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視高清監控:清晰成像不只是提升分辨率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航行150 2014-12-26 14:47:23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隨著視頻監控 技術 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高清視頻監控技術在不斷刷新定義和標準 ,用戶對于視頻監控產品 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功能要求也在不斷完善、穩定。為了達到高清指標,采集、傳輸、存儲 、顯示的任一環節滿足不了要求,就達不到高清的要求。
一談到清晰度,人們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分辨率,的確,分辨率是成像清晰的一個很大原因,攝像機 從標清時代進入高清時代后圖像清晰度的提升就是一個明證。但其實與清晰度相關的因素,分辨率只是其中一個,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技術也影響著圖像的清晰度。
比如彩色超低照成像就是很典型的一個例子。雖然1080P的分辨率是D1的5倍左右,可在微光場景中,最早的一批1080P攝像機的圖像質量并不比當時的D1攝像機好多少,甚至可以說不如D1攝像機的圖像質量。這是由于Sensor靶面面積的限制,像素越高,單個像素點的感光面積反而越小,所以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反而成像質量不高。直到安訊士推出“覓光者”技術之后,彩色高清低照的效果才逐漸改善,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目前的1080P星光級攝像機也已經非常成熟,達到了非常好的彩色超低照效果。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除了分辨率,攝像機如何適應惡劣的環境也是影響清晰成像的關鍵因素。彩色超低照成像、寬動態、強光抑制、SMART-IR、電子透霧等技術的出現與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攝像機的清晰度,也獲得了安防界的一致認可,業內的主要廠商都有對應技術的攝像機產品。而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除此之外幾個剛出現的新技術。
看到這里想必很多人會有疑問,因為光學透霧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一臺普通的攝像機配合一個透霧鏡頭 就能實現,并不是新技術。而且這種方式雖然有很好的透霧效果,能適應惡劣的霧霾天氣,但由于透霧鏡頭非常昂貴,并不適合大規模應用。
其實這里提到的光學透霧是指攝像機本身集成光學透霧,并不需要透霧鏡頭配合就能實現非常清晰的圖像效果,所以不會存在成本太高的問題。在目前這種城市霧霾污染都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支持光學透霧攝像機的出現將改變以往城市監控 系統“霧里看花”的情況,宇視56系列槍機已經將光學透霧作為標配。
在無光環境中必須通過補光才能采集到圖像,球機由于變倍的功能,通常需要多級補光來適配不同的變倍數,所謂多級補光是指球機內有多組不同補光距離及角度的補光燈,在球機機芯變倍時進行切換,如在廣角下開啟近距離補光燈,在長焦下切換到遠距離補光燈。但由于以往的補光燈的補光角度都是固定的,在機芯變倍過程中,往往容易造成補光強度的突變,且部分焦段下容易造成“手電筒”效應。
而隨動補光是業界最新推出的補光技術,在球機變倍過程中,補光的角度也會進行調整,保持始終略大于鏡頭的視場角,從而保證補光的效果,提升夜間監控的清晰度。
網絡自適應
除了圖像處理方面的因素,對圖像的清晰度影響非常大的還有一個網絡因素,網絡的丟包與延時很容易造成圖像的卡頓,嚴重的時候基本就無法看了,所以抗網絡干擾的能力也是好攝像機的一個很重要標準。目前業內最好的攝像機采用的第三代網絡自適應技術能保證在5%丟包的情況下圖像無明顯卡頓,在網絡復雜的監控系統中能發揮重要作用,也是提供清晰圖像的一個重要保證。
人們對于圖像清晰度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這是監控系統使用者的最基本需求,需求是動力,促進安防廠家在這個方向上不斷發展,所以新技術的出現是必然,前面介紹的三種技術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相信不久之后還會有更多的新技術出現,給監控系統帶來更好的圖像效果。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