像頭會對客戶進行快速的臉部識別,一旦鎖定會員身份,這名顧客之前的行為數據將被調用,包括瀏覽過的商品、購買物品以及消費記錄等都會在第一時間推送至門店店長或銷售人員手中。隨著后續開發,系統還會自動記錄客戶在貨品前方的停留時間、客戶年齡、性別等,真正實現品牌體驗店或智能門店對自有產品的實時掌控。
智能安防雖好,但如何防范從“安全監測”變為“安全隱患”,如何彌補黑客入侵、代刷“人臉”的技術漏洞,成為各大監控廠商頗為頭疼的問題。不少廠商對于軟硬件產品,從設計之初就健全認證機制和權限管理機制,并對系統應用和操作系統進行加固,對系統進行高強度和高密度的入侵測試和漏洞攻擊檢測,防止被不法分子入侵。有的廠商甚至對所有圖片進行脫敏處理,保證在識別過程中關鍵信息及圖片信息不會透露任何線索。
好的安防都是從用戶需求出發的,之前谷歌公司與蘋果公司競相收購的一家安防企業,沒有任何特殊背景,其雛形產品竟是創業者為趕走來家中搗亂的動物而研發的。
專家指出,未來市場對民用安防的需求是剛性的,隨著技術成熟,智能硬件將不再成為民用安防的核心,針對民用的安全服務運營模式將成為民用安防發展的最終目標。安全管理將成為未來視頻監控技術在家居應用的重點關注對象。但是專家也表示,智能安防從專業市場進入大眾消費市場,在品牌認知度和大眾熟識度上,還有待進一度提高。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