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能家居市場亂象面面觀
來源:中安網 編輯:ann 2012-08-20 14:06:46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信息革命使人們傳統生活方式產生巨變!智能家居行業的興起與發展滿足了人們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于家居科技上的創新型需求。
“智能家居”(Smart Home)最早被提出和應用是在上世紀80年代的歐美和日本,2000年才被引入中國。世紀之交的千禧年,我國大多數居民還只是在電視、廣告和雜志等各類媒體中了解到智能化生活的場景,而十二年后的今天,智能家居產品已經逐漸走入千家萬戶,居民們有了真切的體驗。
深圳“紅樹西岸”走在了中國住宅開發的潮流前沿,堪稱國內智能社區以及整體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應用典范工程。紅樹西岸的案例是中國人居從舊的生活習慣到最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變化的產物。繼“紅樹西岸”之后,國內智能化小區和智能家居應用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
然而,雖然智能家居行業在我國的成長已逾十個年頭了,但是目前市場離成型仍然有一段距離。市場上可謂“亂象”叢生,這些絆腳石嚴重阻礙了行業的良性發展。小編現將一些問題羅列出來,與大家探討一下。
亂象之一 概念炒作 概念炒作何時休?
在去年對安博會智能家居展區的采訪中,一位觀眾對記者說道,這些參展的智能家居與不少房地產商高檔推出的智能家居有許多不同之處。真正的智能家居包含了很多系統,是多系統的集合體。而房地產商的許多智能家居只是概念炒作,只涉及到智能家居的皮毛。
利益驅使下,對智能家居概念炒作從未停止。例如,國內一些媒體和廠家會有意無意地將智能家居和信息家電(或網絡家電)這兩個概念混淆,有些廠家干脆將一兩件信息家電的功能放大,便聲稱稱安裝了這些信息家電的家庭也就實現了智能家居;一些房地產商也會拿智能家居的概念作為賣點進行炒作,并未在設計方案中考慮到業主的體驗感受,再加上為了控制成本,往往會采購和選用質量沒有保證的價格低廉的產品;許多業主由于對智能家居概念了解不夠透徹,一經房地產商鼓動,就以為自己享受到了智能化的生活,但他們很快發現,這些智能的設備慢慢失靈變成傻瓜。這些別有用心的商家偷換概念混淆視聽,最終傷害到消費者利益。
雖然近年來房地產市場對智能家居表示強大興趣,但嚴格來說,截至目前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住宅在我國并不多見。這主要是由于智能家居概念在中國市場的混亂。市場上概念混亂不但造成了市場中各產品、系統之間無法較好兼容,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狀況,而且使得終端市場用戶對智能家居更是懵懵懂懂,甚至大多數家庭都還沒有提起對智能家居的興趣,即使是安裝了智能家居系統的許多家庭也沒有意識到智能家居的真正作用,只是將其作為“擺闊”的“面子工程”。
我們知道,光與智能家居含義近似的詞匯就有諸如:電子家庭(ElectronicHome)、數字家園(Digitalfamily)、家庭自動化(HomeAutomation)、家庭網絡(Homenet/NetworksforHome)/網絡家居(NetworkHome)、智能家庭/建筑(Intelligenthome/building)等。它們之間即出現交叉、重合的應用,也有所區別。
在舊的定義中,智能家居被看做一個過程或者一個系統。但是隨著智能家居技術的不斷進步,產品不斷完善、市場逐漸發展等等,以往對智能家居的定義已經不能夠對這個產業做出準確而詳盡的解釋,為適應智能家居行業新發展,一些專家提出了對智能家居的新觀點。新觀點對智能家居概念解釋更加客觀、專注,并未像早期定義中與電子家庭、數字家園、數碼家居等混為一談;廠商生產的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系統產品)必須是屬于必備系統(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統、家居照明控制系統、家庭安防系統),能實現智能化功能,才可稱為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系統產品);強調集成,智能家居必須將各大智能控制系統集合起來統一控制,各智能產品互相聯動、兼容,而不是對安防、照明、家電等每一種子系統要分別進行控制。這一看法一推出,以往被忽視的智能家居集成商角色又被提上日程。
“在中國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的前十年里,大家對概念的模糊不清,行業內的魚龍混雜,市場用戶的觀望、懷疑態度,使得中國智能家居市場一直不溫不火。”這位觀展者說道。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