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液晶顯示應用原理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ann 2012-10-26 10:02:49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原理簡述
液晶是相態的一種,是像液體一樣可以流動,又具有某些晶體結構特征的一類物質,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學、光學特性。液晶本身不發光也不具備任何顏色,但是在電壓的作用下,其分子會發生相應角度的偏轉,且能帶動射入的光線一同偏轉,此特殊的光學性能在20世紀中葉開始被廣泛應用在輕薄型的LCD顯示技術上。
LCD屏的結構類似“三明治”,由一層層功能不同的板、膜、液晶等組成,譬如TFT屏,主要由螢光管、導光板、偏光板、濾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晶體管等組成。液晶置于兩片貼附光軸垂直偏光板的透明導電玻璃間,液晶分子會依據配向膜的細溝槽方向按序旋轉排列。如果電場未形成,光線就會順利地從偏光板射入,液晶分子將入射光按行進方向旋轉,然后光從另一邊射出。如果在兩片導電玻璃通電之后,玻璃間就會造成電場,進而影響其間液晶分子的排列,使液晶分子棒扭轉,光線便無法穿透,進而遮住光源。
液晶屏必須要有背光源,入射光先經過偏光板然后再經過液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會改變穿透液晶光線的角度,然后光線再經過彩色濾光膜與另一塊偏光板。因此只要改變刺激液晶的電壓值就可以控制最后出現的光線強度與色彩,這樣就能在液晶面板上變化出有不同色調的顏色組合。
LCD亦不同
當下的LCD屏體主要采用TFT(Thin Film Transistor)技術為底層驅動技術,以實現高速度、高亮度、高對比度、色還原度、寬視角的顯示效果,而在顯示技術上,目前常采用的有TN屏、IPS屏、CPA屏、PVA屏及MVA屏,其中TN屏是應用較廣也最廉價,缺點是視角偏小及偽彩色,由此又有了改良版TN+film屏。這些屏的主要區別在于對比度、視角、顏色表現及反應速度等顯示細節上,應該說各有所長。其中IPS(硬屏),擁有較好的綜合顯示效果,具備可視角度高、響應速度快、色彩還原準確等優點,缺點是漏光較嚴重,黑色純度不夠。
各種顯示技術互相競技的同時,“LED液晶屏”被有意無意模糊了概念,并作為賣點被推向市場。其實LED是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的英文縮寫,其本身可發光且有顏色,可直接作為顯示單元被應用,具有良好的性價比,現在絕大多數室外廣告屏都采用LED屏,但是因為直接使用LED作為顯示單元,其像素點過大而無法做到近距離高清顯示,故無法應用在安防行業。再回到近來大熱的LED液晶屏,其顯示原理還是通過液晶作為閥門控制通光量,只是區別于傳統的CCFL(冷陰極熒光燈),其使用LED作為液晶屏的背光源。因為LED背光能做到均勻分布,故此能很好實現區域調光,且其背光色域更廣,相對CCFL光源,其具有壽命更長、光衰小、節能環保,及有效消除黑邊等可見優勢,同時更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拼縫的距離。
需注意的是,拼接屏的顯示效果雖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液晶單屏面板的質量,但所選用的拼接屏視頻解決方案(DSP)的優劣亦將直接影響到對輸入的視頻圖像的解碼還原畫質。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