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CON在線課堂解決方案 ——教學活動不因信息技術而受到制約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SHAN90 2015-08-08 10:24:24 加入收藏 咨詢
![](http://static.dav01.com/site/onlineExhibition/mould1/images/close.png)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1、極致現場感 如同在一個教室
系統采用先進的實時網傳技術,“面對面”實時互動讓你感受不到空間的距離,如同在一個教室一樣,即使進行音樂、美術等強互動性課程,也沒有任何問題。
2、極致網傳技術,保障常態化教學應用
系統具備高達33%的抗丟包能力,即使在網絡條件較差的鄉村小學,也能正常使用。
3、極簡操作 所有控制一鍵操作
一鍵管理
所有操作都可以用遙控器一鍵管理,無需專業技術人員協助。
一鍵完成
開機、關機;課件和老師圖像切換等等,只需一鍵即可完成。
4、高集成 高可靠
高度集成
一個終端上實現在線課堂、在線管理、在線評課、在線教研、視頻會議、課程錄制等多種業務。
高可靠性
教室僅需一臺教學終端,安裝維護簡單,可靠性高。
5、全網絡 全兼容
全網絡
可在互聯網、局域網、教育城域網,以及衛星、3G、4G等網絡下應用。
全兼容
支持與班班通設備、錄播設備的兼容,以及視頻會議和監控設備的互聯互通。
用戶價值體驗
幫助政府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實現教育均衡發展
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優質教師共享,促進教育公平;
打破學校圍墻壁壘,改善城鄉、校際、區域教育均衡;
有效解決大班問題、學生安全等難題;
幫助偏遠學校解決缺師少教難題,幫助城鎮學校加強校際交流,實現共同提高
解決農村校/教學點缺師少教難題;
提升優質教師利用效率,改善教師輪崗帶來的一些困擾;
優勢互補,課程交換,促進校際交流;
聯校/學區共同成長;
加強異地老師間的教研交流,促進專業成長,提升教學水平
提升師生異地課堂教學質量;
聯合備、教、研,農村教師培訓、幫扶;
有利橫向交流,促進專業成長;
課后反思,優質資源共享;
讓學生享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跳出區域,擴大視野
與異地教師進行課堂實時互動;
農村/邊遠地區學生享受優質教育資源,開齊課、開足課、開好課;
跳出區域限制,擴大視野,增進文化交流;
上千所學校使用 AVCON在線課堂屢被點贊
1,安徽繁昌在線課堂
2014中西部教育信息化應用現場會召開期間,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深入安徽繁昌調研指導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工作,先后來到繁昌縣實驗小學、孫村鎮梅沖教學點兩所學校,現場觀摩了正在安徽省內廣泛試點的在線課堂教學活動。
“同學們,今天我們現場來了很多專家老師,大家給專家老師們打個招呼吧!”課堂開始前,金明老師通過講臺前的電子顯示屏,引導孩子們與主講教室觀摩席上的客人互動。
“專家老師好!”電子顯示屏里傳來了教學點孩子們稚嫩的聲音。
聽到孩子們的問候,劉利民副部長笑容滿面地朝屏幕里的孩子們揮手示意。
安徽省在線課堂常態化教學,在課程開設方面,以音樂、美術和英語學科為主,并結合實際情況開設語文、數學、思品、寫字等課程。繁昌實驗小學的音樂老師金明和美術老師郭燕,每周都要給梅沖教學點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孩子分別上兩節音樂課和兩節美術課。經過一年多在線課堂的培育和熏陶,梅沖教學點孩子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的性格越來越活潑,并且愛上了唱歌和畫畫。
在線音樂課和在線美術課,這種需要強互動的課程,在繁昌實驗小學和梅沖教學點能開展的如此順利,毋庸置疑,華平的在線課堂系統是經受住了各種“考驗”的。據悉,華平的在線課堂系統采用了先進的實時網傳技術,低至500ms的超低延時,可以全面保障教師與學生實時視音頻交互需求,加上高達1080P的全高清視頻畫質和48khz高保真的語音效果,讓師生如同在一個教室“面對面”交流,這不僅有效彌補了傳統錄播模式互動性不足的重大缺陷,同時也為師生還原了一個最真實的課堂。
當華平的在線課堂系統第一次在梅沖教學點啟用時,教學點的李榮春老師就禁不住激動地說:“我覺得比視頻播放更先進,效果更好!”
