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系統助老小區變身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merry2013 2014-08-28 06:57:46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一些新建的現代化小區多數采取智能化管理,可視對講門禁系統、停車收費管理系統等儼然構成了一個個比較健全的智能化小區。但是作為一個有著20年歷史的老舊小區,溫州市區上陡門住宅區似乎離“智能化”、“科技化”這樣的詞匯有些遙遠。未了更好地管理小區,增加居民的安全感,上陡門青園社區錦園片區經過一番改造后,成為鹿城區首個智能化小區,不僅實行了封閉式管理,還使用了智能門禁系統和車輛管理系統,還將繼續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和智能報警系統。作為全區的治安亂點,目前該小區的發案數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改造前:小區治安混亂案件頻發
青園社區錦園片區位于鹿城區惠民路和錦繡路交會處,西、北臨河,由上陡門7組團、8組團、9組團三個組團構成,共有樓棟77幢,2700戶,人口8000人左右,是鹿城區較為大型的住宅小區。
由于建成時間比較久,且人口眾多,小區不僅環境相對較差,治安狀況也比較復雜,各類刑事和治安類案件高發,社區住戶對此反映強烈。 “以前這里的小偷真叫猖獗,大白天的就敢到家里偷,好多住戶家里都被偷過。”社區居民自治管理理事會主任姚愛木說,四五年前,小區里除了經常有人偷東西外,還會發生搶劫事件。比如,2009年某天晚上十點左右,一個中年女子獨自從外面回家,被一個陌生男子一路跟蹤,到了小區里一段比較昏暗的路段時,被該男子用磚頭從背后砸向頭部,致使其當場暈倒,手提包被男子拿走。類似的案件以前時有發生,弄得大家出門都很擔心。
據民警統計,前幾年該小區各類案件多發,雖最近兩年已經有所減少,但仍然處于高位。其中,2012年,小區刑事和治安總發案數達200多起。
改造后:小區出入規范環境有多改善
昨天上午,在錦繡路橫瀆公交站口,可以看到青園社區錦園片區的南側大門已面貌一新,安裝了控制人員進出的智能門禁系統、道閘系統、全球眼以及視頻監控等設備。
進入小區后,發現道路兩邊環境比不久前到該小區參觀時已經有所改善。在該小區19幢,可以看到每個單元樓道門口的綠色雨棚下掛著紅色燈籠,鋪上了大理石地面,還安裝了全新的電子門,住戶進出要刷卡。
社區民警韓建滬介紹,今年2月份他向社區提出建設封閉式小區和智能化小區的建議,得到社區工作人員的支持,并馬上行動起來,結合今年市公安局提出的“科技創安”和以卡管車、以卡管房、以卡管人的思路,打造錦園片區科技封閉式管理。今年六月初,錦園片區三個出入口的大門完成改造,并在門口安裝了智能門禁系統和車輛管理系統,給小區住戶發放了10000多張智能門禁卡和1000多張車輛進出卡。
“使用智能門禁卡之后,外來人員不像之前那樣可以隨意進出,而必須進行登記。”韓建滬說。
未來:完善監控系統和報警系統
據了解,接下來該小區還將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和智能報警系統。韓建滬特別介紹了智能報警系統,這是一根立在路邊的圓形柱子,上面有三個紅色按鈕,一個用于報警,一個用于呼叫便民服務,還有一個用于巡邏考勤,柱子的最頂上還裝有警燈,是物聯網時代的遠程多功能報警機。據悉,這些智能報警裝置將被安裝在小區的6個主要路口。
同時,社區還打算對部分道路進行拓寬。社區主任孫紫萍說:“由于小區里一些道路太過狹小,不僅停車成了難題,一旦遇到火災或者病人需要急救,消防車和救護車都開不進去。”
一位長期住在這里的住戶陳瑞國說:“實行智能化小區改造之后,治安好了很多,隔壁住宅區的人跟我們開玩笑,說我們這里搞好了,把小偷都趕到他們那里去了,他們也要來向我們取經。”
據警方透露,今年1-6月份該小區總發案數33起(其中刑事案件7起,入室盜竊4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7%。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