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系統及其發展簡史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ann 2012-01-04 14:57:34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遠古的部落氏族會議,就是把大家召集到一個空曠的地方共同討論一些重要的事情,受 條件限制,會場中不可能配備類似現代會場中的任何電器設備,這樣的會議形式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幾乎占據了人類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設備空白的會議形式嚴重的影響了大型會場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現代科技發展的促使下,會議系統定義成是一整套的與會議相關的軟硬件。
會議系統包括:基礎話筒發言管理,代表人員檢驗與出席登記,電子表決功能,脫離電腦與中控的自動視像跟蹤功能,資料分配和顯示,以及多語種的同聲傳譯。它廣泛應用于監控、指揮、調度系統、公安、消防、軍事、氣象、鐵路、航空等監控系統中、視訊會議、查詢系統等領域,深受用戶的青睞。
會議系統設備構成
最基本的會議系統,由麥克風、功放、音響、桌面顯示設備(例如桌面智能終端、液晶顯示器),這幾樣設備的組合應用也可以說是一個會議系統了,它們起到了傳聲,顯示,擴聲的作用,達到能看、能聽、能說話。
現代會議系統
隨著科技的發展、功能需求的提升,特別是電腦、網絡的普及和應用,會議系統的范疇更大了,包括了表決/選舉/評議、視像、遠程視像、電話會議、同傳會譯、桌面顯示,這些是構成現在會議系統的基本元素,同時衍生了一系列的相關設備,比如中控、溫控制、光源控制、聲音控制、電源控制等等。
會議系統的發展史
第一代會議系統:
工業革命以后,科技的進步使電子技術有了突破性發展。會議的組織形式變成多只話筒一字排開同時接入現場的電聲設備,與會者通過電聲設備獲取信息,只是會議討論時,你一句我一句,特別是某些大型會議,會議的組織很難有序的進行。
第二代會議系統: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研制出單電纜連接的專業音頻會議系統(即“手拉手”音頻會議系統),近幾年,這種會議系統的應用愈加廣泛,作為會議有效的組織和溝通的工具,這種音頻會議系統使會議進入有序的會議組織時代。
第三代會議系統:
隨著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投入使用的數字時代的到來,其高保真度的語音質量,高清晰度的圖像質量倍受使用者的青睞。會議系統由模擬音頻過渡到數字音頻。
第四代會議系統一智能會議系統:
在人類的交流過程中,有效性的信息55%~60%依賴于視覺效果,33%~38%依賴于聲音,只有7%依賴于內容,所以單單一個聲音的表現,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會議的要求。所以現代會議我們需要高質量的音頻信號,高清晰的視頻動態畫面及圖像、實物資料,準確無誤的數據表達及一套實用高效的控制系統,以方便實現所有操作。這時的會議系統不但進入了有序的組織狀態,同時也保證了會議高效的進行,這樣的會議解決方案無疑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現實意義的會議組織的工具。
第五代 軟件會議系統
在高速發展的時代,硬件會議系統的不便攜帶已經阻礙企業異地開會,企業更需要“流動型”的會議系統,也就是現在說的軟件會議系統,只要能上網的地方就可以輕松召開會議。同時3G手機也可以通過3G網絡參加會議。
評論comment