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的最大價值是什么?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ann 2013-12-10 10:11:2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今年9月份以來,LG、三星相繼推出OLED電視。OLED電視進入中國公眾生活的速度明顯加快,創維已于11月底推出自主品牌大屏幕OLED電視產品,OLED只是韓、日企業專屬游戲的時代從此結束,中國彩電企業“進入OLED節奏”。
越來越多人相信,未來的電視必將是OLED的天下。今天的OLED,與10年前LCD液晶對于電視產業的意義驚人地相似。
也許OLED不會很快“飛入尋常百姓家”,但是,OLED走向我們的速度將大大超乎人們的意料。
OLED的最大價值是什么?
關于OLED,目前人們還較為陌生。媒體對這種電視的描述一般是這樣的: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即有機發光顯示技術。OLED在清晰度、響應速度、色彩表現、可視角度、單位能耗、抗低溫性等諸多方面,表現顯著優于LCD和PDP。
OLED有一項LCD和PDP均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超薄、可卷曲甚至可折疊性。這一獨具特性意義非凡,意味著該技術將大大拓展電視產品的存在形態,讓原本被認為不可能成為電視(或顯示器)的載體成為電視,比如,未來的衣服可以做成電視,一抬手就能用衣服看電視。未來的電視產業規模,將因為這一特性而一下子擴大幾十倍。從某種意義上講,OLED的到來,可在一定程度上挽救正急速萎縮的電視產業。
智能電視與OLED,誰更重要?
電視行業的主旋律無疑是“智能,”大家言必稱智能,比的不是誰的應用更豐富,就是誰的操作更便利。這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請不要混淆了電視和電腦的界限,不要把電視當成電腦。電視的本質使命是用來看電視而非上網,上網的使命由電腦去承擔。事實上,消費者調查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消費者買了智能電視,70%以上的使用時間是用來看電視而不是用來上網。因此,那種“把電視做成大電腦”的想法是愚蠢的。
可怕的是,許多彩電企業真的把電視當成了電腦來要求,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電視的本質使命。電視的本質使命是什么?當然是看電視。既然是看電視,對清晰度、色彩還原度、響應速度及音響質量就提出了較高要求,而無論LCD(LED電視實際上是LCD的一種)還是PDP,均無法滿足消費者更高的要求。
那種認為“智能電視比OLED更重要”的觀念到了該歇菜的時候,把應用置于顯示技術之上,顯然是對電視產業發展方向判斷不清,這種觀念的流行,有可能置企業于被動地位。
實際上,智能照樣可以搭載在OLED這個顯示載體上。OLED電視并不妨礙成為智能電視,實際上,OLED智能電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端智能電視,未來繼續把智能搭載在LCD和PDP上的,只能是低端智能電視。
為什么韓日企業鐘情于OLED電視?
當中國企業孤芳自賞于智能電視的時候,韓日企業紛紛啟動了OLED之旅。
應該說,韓日企業紛紛挺進OLED領域絕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對產業發展方向的誤判?;仡^看電視產業這些年的發展方向,你能清晰地發現其發展路徑就是“越來越薄”,從CRT到LCD(PDP)再到OLED。LCD電視最薄可以做到10MM左右,而OLED則可以薄到1—3MM。
超薄、卷曲、可折疊,給彩電產品帶來無限創意空間。1—3MM的厚度,給消費者帶來的視覺體驗是震撼的。換言之,OLED工業設計給消費者帶來的美感,并不比智能應用帶給他們的愉悅感更低。電視產品發展到今天,其家具功能日益凸顯,彩電產品放在客廳里,不僅僅是一臺用來看電視及休閑娛樂的工具,還是一臺裝飾家居環境的產品。這個功能恰恰來自于電視的工業設計。
韓國兩大電子巨頭熱衷于推廣OLED,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LCD時代,三星和LG是全球當之無愧的冠亞軍,它們當然希望把這個榮譽延續到下一個彩電時代。而中國彩電企業近年來在LCD智能電視上持續發力,已經威脅到它們的利益。一個典型的表現是,三星、LG在全球彩電市場處于遙遙領先位置,但是在中國市場,它們卻落在了創維、TCL甚至長虹的后面。為了延續在彩電領域的霸主地位,韓系雙巨頭對OLED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熱情。年初,它們宣布在韓國本土、英國及美國上市OLED,9月份相繼宣布在中國投放OLED電視,意在加速推進OLED時代到來,從而將OLED準備不足的中國彩電企業陷于被動。
我們有理由擔心,那些以推廣智能為借口拒絕進入OLED領域的企業,很快將發現自己正在犯下一個嚴重的錯誤,而且這個錯誤將是無法修正的。
今天,大多數中國彩電企業對OLED的態度,讓人想起10年前它們對LCD的態度。那個時候,LCD液晶電視產業已成風起云涌態勢,但是仍有彩電企業放言“CRT電視還有很長的好日子”,甚至不惜巨資收購過時的CRT企業。至2006年,LCD已經進入普及快車道,對面板的需求急速提升,仍有中國彩電企業不合時宜地宣稱“沒有面板我們照樣能做好平板電視”。最后的結果是,在相當長時間內,中國彩電企業不得不受制于韓日臺面板企業,導致別人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我們仍在艱難度日。難道,我們準備在OLED上再次犯一次類似的錯誤嗎?
的確,中國企業在OLED上積累薄弱是一個事實,與韓日企業差距在5年以上。但是,這不應該成為我們刻意回避OLED的借口。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我們要做的不是刻意放大OLED的不足,而是積極地擁抱這一代表電視顯示技術發展方向的產品,我們需要做的是盡快布局以免落后更多。
值得欣慰的是,已經有中國彩電企業有所行動,11月底創維已宣布推出中國第一臺OLED電視,雖然離規模化生產還有不小距離,畢竟行動已經開始。
中國企業切勿陷入“智能崇拜”迷途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企業有為智能而忽視OLED的傾向??梢韵胂蟮氖?,如果韓日企業持續加大OLED推廣力度,其到來的速度將大大超乎人們的預料,換另一個角度看,LCD退出市場的速度也將大大加快。如果我們不能及時順應潮流,難免在不遠的未來遭遇被動與尷尬。
我們已經在平板時代有過慘痛教訓,不應該再錯一次。尤其那些在平板戰略上曾經犯過大錯誤的企業,一定要認清產業發展方向,不要被智能的幻想迷住了雙眼。智能,也許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