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開發云GPS技術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ann 2012-12-26 10:12:47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微軟正在研發一項GPS節能技術,該項技術將部分計算任務交由云端處理,從而避免消耗大量電能,節能效果高達99.96%。
眾所周知,如果將智能手機的GPS功能長時間開啟,那么電池電量很快將耗盡。實際上,智能手機內部能耗最大的元件之一就是GPS芯片。這一芯片需要30秒時間來接收衛星數據,以獲得最初定位所需的信息。隨后,芯片還需要持續下載數據來計算精確位置。
微軟研究院主任研究員劉?(Jie Liu,音)帶領的一支團隊開發出了一種GPS系統,只需從衛星獲得幾毫秒關鍵數據即可。將這些數據與其他公開的、來自在線數據庫的數據,例如衛星運行軌道和地面海拔高度相結合,系統就可以算出設備當前的位置。數據整理和位置計算全部在云端完成。
研究人員將這一技術稱作“云卸載GPS”,而這一系統則名為“利用環境觀察計算長尾(CLEO)”。根據上月在多倫多SenSys 2012大會上發表的研究成果,只需兩節AA電池,CLEO就可以持續工作1年半時間。
劉?表示,在通常的手機中,持續的GPS傳感將會在6小時內耗盡全部電量。(不過在實際使用中,WiFi熱點和移動通信基站也提供了位置信息,因此位置計算并不完全依靠GPS芯片)CLEO的設計目的是用于動物追蹤,因此會持續獲得位置數據,但并不會立即將數據上傳至云端。不過劉?表示,CLEO也可以集成至互聯網設備,從而節約電量,加快定位速度。
利用當前技術,智能手機獲得初次GPS修正需要約1焦耳的電能,而使用微軟的該項技術僅需要0.4毫焦,節能效果高達99.96%。研究人員表示,基于該項技術可開發出許多基于持續GPS記錄的新服務。
除微軟之外,其他一些公司也致力于降低GPS芯片的能耗。瑞士一家公司U-blox開發了采用類似技術的GPS芯片。該公司產品經理克里斯?馬紹爾(Chris Marshall)表示,U-blox的商用GPS系統可以實時連接至網絡。“數據處理既可以在服務器上完成,也可以在聯網的PC或平板電腦完成,這取決于產品需求。”
此外,麻省理工學院、杜克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也研究出了新的信號處理和工程技術,使GPS定位速度更快、能耗更低。劉?認為,低功耗GPS系統將推動位置記錄的普及,從而使移動設備更智能。例如,用戶可以利用手機實時監控城市中各地的噪聲污染水平。而如果智能手機記錄了你的駕駛習慣,那么用戶將獲得與通常行駛路線相關的導航服務和信息搜索結果。劉?表示:“持續的位置傳感應用有很大價值,但目前我們尚未去做。”
本文編譯自MIT Technology Review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