2,視像中國
自2004年實施以來,“視像中國”通過華平在線課堂將近百所學校連接成為網絡姊妹學校,發展到今天,“視像中國”已經聯合了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廣東、江西、湖北、山東、四川等多個內地省份的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而且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許多國家也有學校參與其中,形成課程交換、在線活動等多種應用,跨區域協作的“教”與“學”、學生活動、教研活動、文化交流在極其寬廣的平臺上進行。
據“視像中國”發起人香港中文大學黃寶財教授說,通過“視像中國”這個平臺,香港學校的學生普通話進步很快,學生不再只局限于學校和課堂上的普通話學習,而是超出自己學校的范圍,和內地的學生一起學習。比如,香港的校長對老師們提出了一些教學變革的建議,香港老師往往會認為難以實施,但通過“視像中國”這個平臺,他們發現內地的學校已經在做了,眼界得到了極大的開闊。
3,青島未來教室
2014年青島已建成多個專遞課堂未來教室,采取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農村學校,“一對一”、“一對多”的形式,實現“專遞課堂”教學;并建立了范圍覆蓋所有區市的35對“專遞課堂結對學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利用“專遞課堂”系統,青島第二實驗初中的同學與青島二中學生,實現遠程視頻連線,進行異地同步在線交流活動。雙方分別代表10個國家,就“全球信息化環境下的網絡安全問題”提出決議草案,并進行磋商、投票。同學們通過“專遞課堂”系統,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在相互啟發和思想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青島未來教室的“專遞課堂”系統,除此類在線活動應用外,更多的是應用于遠程在線課堂教學中。
利用 “在線課堂”系統建設的未來教室“專遞課堂”與傳統的網絡課堂系統有很大區別。傳統的網絡課堂系統主要是基于直播技術而建立,僅可實現“主講教室”向“聽課教室”的單向視音頻廣播,無法實現“教師”與“學生”的視音頻交互。而利用“在線課堂”系統建設的“專遞課堂”,具備強大的視頻、音頻以及數據的融合交互功能,可以讓不同學校、不同地域的教師和學生如同在同一個教室一樣進行互動教學。系統同時也具備強大的課堂錄像功能,所有課堂的視頻、音頻、數據互動過程均可錄制成標準的課件,發布到學習網站,供學生點播學習。
4、鄂爾多斯教學教研遠程互動平臺
鄂爾多斯市教育局副局長康富坦言:“15年前,鄂爾多斯的基礎教育水平是處在內蒙古自治區內的倒數水平,但是通過近年來的努力,現在已經處于自治區內的領先方陣。從2003年建成教育城域網以來經過幾次的升級改造,到現在整個教育城域網已經能滿足所有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應用,全市95%以上的學校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我們還建成鄂爾多斯市教育教學資源庫,其中蒙古文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為了彌補基層和農村牧區教師和教學資源短缺的缺陷,鄂爾多斯市通過由AVCON在線課堂系統打造的“教學教研遠程互動平臺”把優質學校教學資源輸送到教育資源薄弱的學校,城鎮學校教學資源輸送到農村牧區學校,通過遠程教學教研活動,以優質學校推動薄弱學校,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平臺實施多年以來,遠程互動教學已經進入常態化。
“教學教研遠程互動平臺在鄂爾多斯全市范圍內推開,在課程設置上來說,所有課程都會在課堂上出現,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甚至是動漫這種興趣課程。教育信息化已經不僅是一個手段,通過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推動教育均衡發展,鄂爾多斯市也將全面深化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為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民族地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康富說到。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